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明确汶川映秀地震后各种生活用水水源有机物污染状况,为选择安全、永久性饮用水水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映秀镇地震后32~37 d各灾民居住点附近山泉水(6处)、山涧水(4处)、地面水(岷江、皮条河、岷江与皮条河汇合)、降水(雨水18处)、军车净化水(7处)水源为研究对象,以瓶装饮用矿泉水作为对照,利用85-型检水箱对上述水源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pH值、浑浊度(肉眼观察)、异臭味和余氯等指标进行快速检测,通过各类水样均数和χ2检验分析.结果:有2/4处山涧水和全部江河水的氨氮含量在0.10~0.18 mg/L之间.其他山泉水、山涧水、地面水、军车净化水与饮用矿泉水相比,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间均无显著区别.但是下雨12 h后暴露雨水和帐篷落下雨水的平均氨氮含量分别为0.625 mg/L和0.913 mg/L,显著高于瓶装矿泉水(0 mg/ml)和安全标准(<0.05 mg/L).部分帐篷落下雨水中可检出亚硝酸盐氮.暴露雨水pH值(平均6.07)显著低于泉水(平均6.55)、山涧水(平均6.60)和地面水(平均6.63).消毒饮用水余氯4/7个点未检出.结论:映秀镇震后所有居民点的山泉水无有机物的新、旧污染.山涧水以及岷江或皮条河水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同样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雨水氨氮超标说明空气生物污染严重,主要是新近污染.目前军民饮用水氯化消毒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汶川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营区内杀虫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8年6月15日至6月20日,以映秀镇的两支抗震救灾部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内的皮肤病发病情况、帐篷卫生条件和杀虫措施实施情况等内容,采用χ2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结果:映秀镇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1个月的皮肤病发病率为42.20%,其中虫咬性皮炎和毛囊炎的构成比分别为82.05% 和15.38%;震后1、2、4周的皮肤病发病率水平明显高于震前水平(P<0.05),震后4周发病率的升高与在山上过夜相关;采用2.5%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对帐篷内外环境进行杀虫,皮肤病发病率由震后2周的26.61%降低至震后3周的0.92%(P<0.05).结论: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在震后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震后恶劣的卫生环境、蚊虫叮咬是官兵皮肤病的主要因素,定期杀虫能有效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以指导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150例震后严重失眠患者,根据震前是否患有失眠分为两组,组Ⅰ为震前无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组Ⅱ为震前有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每组75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分为单纯心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心理治疗辅助药物治疗组.半月后随访,记录治疗前后睡眠时间以及白天的精神状态,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依据判断疗效.结果:组Ⅰ、组Ⅱ通过一定时间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失眠症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而心理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不仅明显增加睡眠时间,而且睡眠质量也显著提高,显著改善第2天的精神状态(与单纯心理或药物治疗组相比,P<0.05).结论:无论地震前是否患有失眠症,心理干预辅以药物治疗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12”地震后灾区民众应激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地震后灾区民众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77名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98.19%灾民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症状,3.97%应激反应程度较高,主要以警觉性增高和创伤性体验为主;震后20d应激总分显著高于震后9d(t=-3.612,P=0),不同人群间应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4,P=0),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中生、伤员及家属、小学生、救援人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次地震主要造成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性别、地区、时间段和人员类别方面,SCL-90大多数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对方式上,表现为应激反应和SCL-90高分组更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分析发现,应激总分、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高度相关(P<0.01).结论 早期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处理主要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及时疏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采用主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此减少或缓解应激所带来的损害,促进心理健康.而进一步探索并研制出适用于早期、针对性强、简便快捷的心理测量工具,结合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评估,是研究创伤后早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5年痛风患者疾病认知和诊疗现状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痛风患者对痛风饮食、用药及危害的认知情况以及诊疗状况,分析前后5年的差异。结果:分别调查了前后5年痛风患者各100例。与5年前比较,痛风患者首次发病即确诊的比例由17%上升到35%(P=0.004),被误诊的疾病仍然以外伤、类风湿关节炎和感染为主;在省级医院确诊比例由30%上升到77%(P=0.000);而在县市级确诊比例由60%下降到19%(P=0.000);其中在风湿科确诊比例由34%上升到75%(P=0.000),而在骨科确诊比例由36%下降到4%(P=0.000);痛风患者急性发病时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比例由28%上升到52%(P=0.001);但误选降尿酸药物患者由42%上升到63%(P=0.003);痛风患者对禁忌啤酒认知比例由90%上升到100%(P=0.001),对禁忌肉汤的认知比例由59%上升到80%(P=0.001);但对禁忌白酒和猪肝的认知比例无显著变化;痛风患者对肾脏损害认知比例由80%上升到100%(P=0.000),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比例由35%上升到52%(P=0.015),对影响寿命的认知比例由30%上升到50%(P=0.004);但对糖尿病危害的认知比例无显著变化。结论:近5年痛风患者的诊疗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有所改善,但仍不乐观,应加强宣教、普及疾病知识,改善痛风患者诊疗现状。  相似文献   

6.
