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砷碱渣浸出液铁盐沉砷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砷碱渣浸出液铁盐沉砷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常温(30℃)、搅拌强度300rpm的条件下pH值、Fe/As比、反应时间对硫酸铁处理砷碱渣浸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3.62-5.59之间、Fe/As为2.5、反应时间为2h、温度30℃、搅拌强度300rpm、初始五价砷浓度2g/L时,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含砷低于0.5mg/L,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育林 《湿法冶金》2006,25(2):100-102
为解决含砷酸性细菌氧化浸出液循环使用和对外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了氢氧化钙中和脱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钙一段中和处理,当溶液终点pH在3.5~6.0范围时,脱砷率近100%,脱砷后的溶液砷质量浓度降至0.5 mg/L以下,可以作为循环水使用,也符合含砷废水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二次脱铜过程中砷行为分析和工艺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位-pH图和电极过程分析,探讨了在二次脱铜过程中铜离子浓度对砷析出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诱导法脱砷技术.生产实践表明控制好主、辅给液量、温度、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有利于砷的脱除,当始液铜离子浓度约为20g/L,含砷3~4g/L、温度50℃、电流密度200A/m2,主给液/辅助给液为1:10~0.8时,脱砷率大于65%。  相似文献   

4.
将含砷氰化尾渣经过破氰处理后,再进行固砷。考察了硫酸亚铁用量、反应时间及矿浆初始pH对固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固砷条件为:每吨尾渣硫酸亚铁用量110kg、反应时间2h、矿浆初始pH=10。在此条件下,对得到的固砷渣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浸出液中总砷含量0.32mg/L,小于2.5mg/L的控制限值,可进入尾矿库处置。  相似文献   

5.
充氧对细菌氧化Fe2+和含砷金矿能力影响的研究表明,富氧空气有利于提高细菌活性和氧化Fe2+的能力,充入纯氧对机械搅拌方式下的细菌氧化过程极为有利,充氧速率3.0×10-2m3/L矿装·h以上,氧化168h矿样脱砷率可达80%,远远高于充入等量空气的脱砷率30%,而在空气搅拌条件下充入纯氧影响不显著.充入纯氧提高了矿浆中溶解氧浓度,因此适度有效供氧对提高细菌氧化过程脱砷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高砷氯氧锑碱浸脱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军  张旭 《云南冶金》2005,34(6):37-39,46
采用常温碱浸脱砷方法处理高砷氯氧锑,就水洗、液固比、终点pH值等因素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前调浆水洗可降酸除铜,浸出时液固比选择12∶1、终点pH值控制在10.0左右可脱除氯氧锑渣中90%以上的砷。含砷浸出液经石灰乳沉砷后可返回浸出工序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钼镍矿多含有砷,在传统氧化焙烧脱砷阶段,不仅钼的挥发损失率高,且砷脱除效果差,导致生产的钼镍铁合金含砷超标。以钼镍精矿为原料,通过添加剂的加入,可在焙烧条件下达到高效脱砷的同时,脱除大部分硫,并降低钼的挥发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当前氧化锌烟尘浸出液常压氧化石灰中和脱砷过程中存在着渣量大、锌损失大等问题,开展加压氧化中和脱砷研究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表明:在较佳加压氧化中和条件下,砷脱除率最高达到99.1%、渣量16.16g/L、渣含锌低至3.32%、渣含砷达到6.83%,渣量及锌损失比常压分别低6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高砷次氧化锌混合碱浸出脱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a2S-NaOH混合碱浸出工艺对高砷次氧化锌进行脱砷处理,考察了温度、时间、碱量和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因素对砷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湿法工艺,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铅锌直收率分别在99%和98%以上,砷脱除率大于90%,且工艺相对安全,浸出液经Ca(OH)2固化除砷后可返回利用,对环境污染少。  相似文献   

