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建  杨杰 《农垦医学》1999,21(4):267-26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根据Hp菌株毒素相关蛋白(casA)的有无将其分为两型:I型高毒力株.含ca.gA基因;I低毒力株.不含cagA基因”。本文通过检测cagA-HP抗体.间接测定具有。agA基因的HP,探讨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病例和胃镜检查:本组238例,男128例,女110例。年龄19~72岁。均有上消化道不适症状。经胃镜检查‘胃溃疡(GU)28例.十二指肠球部阅届(DU)30例。对考虑慢性胃炎者,在胃窦部及胃体各取活组织1块;根据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慢性浅表性…  相似文献   

2.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的116例慢性胃点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活捡组织作幽门弯曲菌(Cp)培养、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thin-Starry银染.Cp的检出率分别为69.83%、63.79%、60.34%和57.76%.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Cp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76%、88.67%和77.78%.发现活动性慢性胃炎Cp检出率(94.87%)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者(51.10%)(P<0.005).对14株Cp作了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4.
5.
6.
为探讨胆碱能神经功能和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测定76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全血和肋液乙酰胆碱,并检测胃窦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指标,同时测定18例健康对照全血Ach。结果;Ach与CG,Pu和对照组间,不同胃炎程度间,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胃炎间以及Hp阳怀与阴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慢性胃炎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的探讨亦初具端倪。一、慢性胃炎作为消化性溃疡病因的依据1.消化性溃疡几乎均伴有慢性胃炎,其中大多数为胃窦胃炎,小部分为胃体胃炎。慢性溃疡周围均  相似文献   

8.
司长源 《医学综述》1996,2(7):358-359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1]首先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与慢性胃部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Graham[2]报道全世界50%的成年人胃窦粘膜有Hp感染,Marshall[3]发现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有Hp感染。李瑜元等[4]报道国人15岁~22岁健康自愿者和13岁~88岁有症状者Hp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9.4%和64.5%,Hp感染发生率,慢性胃炎63.6%,胃溃疡71.9%,十二指肠溃疡73.1%,根除Hp感染也可减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虽然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中的致病机制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发…  相似文献   

9.
梅浙川  徐葆元 《四川医学》1993,14(8):472-473
自Marshall和Warren分离出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与慢性胃部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机理虽仍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发病、预后及复发都有着密切关系,已获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对34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者进行胃窦粘膜病理活检及Hp检测,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以进一步探讨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35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做纤维胃镜检查并采取胃粘膜和球部粘膜进行活组织培养、组织涂片Gram染色、尿素酶试验、切片Warthin—starry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幽门弯曲茵(Cp)的检出率在消化性溃疡为70.5%(91/129),慢性胃炎为64.8%(204/315),并且Cp的检出率与慢性胃炎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有关系。维吾尔族患者Cp检出率为77.1%(37/48),汉族为60.4%(183/303),统计学分析,维吾尔族组的Cp检出率高于汉族组(P<0.05)。研究表明,C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系,Cp可能为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随机应用对幽门螺旋菌(HP)有杀灭和无杀灭作用的治溃疡药物,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同时,对19例已治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密切相关;但近期HP消失对单纯慢性炎症及溃疡的3周愈合率无明显影响。随访发现HP阳性患者的溃疡复发率明显高于HP阴性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液中测定铜、锌、镉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其锌较正常人为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抗酸及抗胆碱能药的应用,还应补充锌制剂,从而为拓宽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途径提供了实验依据。另外,本文还对锌制剂加速溃疡愈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166例胃镜检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谢永武  郑瑞丰 《河北医学》2008,14(2):129-131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应用Olymus-GIF-XQ240电子胃镜对我院175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175例胃镜检查有异常者为166例,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15.43%,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并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胃溃疡以胃窦溃疡多见,胃、十二指肠炎的发生率为94.86%,小儿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慢性十二指肠炎,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最多见,慢性糜烂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也不少见,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为59.04%,其中消化性溃疡病例检测幽门螺杆菌均为阳性。结论:目前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对有消化道症状的小儿要重视胃镜检查,要常规作幽门螺杆菌检测。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与消化性溃疡(PU)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①将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中医证型分成5组,气滞证、郁热证、阴虚证、虚寒证、瘀血证各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②检测空腹静脉血ET与NO。结果①消化性溃疡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ET值升高、NO值下降(P〈0.05,P〈0.01)。②实证组血ET、NO水平均高于虚证组(P〈0.01)。结论ET、NO可能参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们的水平可作为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辅助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100例十二指肠溃疡并慢性胃炎病人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分别用雷尼替丁及三钾二橼络合铋治疗6周。结果为两组溃疡愈合率相似(P>0.05),但三钾二橼络铋治疗组幽门弯曲菌阴转率及慢性胃炎好转率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提示幽门弯曲菌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来进一步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关系,观察在Hb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16例及消化性溃疡的144例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检查,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Hp感染阳性率与非活动期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胃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在Hp感染阳性者中浅表性胃炎显著多于萎缩性胃炎,分别为87.4%和12.6%;而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发展的结果,是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期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炎、肝硬化与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肝源性溃疡(HPU) 的临床特征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了164 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6 例急性肝炎患者的HPU 发生情况,并观察了HPU 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结果:①慢性肝病患者HPU 发生率为40 % ,其中十二指肠球溃疡占88 .8 % ;②平均发病年龄46 .8 岁;临床症状不典型;③HPU 发生率与肝脏病变程度有关;④HPU 患者血清Zn 明显降低( P< 0 .05) ,Fe 明显增加( P< 0 .05) 。结果提示,HPU 不同于普通消化性溃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是与肝病有关的胃粘膜攻击因子增强及防御因子减弱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报告小儿消化性溃疡47例。该病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早期症状模糊,仅20%有典型的饥饿疼或夜间疼,部分为脐周的疼痛;有的仅表现为贫血。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7.2%,主要为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儿童对病情叙说不清,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模糊是早期误诊率高的原因。对早期诊断提出了建议,讨论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切除大白鼠大涎腺后五个月观察胃十二指肠的形态学变化,未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它病变。结果提示:唾液腺缺乏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