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m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常规西药口服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停用丹参注射液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灯盏生脉胶囊和丹参片口服,口服药物均使用2个月后观察疗效;并于观察前后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脑血流水平、调节血脂代谢,缓解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其疗效肯定,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及TC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1%、90.6%,对照组为30.0%、76.7%。治疗组在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方志坚 《中外医疗》2008,27(16):7-8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土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灯互细辛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黏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扩张脑土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拈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椎基序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丹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照组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做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眩晕、呕吐、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好转、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及血液黏度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总有效率达94.3%,对照组为8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红花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粘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黄铿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03-104,116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和血栓通,疗程为14d;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疗程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疗效的变化。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黏稠度(P0.05),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给予凯时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29例(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40例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治疗组40例应用丁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内起效18例,而对照组仅有6例,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疗效优于单用倍他司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归芪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川芎嗪片治疗,治疗组(100例)给予归芪威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d,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归芪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杏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杏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川芎嗪注射液,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均为每日1次,疗程14d,两组均同时服用盐酸培他司啶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TCD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7 d;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7 d,两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后症状、体征、经颅多普勒检查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府逐淤汤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血府逐淤汤和静脉滴注川芎嗪120 mg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20 mg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TCD、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府逐淤汤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报》2013,(9):1421-1422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风池穴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风池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文献引用:周晓卿,赵丽洁,姚黄,等.电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421-14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长春西汀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通窍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IMT、EEV评分、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系统主干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基底动脉(LVB)、右椎-基底动脉(RVB)、基底动脉(BA)主干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血流速度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3例随机分成两组,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42例,西医对照组21例,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