10.
铜精矿湿法除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碧波 《湿法冶金》2012,31(2):122-124,132
研究了铜精矿湿法除砷、除砷浸出液循环利用和浸出液固砷。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工艺可以较好地脱除铜精矿中的砷,砷脱除率达97.51%;只要浸出液中S2-浓度保持足够高,除砷浸出液循环利用就不影响砷的脱除,浸出渣中的砷质量分数可降低到0.50%以下,但是硫化钠耗量较大;除砷浸出液采用常压氧化—铁盐固砷工艺,固砷率为30.80%。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氧化钼钨粗精矿高压碱浸后得到的浸出液钼钨含量均较高、钼钨分离困难的特点,确定了钼钨浸出液镁盐净化除杂、钼钨共沉淀、干燥、钼钨酸铵制备的工艺流程,主要考察了氯化铵用量、沉淀时间、pH、温度、溶液浓度对钼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产品含Mo 47.57%、WO310.13%,杂质磷、砷分别为0.0027%、0.041%,产品符合生产钨钼合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去除其中金属及Si等杂质,再用预干燥法将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与其反应制备出具有选择吸附性能的改性稻草,并对其进行了氮含量的测定和红外光谱表征。以某厂含钼2~3 g/L、WO3为100 g/L左右的反萃液为原料液,经硫代化后,用改性稻草进行除钼试验,考察了固液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pH以及料液浓度对钨钼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固液比为1g∶30 mL,吸附时间为0.5 h,吸附温度为20℃时,吸附除钼效果最好,且吸附量随料液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在最佳条件下,除钼率可达48%,WO3回收率为99%,分离系数稳定在1.7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某厂含钼5.0~6.0 g/L、WO3为120~160 g/L的反萃液为原料液,经硫化后,加入一种国产的特种树脂进行吸附沉淀除钼。研究了料液pH、树脂可交换活性基团、反应固液以及反应时间对钨钼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了除钼反应后WO3的洗脱和树脂的解吸,以及特种树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除钼反应前无需调节料液pH;Cl型树脂的钨钼分离效果优于CO3型树脂;增加反应固液比能提高钨钼分离效果;最佳除钼反应时间为2.5 h;除钼反应后增加洗脱步骤可以显著提高WO3收率。在最佳条件下,特种树脂的除钼率可达96%~97%,WO3回收率96%~98%,除钼后溶液中Mo/WO3低于0.2%,钨钼分离系数稳定在30左右,钨钼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Precipitation of Mg3(AsO4)2 for the removal of arsenic (As) from a molybdenum oxide processing plant liquor containing 70.9 g/L Mo(VI) and 469 mg/L As(V) was performed. The Stab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model the speciation and solubility equilibria, and to identify the pH conditions at which optimum precipit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he optimum pH range for As(V) removal is between pH 7.5 and 10.2. This avoids the need to adjust the liquor pH to affect the precipitation. By adding magnesium chloride or sulphate at a Mg:As molar ratio of at least 2:1, As(V) could be removed to less than 5 mg/L at pH 10.2 resulting in a pure Mo(VI) liquor from which a high purity product of 99.9% MoO3 could be produced by aci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从彩钼铅粗精矿碱性浸出液中回收钼的新工艺。该工艺涉及镁盐除硅、N235萃取钼、氨水溶液反萃取钼、盐酸沉淀钼等工序。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ρ(Mo)=9.2g/L、ρ(SiO2)=1.01g/L,除硅温度75℃,pH=8.5,反应1h,氯化镁加入量为理论量4倍条件下,除硅率达87.31%;以15%N235-10%仲辛醇-75%煤油溶液作为萃取剂、在Va∶Vo=2.5∶1、pH为1.7~2.0条件下,混合萃取3min,钼的3级逆流萃取率为99.55%;经反萃取和沉淀钼,最终获得钼质量分数64%以上的氧化钼产品。该工艺钼回收率高,除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采用旋浮熔炼工艺冶炼铜精矿,随着入炉铜精矿含砷的提高,电收尘烟灰中的含砷量也随之提高,砷在系统中不断循环,使阳极板中砷含量超标,影响阴极铜的质量.公司利用前期试验期间的保存样品进行了砷提炼试验,该提炼工艺包含水浸和酸浸两个过程.水浸试验表明铜烟尘经过水浸,烟灰中67.5%的铜和69.9%的锌被优先脱...  相似文献   

17.
采用季铵盐萃取剂N263, 从高浓度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萃取V, 考察有机相组成、平衡pH值、接触时间、温度、相比对钼钒萃取的影响, 探索萃取后负载有机相选择性洗涤除Mo的条件.结果表明, 在有机相组成为15 % N263、12 %仲辛醇、料液pH值为8.50、相比VO/VA=1: 2、混合时间5 min、温度25 ℃的条件下, 经过5级逆流萃取, V的萃取率大于99.60 %, Mo的萃取率低于0.5%, 钒钼的分离系数βV/Mo可达63 000;采用0.1 mol/L NaCl+0.3 mol/L NaHCO3为洗涤剂, 在相比VO/VA=5: 1, 混合时间5 min、温度25 ℃的条件下, 经过5级逆流洗涤, 负载有机相中Mo的洗脱率达到98.87 %, 且V的损失率在0.4 %以下; 经反萃可得到含V 51.33 g/L, Mo < 0.03 g/L的钒酸钠溶液, 实现了钼钒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考察常压条件下硫酸起始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浸出时间、氧化剂和助浸剂Cu^2+对砷冰铜中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酸浓度150g/L、液固比8∶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3h、氧化剂双氧水加入量2.5mL/g和助浸剂Cu^2+浓度2g/L的最优工艺条件下,砷冰铜中铜浸出率可达96.35%,砷浸出率为76.16%,铅、银入渣率大于99%。浸出渣在火法炼铅系统回收铅、银等有价金属,从而使铜、铅、银等有价金属得到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碳酸盐、砷和铜含量高的“三高”金矿选矿回收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原矿焙烧脱碳除砷—NH4Cl“闪速”浸钙—(NH42SO4浸镁铜—非氰浸剂药剂(swust-1)浸金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有价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950 ℃、焙烧时间为2 h、矿浆浓度为30%、-0.074 mm粒级含量为70%、NH4Cl浓度为3.0 mol/L和浸出时间为10 min时,矿石中Ca2+、Mg2+和Cu2+浸出率分别为82.88%、20.12%和16.75%;在(NH42SO4浓度为2.5 mol/L、矿浆浓度为30%和浸出温度为50 ℃的条件下,经过“两段”浸出,Mg2+和Cu2+浸出效果较好。经过“焙烧—浸钙镁铜”后,金的浸出率也大大提高。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处理后,钙、镁、铜和金的总浸出率分别可达96.18%、95.16%、80.51%和78.86%,提高了高碱性含铜金矿中有价元素浸出率和综合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钼酸铵生产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含量的分析,成功筛选出了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方法,利用传统的钼焙砂-酸洗-氨浸-净化-酸沉等工序,一部分钼进入废液,剩余一部分以不溶性钼进入氨浸渣,我们通过膜分离技术,用(NH4)2CO3及强氧化剂NaClO浸出法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的钼,总回收率大大提高,对提高钼回收率及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