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禽流感病毒H7N9、H9、H5亚型隐性感染状况以及禽类市场环境中H7N9病毒污染状况。方法采集从事家禽养殖、宰杀、贩卖等职业暴露人群以及H7N9疫情专项调查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7N9、H9、H5亚型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禽类市场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采集职业暴露人群常规监测血清394份,广州某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后采集密接从业人员专项血清259份,H7、H5检测抗体均为阴性,H9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为23份(5.83%)和7份(2.70%);6264份市场环境标本中共检出流感A阳性标本204份,其中H7N9亚型阳性5份(0.07%)、H5亚型阳性13份(0.20%)、H9亚型阳性80份(1.27%)、A未分型106份(1.69%)。结论广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在2013年市场首次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前后尚未发现H7N9隐性感染者,广州市禽类市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亚型仍以H9等低致病性亚型为主,但不排除今后H7N9亚型增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李莉  杨子峰 《河北医学》2014,(9):1411-1415
目的:比较4种商品化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对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的检测效果。方法:以H6N2、H7N3、H9N2禽流感毒株作为检测毒株,以倍比稀释法将毒液稀释成不同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观察这4种试剂盒(3种胶体金法和1种免疫渗滤法)对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株的检出情况并比较其对毒株的检测下限。结果:4种试剂盒均可检测出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下限范围( log10 TCID50/mL)分别为国产1:1.6~2.4,国产2:3.3~4.1,国产3:3.3~4.1,进口:2.3~2.8。结论:4种试剂盒均可检出甲型H6N2、H7N3和H9N2禽流感病毒抗原;国产1的检测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快捷。这些检测试剂都可考虑作为禽流感可疑病例的筛查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西省健康人群与养殖职业人群对甲3型、甲1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和禽流感病毒H9、H5的抗体的存在情况。方法应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对山西省不同地区人群进行甲型流感抗体血清学监测。结果健康人群和职业人群中的A/SX/I/99(|13N2)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和94%;A/SX/7/02(H1N1)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和72%;H9毒株的抗体在健康人群和职业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3.6%;H5毒株的抗体在健康人群和职业人群中的阳性率仅为0.35%和0.5%。结论A/SX/1/99(H3N2)类毒株不可能在山西省引起流行;A/SX/7/02(H1N1)类毒株今后在人群中可能存在散在性发生;本省部分人群曾受到禽流感H9病毒的感染,不能排除由本省禽类中的H9病毒感染及人的可能;受禽流感H5毒株感染只是个别现象。禽流感病毒在本省禽类中的感染状况及对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州七所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州七所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及行为行调查分析,为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同时了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对膳食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4月至5月间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七所高校950名大学生行自行设计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测试中,七所在校大学生回答合理率为73.33%(675/921),其中医学生回答合理率(77.33%,347/449)高于非医学生(67.60%,319/472)(P〈0.01);医学生的平均成绩(11.60±2.18)分高于非医学生(10.14±2.26)分(P〈0.01).同时医学生中高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的得分(P〈0.01);在态度及行为的调查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营养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变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2013年3月中国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体内进行致病性及传播力的研究,并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比较。方法 对新发H7N9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道排毒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等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H7N9毒株在雪貂群体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结果 雪貂模型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病毒传播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H7N9病毒的致病性低于H5N1,与2009年起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当。新发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雪貂的呼吸道、心脏、肝脏以及嗅球进行复制。值得注意的是H7N9禽流感可以通过飞沫在雪貂间进行低水平的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较H5N1禽流感病毒低,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相当,H7N9禽流感病毒可在雪貂间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海湖及周边地区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每月对在青海湖及周边地区5个监测点采集野禽和家禽的粪便、水样等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用Real-time PCR法鉴定。结果 2012年7~12月共采集标本3 680份,分离到禽流感病毒27株,其中H9N2亚型13株、H5N1亚型7株、H4N6亚型4株、H13N8亚型2株、H3N2亚型1株,构成比分别为48.2%、25.9%、14.8%、7.4%、3.7%。结论除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外,青海湖地区新发现H9N2、H3N2、H4N6、H13N8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为该地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郑军  邓青  郑卫红  沈晶 《医学与社会》2011,24(12):87-89
目的:了解地方综合性大学的非医学生基本医学知识现状,探讨在综合性大学开展基本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宜昌市某综合性大学1-3年级不同专业的非医学生进行间卷调查。结果:73.6%的学生能正确回答H1N1甲流感的有效预防措施;96.7%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多数学生在遇到严重的意外伤害时不能有效的自救和救助;9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基本医学知识和必要的急救技能。结论:在综合性大学对非医学生开展基本医学知识和必要急救技能的普及教育十分必要,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救助水平,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减少意外发生时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揭阳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动态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评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为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揭阳市2016—2020年5个县(市、区)禽类市场进行相关标本采集,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H5N6、H7N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揭阳市2016—2020年共采集外环境标本1 798份,甲型流感病毒(FluA)阳性标本660份,阳性率为36.71%;其中H5N6、H7N9、H9N2亚型阳性率分别为1.61%、1.28%和21.91%。普宁市和惠来县的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14%和51.43%。揭西县的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低,为4.84%。不同类型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为清洗禽类污水(47.09%)。结论 揭阳市禽类市场外环境中存在H5N6、H7N9、H9N2及多种亚型混合的禽流感病毒污染,禽流感病毒流行区域较广,存在感染人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外环境禽流感实时监测和城乡禽类市场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涉禽场所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况,探索影响其病毒核酸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选择龙岗区不同涉禽场所,按月采集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590份外环境标本中,215份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H5亚型(均为H5N6)、H9亚型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36.44%、18.81%、10.17%和2.3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场禁售活禽/采取休市措施、市场改造升级、销售冰鲜禽类及其制品可降低外环境标本A型、H5亚型、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出率,而小型活禽零售市场、市场通风不良、2016年1月—4月间外环境采样是促进A型、H5亚型和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龙岗区H5、H9、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广泛,涉禽市场暴露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风险。