杨鼎君  陈犇 《西部医学》2010,22(6):1032-1034
目的总结地震前后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特点,为提高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地震前1年(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978例、地震后1年(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1146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及疗效,比较震前、震后两组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出诊时间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震后颅脑损伤患者组出诊时间为(12.1±1.3)min,较震前组(20.3±2.2min)明显缩短(P〈0.05);震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良好率(95.64%)明显优于震前(91.92%,P〈0.05);震后患者死亡率(2.36%)显著低于震前(4.19%,P〈0.05)。结论紧急医疗救护系统(EMSS)派遣医疗救护采取就近原则可明显缩短出诊时间,专业化院前急救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程序优化,及时处理可减少颅脑损伤的死残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海南州塘格木地区发生6、9级地震。地震使当地以土木结构为主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供水渠道和水管被震断,遍地瓦砾,一片废墟。造成4.5万人受灾.1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我站卫生防疫人员奔赴现场后.积极参加救护工作,编写卫生知识讲稿.利用广播进行反复宣讲.在饮水池、食堂等处钉放保护水源,播好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等卫生标牌,增强灾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深入到各临时居住点,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对不洁食品、食品原料以及死猪死鸡不准食用,未消毒的水不要饮用。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根据军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牵头负责理县的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我们组织协同进驻该县的9支卫生防疫专业队伍,紧密结合城乡居民野外安置的卫生实际情况,紧紧抓住灾区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科学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在受灾群众比较集中的安置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综合管理片区,将疾病监测、健康教育、食品卫生、检水检毒等各项工作综合安排、相互促进、全面落实,推动了震后理县卫生防疫工作的规范发展,在整个四川地震灾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受到了四川省、阿坝州和成都军区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玉树震后灾民的领悟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对他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信任度、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满意度和对灾后救灾重建工作的满意度)对灾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自编问卷对370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灾区的成年人进行测量,平均年龄(32.99±12.66)岁.结果 ①朋友支持(r=0.24,P<0.01)、他人支持(r=0.15,P<0.01)、对他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信任度( r=0.19,P<0.01)、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满意度(r=0.14,P<0.05)和对救灾重建工作的满意度( r=0.17,P<0.01)都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②朋友支持(β=0.21,P<0.01)和对他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信任(β=0.20,P<0.05)能显著预测被试的生活满意度.结论 朋友支持和对他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信任度是影响震后玉树灾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震前后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状况及三种不同条件下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地震灾区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共264例,分为震前对照、震后应急和恢复重建三组。回顾性调查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异常妊娠、剖宫产术、院内感染等资料。结果震后应急B组正常妊娠接受剖宫产手术比例80.9%,恢复重建C组为76.4%,均高于震前对照A组70.9%。震后恢复重建C组胎膜早破14例,占该组异常妊娠总数66.7%(14/21),高于震前对照组36.0%(9/25)和震后应急组29.4%(5/17)。剖宫产手术时间震后应急B组最低平均37.1min,较另外两组少。震后两组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地震后应急组正常妊娠孕妇接受剖宫产手术比例增加,恢复重建组异常妊娠胎膜早破发生增多。地震后在地震临时手术室和过渡板房手术室开展的剖宫产手术安全,预防院内感染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驻汶川映秀镇部队营区的苍蝇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为有针对性杀虫以降低消化道传染病隐患提供依据.方法:以汶川映秀镇铁军、武警和红军部队营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代表性和均匀性为原则在各营区内选择检测点,以粘蝇板为材料,在不同天气及干预条件下计数白天8 h(上午8:00到下午16:00)粘蝇板上的苍蝇个数,并通过非参数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映秀镇各个部队营区苍蝇密度分布显著不同.苍蝇主要集中在厨房、临时厕所和垃圾场的附近区域.气温较高的晴天比气温较低的阴天苍蝇多.针对重点区域采用溴氰菊酯灭蝇有显著效果,短期内未发现苍蝇耐药现象.结论:救灾部队营地周围环境是导致帐篷内苍蝇密度增加的根本原因,营地厨房的卫生环境差也吸引苍蝇,针对临时厕所和垃圾处理点进行杀虫措施能显著降低帐篷内苍蝇密度,但必须注意避免过度杀虫造成生态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芒市水痘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芒市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芒市2010-2013年报告水痘病例991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63.51/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以春末夏初和冬季多发,占67.61%。