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丙硫咪唑与吡喹酮两种药物对猪囊虫病的对比治疗试验证明,丙硫咪唑治疗的脑型囊虫病猪于用药后不出现神经症状,也不死亡,毒副反应小,体、脑囊虫吸收快,而且全身各部囊虫吸收比较一致,治愈猪胴体达到鲜销率,明显高于吡喹酮药物治疗。为进一步探讨丙硫咪唑对本病的效果、虫体的死亡和吸收的时间与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猪囊虫病一直没有特效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证明,丙硫咪唑治疗猪囊虫病,具有显著疗效。经用药后的猪,继续饲养4~5个月,重痘猪饲养5~7个月体内囊虫可被全部吸收,而转化为正常猪肉,达到鲜销标准。因而需查明丙硫咪唑在猪体内的残留量。丙硫咪唑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化学名称为5—丙硫基—2—氨基甲酸甲酯,为白色、无味无嗅的粉末,不溶于水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熔点204~210℃。  相似文献   

3.
应用复方吡喹酮、吡喹酮及丙硫咪唑治疗人工感染囊虫病猪33头,于治疗后4h、24h、77d及100d扑杀,对病猪肌肉组织、脑组织及囊虫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对病猪体内囊虫均具有杀死作用。治疗后24h,复方吡喹酮组病猪体内囊虫全部死亡,而吡喹酮组及丙硫咪唑组病猪体内仍有囊虫存活,治疗后77d及1O0d,复方吡喹酮组病猪体内囊虫全部死亡并被吸收;吡喹酮组病猪体内有多量失去生物活力的囊虫残留;内硫咪唑组病猪体内仍有多量囊虫存活。本实验证实,复方吡喹酮治疗猪囊虫病比吡喹酮及丙硫咪唑的治疗效果迅速而彻底.  相似文献   

4.
早期诊断与治疗猪囊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早期诊断与治疗猪囊虫病的有效方法,采用ELISA诊断大通地区的猪血样1382头份,并对其中的77头进行了剖检验证,还用丙硫咪唑治疗已确诊患囊虫病的猪58头。试验结果:用ELISA检出猪囊虫阳性率为8.03%;ELISA血检与剖检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2.3%,阴性符合率为95.3%,总体符合率为94.8%;丙硫咪唑对猪囊虫的杀灭率为98.7%,治愈率为93.7%,经治疗后让机体自身修复7—9个月时,达到鲜销标准的猪为72.8%—90.9%。  相似文献   

5.
囊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用于疗效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15头囊虫病猪和 15例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 (CA)的变化情况作了观察。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猪 15头 ,经剖检证实治愈 13头 ,其中 10头在治疗后 15 d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30 d后 13头猪血清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其中 3头猪 CA转阴 ) ,治疗 6 0 d后 CA转阴猪达 10头 ;未治愈的 2头病猪 ,CA一直变化不大。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患者 15例 ,其中 9例经 1个疗程治愈 ,治疗后 30 d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6 0 d后 CA全部转阴 ;3例经 2个疗程治愈 ,6 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转阴 ;2例经 3个疗程治愈 ,治疗 9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经 6个疗程治疗未治愈 ,其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小于 2。以上结果表明 ,血清 CA的光密度 (D值 )变化能准确反应囊虫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状态 ,治疗前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或 CA消失可作为囊虫病治愈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人、畜,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掌握民和县满坪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是由猪囊尾蚴(猪囊虫)寄生于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患囊虫病的猪屠宰后,在患猪肌肉中,可见到白色半透明,如黄豆大小囊泡的猪肉囊尾蚴,囊泡内有小米粒大小的白点,农村俗称患囊虫病的肉为"米碎猪".  相似文献   

8.
三年来,通过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用国产丙硫咪唑(Albendazole)治疗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囊虫病猪62头,于用药后不同时间扑杀,进行剖检,将头节压片检查,并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侵袭猪和人体各部肌肉组织和脑内所引起的疾病。所以猪囊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猪带绦虫病是猪带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里所引起的疾病。人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末宿主,同时又是它的中间宿主。猪带绦虫病患者是猪囊虫病的传染源。由于猪带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在人畜中间循环感染,不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公  相似文献   