加强涉禽市场外环境监测力度,全面禁售活禽、推广"冰鲜上市"是降低人禽流感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在中国华东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人类感染禽流感疫情,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一种全新的H7N9 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其对人类的高致病性及远高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而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就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致病的分子基础?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研究进展,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宁市医务人员对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知晓率,提高医务人员的H7N9禽流感防治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单位级别医务人员培训前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别(P﹥0.05);不同学历、职称、单位级别医务人员培训后H7N9禽流感基础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H7N9禽流感知识专业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应对H7N9禽流感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命态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提供依据,也为提高医疗队伍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打好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地区四所高校1800名大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生命态度的差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生命态度皆处于中等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需进一步提高.结论 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要加强,重点关注四年级医学生的生命态度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为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某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2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91%,其中75.28%的学生知道甲型流感是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88.91%的学生知道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62.22%的学生知道有针对甲型流感患者进行治疗的药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88.45%的学生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其中网络和电视是大学生获得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在校大学生虽然掌握了部分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但其知识结构还不够全面系统,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分子特征,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H7N9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GISAID数据库中下载中国2013年分离的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株的基因及蛋白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其他相关的流感病毒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的系统进化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宿主特异位点?飞沫传播关键氨基酸位点?致病及毒力相关位点?耐药性位点及潜在糖基化位点等的变异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病毒, 所有基因片段均来源于禽类,不含任何人流感病毒基因;病毒HA的受体结合位点发生了2个关键氨基酸的变异(G186V和Q226L);在与飞沫传播有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中,个别氨基酸已发生了变异(T160A? Q226L);该病毒具有8个毒力增强位点;所有分离株的M2均发生了 S31N变异;分离株A/Shanghai/1/2013的NA的耐药位点发生了R294K变异;所有毒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均相对保守。【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为四源重组的新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SAa-2,6 Gal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但目前尚未获得经飞沫传播的充分条件,人传人的可能性不大。该病毒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表明对禽类致病性不强,但其对人类呈高致病性,这可能与其毒力位点的特征有关。所有分离毒株均发生了对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个别毒株已发生了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的耐药性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2017年监测发现的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人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活禽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和外环境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及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片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2例毫无关系患者同一天发热,先后检测出H7N9流感病毒核酸。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相近,都有基础性疾病,经过救治,其中1例患者核酸检测转阴,症状消失救治成功。另1例患者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最终救治无效死亡。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7天均无活禽接触史,有相同的活禽宰杀点暴露史,经外环境采样,多份标本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核酸。结论 2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于受H7N9病毒污染的活禽宰杀店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沿街商铺的规范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规范禽类宰杀与销售。医疗机构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对中国大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并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宿主来源的H7N9禽流感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各公开网站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从Genbank筛选H7N9禽流感毒株的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利用MEGE5.0?Bioedit等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及所编码蛋白关键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全国共报告45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死率为19.96%,男女性别比约为2.25:1; 60岁以上(含60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45.76%;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四省市报告病例较多;2013年4月前后和2014年1月至2月为两个发病高峰?进化树显示H7N9禽流感毒株分为美洲来源支和欧亚来源支,分离的时间地点越接近进化关系越近?自韩国2011年野鸟中分离的H7N9毒株的NA基因与中国2013年及2014年分离的H7N9毒株N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广东第一例人H7N9禽流感的NA基因与2013年5月分离自山东环境中的H7N9禽流感的NA基因及2013年4月来自浙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NA基因的同源性较高?所有人感染H7N9毒株NA茎区69~73位缺失了QISNT序列?【结论】 老人及男性是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冬春季是疫情高发期,病例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分子进化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毒株有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时间空间距离越短则进化关系越接近?广东地区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北方的候鸟迁徙所致,中国H7N9毒株NA片段可能来自韩国禽类携带的毒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及耐药性尚未发生变异?NA茎区69~73位缺失QISNT序列可能与该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宁夏职业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相关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和固原市原州区五个调查点的职业人群进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的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和对应的环境标本。血清标本利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H5N1抗体检测。对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98.30%的职业暴露人群近一个月没有接触过病死禽。调查对象的411份血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58份环境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但发现环境标本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98%。结论宁夏地区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尚未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应做好禽间和人间的禽流感病毒监测和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