发病人群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86.78%。农村发病高于城市。结论学生和儿童是发生水痘的高危人群,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和免疫接种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The first task in prevention of diseases after an earthquake is to quickly provide an adequate source of safe drinking water. Otherwis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intestinal diseases in the disaster area residents will increase rapidly. Additional health measures, such as disinfecting drinking water, protecting the water source, and treating disaster area residents, must be taken at the same time. The sensory test of meat is a useful index of meat decomposition levels. Corpse alkali is a kind of toxic chemical,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 handling corpses. In general, all of these measure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no severe epidemic after strong earthquake disaster" in the affected areas, but also for enriching knowledge of disaster medici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绵阳市城区地震后蝇类的种群和密度,为预防和控制蝇类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绵阳市2010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选取大西门片区、游仙片区和高水片区为监测点,以笼诱法调查蝇类的种群和密度。结果绵阳市城区丝光绿蝇、铜绿蝇、巨尾阿丽蝇、家蝇、大头金蝇、棕尾别麻蝇、厩腐蝇、夏厕蝇的平均密度依次为4.07、1.58、0.41、0.18、0.18、0.06、0.04、0.04只/笼。蝇类季节消长高峰在7月。各类生境蝇类密度分别为农贸市场15.52只/笼、绿化带11.19只/笼、餐饮外环境8.64只/笼、居民区7.38只/笼。各片区蝇类密度分别为大西门片区6.26只/笼、游仙片区13.86只/笼、高水片区10.71只/笼。结论本次调查掌握了地震后绵阳市城区蝇类病媒生物的具体情况,为政府制订蝇类病媒生物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灾后防疫非朝夕之功,科学防疫是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震灾后传染病的流行受基础设施被破坏的程度、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源污染、病媒密度增加、环境卫生恶劣以及当地及输入性病原体是地震后消化道、虫媒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灾区防疫工作应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3个关键环节展开.同时应重视过度"消杀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灾民进行卫生教育和重建当地卫生防疫力量是长期控制疫病的关键.本文以映秀灾区防疫工作为基础,就目前灾后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10条建议,供后期防疫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法抽取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2411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在2411人中,测量血压异常率为32.7% (789/2411),高血压患病率为23.7%(572/241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5%,女性患病率为25.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9,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x2=373.10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BMI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3.362,P<0.01).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OR=1.086)、家族史(OR=3.930)、腰围(OR=1.597)、BMI(OR=1.653)、吸烟(OR=1.212)、饮酒(OR=1.204)因素相关(P<0.01),都为危险因素.结论 锡林浩特市高血压流行形势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有家族史、超重肥胖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规培学员)心理行为反应,为规培学员心理健康及课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2020年2月12-19日,通过钉钉问卷,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规培学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水平调查及相关分析(SAS、SDS).结果 共回收问卷529份,剔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沙区黄阁镇2007--2008年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及时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阁镇2007--2008年水痘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08年黄阁镇共发生水痘266例,病例分布于全镇各个村(农场除外),以大井、亭角、坦尾、留东村发病人数最多,占39.4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3~5月及12月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5.94%。病例中87.22%为14岁及以下儿童,小学生居多,占54.14%,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20:1。其中有2起爆发疫情,共发生112例水痘病例。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多数患者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南沙区黄阁镇水痘疫情较严重,应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水痘疫情的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