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并说明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KD-XH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的运用方案,以及在110kV变电站的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介绍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正确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方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电压不平衡的原因,提出了消弧线圈合理运行档位及预调式消弧线圈中性点串联阻尼电阻的限压措施,解决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电压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力系统接地主要分为三大类;高压(11OkV及以上)直接接地、35kV系统为经消弧线圈接地、lOkV系统为不接地或经接地变接地.消弧线圈在35kV,lOkV系统中运用较广,而消弧线圈又是在日常运行中操作、维护较少的设备,部分运行操作人员对其认识不够深入.现从电力系统接地分类、消弧线圈补偿分类、消弧线圈故降处理及事故处理等多方面消弧线圈运行维护工作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原油田35kV系统目前采用的接地方式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为了充分发挥35kV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时的消弧作用,采用消弧线圈的自动跟踪补偿调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还应加强消弧线圈和自动跟踪调谐控制装置的现场检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工作原理的分析,针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选线和接地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在消弧线圈中并联电阻的接地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有利于接地选线保护的实现,减轻了过电压的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消弧线圈运行抽头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以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消弧线圈的运行和调整基于两点:一是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电网接地电容电流,限制接地故障电流的破坏作用,使残流的接地电弧易于熄灭;二是限制中性点位移电压,防止三相对地电压偏移较大而危及电力设备的绝缘。研究消弧线圈的运行和调整,充分发挥消弧线圈作用并提高其动作成功率,对于改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运行,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供电可靠性。消弧线圈运行和调整基于以下两点: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电网接地电容电流,限制接地故障电流的破坏作用,使残流的接地电弧易于熄灭;限制中性点位移电压,防止三相对地电压偏移较大而危及电力设备的绝缘。研究消弧线圈的运行和调整,发挥消弧线圈作用,提高动作成功率,对于改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颋 《高电压技术》2007,33(9):216-217
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可利用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电容电流而自动灭弧,以降低单相接地过电压。但是若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与系统配合不当,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投入时易发生谐振过电压。通过2起典型故障分析,由于消弧线圈投入时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告警整定值,装置判断为接地进行消弧线圈补偿,此时消弧线圈感抗与系统容抗匹配引起谐振过电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消弧线圈不同档位下小扰动接地试验角度出发,建立了校验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性能的技术体系,提出分别在消弧线圈aa、bb、cc三个挡位下,进行小扰动单相高阻接地试验,其中aa档为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给出的控制挡位,bb档为aa档基础上降低2档,cc档为aa档基础上增加1档,若bb、cc挡位下的两次接地试验中,接地...  相似文献   

11.
TSC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一种TSC式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装置。阐明了TSC式消弧线圈电抗的调节方法及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装置的功能特点 ,对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配电网电缆出线增多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析了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必要性,对消弧线圈的特点及设备选择进行了讨论,结合实际配电网探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应用与实效。  相似文献   

13.
林海  梁志瑞 《电测与仪表》2018,55(17):27-31
为应对配电网电容电流剧增给增容改造带来的困难,文章提出了消弧线圈分散补偿接地方式,并对消弧线圈分散补偿接地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阐述了分散补偿接地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分散补偿消弧线圈的调节原理和安装位置;然后讨论了分散补偿消弧线圈的安装位置、不同补偿容量分配和不同过渡电阻对故障点接地残流的影响;最后对分散补偿接地系统的弧光过电压进行分析。通过Matlab/Simulink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分散补偿能有效补偿故障接地电流并满足残流要求,发生间歇性故障接地时消弧线圈分散补偿也能很好地抑制弧光过电压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含有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作用,配网原有中性点消弧线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动作特点。通过在某10 kV配网进行单相接地试验,对不同故障条件下消弧线圈的动作特性进行了录波研究分析。试验表明,消弧线圈与主动干预消弧装置可以在同一配电网中共存,对主动干预消弧装置的普及应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梅玉  陈海昆 《华东电力》2007,35(12):79-82
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是提高小电流接地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对10 kV电网无阻尼调匝消弧线圈、有阻尼自动调匝消弧线圈、自动调容消弧线圈和相控消弧线圈4种类型的消弧线圈的灭弧效果进行测试分析,给出了每种消弧线圈灭弧能力的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10kV配网系统电缆出线增多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原理.探讨10kV配网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电缆线路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过大,无法自动灭弧。是否设置及如何使用消弧线圈,完全取决于系统的动态对地电容,适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成为选择消弧装置的主要依据。文中不仅简单介绍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几种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还着重介绍了中压配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和实测方式、消弧线圈的布局规划和容量计算方法。最后,对接地变和消弧线圈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姚天亮  杨德洲  郑昕 《电力建设》2013,34(3):109-112
介绍了大型风电场的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和调匝式、偏磁式、可控硅式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动态补偿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大型风电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灭弧中的应用。结合风电设计和运行经验,对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和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采用三绕组变压器、35 k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案,经现场验证此方案有利于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叶鹤林  陈霞 《江西电力》2010,34(6):27-30
为解决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造成弧光过电压影响电网安全,在3~66 kV配电网中性点上装设消弧线圈。目前具有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线圈在电网中使用日臻成熟。为合理选择该消弧线圈,本文简要介绍了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对消弧线圈容量的确定、调节方式的选择以及其它技术条件选择作了说明,并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张玲 《电力学报》2006,21(2):172-175
为减少配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通常在其中性点加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市场上消弧线圈种类较多,本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自动消弧线圈装置进行研究,提出选型意见。并对消弧线圈容量的选择,消弧线圈的连接方式以及接地变压器的选择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