10.
丙硫咪唑即丙硫苯咪唑 (Albendazole) ,又名阿苯哒唑、抗蠕敏 ,是苯丙咪唑 (Benzim idazole)的衍生物 ,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蠕虫药。该药品被猪体吸收后 ,在猪肝细胞微粒体内 ,右微粒体酶代谢 ,其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丙硫咪唑砜和丙硫咪唑亚砜 ,最终产物是二氨基亚砜。这些代谢产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中 ,从而杀死寄生虫。丙硫咪唑口服后机体极易吸收 ,建议口服驱虫剂量为每千克体重 1 0~30mg。 2 0 0 2年 8月 4日青海省西宁市某猪场发生了一次因不按说明操作 ,导致猪群发生丙硫咪唑中毒的恶性事件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很大。凉城县猪囊虫病发病率较高,为了解该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从1999年开始,笔者在检疫中对检出的20头猪囊虫病猪的不同寄生部位进行了剖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方法 检测肌肉上每40平方厘米内所含的囊虫个数。2 结果 见附表。2.1 所检测20头病猪左右两侧相对应部位囊虫寄生数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2.
猪囊虫病又名猪囊尾蚴病(俗称米星肉),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猪危害极大,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囊虫病是我国肉品检验的重点之一。本病在永平县流行多年,且少数地方近年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我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为了解我县猪囊虫病分布情况,进一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心脏、脑等处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不仅寄生在猪、猫、野猪等体内,还可以寄生在人的脑、心脏等处,引起人的多种类型的囊虫病如皮肤型囊虫病、脑囊虫病(脑实质囊虫病、脑室囊虫病)、心肌囊虫病、口腔囊虫病、眼囊虫病及椎管囊虫病等.人是囊尾蚴的中间宿主,也是其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14.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猪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流行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较普遍,多见于华北、东北、山东、河南、  相似文献   

15.
猪囊虫(又称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国猪带绦虫和猪囊虫病分布相当广泛,据统计,在28个省市发生和流行。其中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较为严重。 关于猪囊虫病诊断和免疫问题,国内外均有报道,普遍认为较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为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张高迪  相似文献   

16.
猪囊虫病的流行、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囊虫病(Swine cysticercosis)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人、猪各组织器官所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虫病不仅造成养猪业的巨大损失,而且也给人体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人既是囊虫的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而且是唯一的终末宿主.囊虫在寄生过程中,产生了一整套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从而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可以存活十几年甚至数十年而无任何临床症状.本文试将囊虫病的流行病学、生活史做较详尽的阐述,以期广大兽医工作者对该病有进一步的认识,达到预防和控制囊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猪囊虫病即猪囊尾坳病,俗称“痘猪”、“米糁子猪”,危害人体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试将研究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1.猪囊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靳家声等(1985)报道,吉林省1979年宰猪1466287头,检出囊虫病猪183778头,检出率为12.53%。每头按平均出肉124斤计算,则有22788472斤鲜肉不能出售;病猪所食饲料按每头300斤计算,计55133400斤,每斤按0.1元人民币计算,等于浪费5513340元。国家收购囊虫病猪,平均每头赔70元,仅此一项就亏损人民币12864460元。若将自宰囊虫病猪计算在内,损失数字则更大。甘肃省国营肉联厂1979年共宰猪1261148头,检出囊虫猪15204头,损失1054324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猪囊虫病造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免疫诊断、复核检验等方法确诊了一例猪脑囊虫病,应用丙硫咪唑治疗效果较好。病例介绍1994年6月18日,克东县王岗乡长青村,某户散养的S头春产猪仔已到架子猪阶段,其中有1头长势不如另外2头,估重约差10kg,并发现该猪呈间发性突然停止活动,吻突抵于地面不动,过一会便恢复常态,严重时,一天发生3~5次,在午后突发的次数较多,曾试用磺胺类药物做猪脑病治疗,应用一个疗程,未见好转,初步怀疑为脑囊虫病。诊断采用活体舌检,未见囊虫寄生于舌体,然后改用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的“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抗原”,检…  相似文献   

19.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有钩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囊虫不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要注意加强猪肉食品卫生检验工作,搞好猪囊虫的防治。猪囊虫主要寄生在猪肌肉中,常见于舌肌、咬肌、肩腰部肌,股内侧肌及心肌肉等。虫体呈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囊泡,囊壁为薄膜状,囊内充满透明  相似文献   

20.
猪囊虫病在我省猪群中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近年来还有扩大的趋势.为进一步摸清我省猪囊虫病的流行情况,给猪囊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11月至1989年10月对我省7个地区的猪群抽样进行了猪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