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喷气织机反射式探纬器检测仪的制作原理及应用效果。针对探纬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模拟探纬器在织机上的实际工作状态,设计制作了探纬器检测仪。通过对新购探纬器、已损坏探纬器、正在运行的探纬器进行检测,认为使用探纬器检测仪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新购和正在运行探纬器的质量,而且可对以前的废旧探纬器重新检测,发现合格品重新使用,节约成本。同时减少了频繁试车所造成的疵布,提高了织机效率。  相似文献   

2.
细特高密六重纬贡缎织物的开发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细特高密六重纬经面缎织物的开发过程和产品特点,探讨了喷气织机制织全棉细特高密六重纬贡缎织物的束纱引纬织造技术和生产工艺关键.喷气织机采用束纱引纬织造技术生产重纬织物,增加了每次引入梭口的纬纱根数,可以在织机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喷气织机的入纬率.并通过优化工艺,减少了束纱引纬织造中的纬缩和缺纬织疵,提高了织物质量,实现喷气织造的优质、高产、节气、节能,为进一步开发细特高密多重纬织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革  张景慧  周其洪 《纺织学报》2013,34(2):146-150
分析了剑杆引纬的运动规律以及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特点,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引纬机构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剑杆引纬系统。该引纬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动缸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剑杆运动,不但简化了引纬机构,还可实现变动程引纬,提高了立体织机引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论文介绍了立体织机引纬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设计的引纬系统已应用于立体织机的样机开发。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辊式整纬器对于常见的双弓纬、双钩弓纬等类型的纬斜纠正效果较差且整纬辊调整量的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整纬器的改进方案。首先通过对辊式整纬器整纬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多辊型整纬器改进结构;然后使用方程模拟了常见的纬斜类型,得到纬纱的初始形态,计算出整纬前的纬斜率,并求出纬纱上 8个点的斜率,建立纬斜检测数据模拟数据库。最后,设计了一种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各个整纬辊调整量的方法,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根据调整量得到纬纱的最终形态算出整纬后的纬斜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整纬器的整纬效果得到了提高,使常见类型的纬斜经过整纬后一等品数量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严瑛 《染整技术》2011,33(10):29-31
梭织单向斜纹布在洗水或成衣洗水后一般都会沿斜纹方向产生纬斜,纬斜程度视织物规格、紧密程度而有所不同。近年来,有关斜纹布洗后纬斜方面的投诉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成衣洗后纬斜问题。本文介绍了斜纹布的概念,纬斜原理,纬斜的测定方法,重点论述了在后整理控制纬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剑杆引纬的运动规律,为了实现立体织物中多层经纱形成的多个梭口引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剑杆引纬系统。该引纬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动缸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剑杆运动,不但简化了引纬机构,还可实现变动程引纬,提高了立体织机引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论文介绍了立体织机引纬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设计的引纬系统已应用于立体织机的样机开发。  相似文献   

7.
喷气织机两种纬向疵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喷气织机上纬缩和断双纬疵点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纬缩和断双纬疵点的形成原因,认为纬缩疵点的形成主要与引纬系统、引纬工艺参数设置、纬纱质量和压缩空气压力有关,从纬向系统、经向系统、生产环境三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即可解决纬缩疵点问题;断双纬疵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纬纱从储纬器中脱出,通过调整供纱侧剪刀状态和剪切时间,更换挡纬销,调整辅助主喷嘴位置等措施即可解决断双纬问题。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传统的剑杆织机机械式引纬机构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根据高端剑杆织机的引纬功能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剑杆织机电子引纬方法。介绍了电子引纬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对该系统的机械结构、剑头运动规律和电控系统等的设计作了较具体的论述,对电子引纬系统的动态运动结果也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宽门幅高速自动织机引纬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电磁发射的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引纬方法。根据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对引纬机构的特殊要求,探讨了线圈型电磁发射引纬机构的设计方法。依据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引纬工艺需要,建立夹纬器最大飞行速度分析计算模型, 分析线圈型电磁发射引纬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线圈型电磁发射引纬机构的磁场特性,采用不同方法分析计算引纬电磁力,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7 级线圈发射做功182.21 N?m,可满足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引纬174.64 N?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纬缩疵点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瞿才新 《纺织学报》2005,26(4):52-53
从引纬和打纬时纬纱的受力情况入手,分析了织造过程中在引纬和打纬时由于纱线质量、机械状态和工艺配置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纬缩,提出解决纬缩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迪  丛洪莲 《纺织学报》2013,34(5):95-99
 为实现纬编无缝内衣设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深入研究纬编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服装的运动功能性要求,通过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纬编无缝内衣生产的原型纸样。纸样不仅符合人体的功能性需求,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和款式造型的审美性。通过对纬编无缝内衣原型纸样在常规款和结构变化的塑身款中的应用举例,证明纬编无缝内衣原型可适用于纬编无缝内衣的设计,并可以应用于不同款式的纬编无缝内衣的纸样设计中,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纬编无缝产品的纸样设计,为纬编无缝服装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织机的入纬率是衡量织机生产能力的指标.为提高织机的人纬率,本文研究了喷气织机多纬同时引入的束纱引纬织造技术和纱束的成束方法,并对束纱引纬的织造生产技术和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喷气织机采用束纱引纬织造技术,增加了每次引入梭口的纬纱根数,可以在织机速度较低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入纬率,实现喷气织机的高效织造.同时提出不同的织物应采用不同的成束方法,三纬及以下织物宜采用机上成束织造方法,四纬及以上织物宜采用机下成束织造方法,以保证束纱引纬织造织物的质量和织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喷水织物缩纬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水织机织制合纤加捻织物时经常产生缩纬。文章介绍了一般性纬缩疵点和纬丝头端缠绕形成的缩纬疵点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纬编轴向织物的特点及应用,比较了其与经编轴向织物、缝编轴向织物的性能和生产优势,分析了不同类型纬编轴向织物的生产原理及编织工艺,对比了目前纬编轴向织物生产过程中常用原料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阐述了影响纬编轴向织物性能的因素和指标,可为纬编轴向织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了纬管退解时气圈形状控制和张力调节问题。结合纬管上纬纱退解机理和张力变化的特点,对气圈形状和张力大小进行了简单可靠的控制和调节。试验表明新纬管的工艺性能优于旧纬管,能获得接近于等纬张力的退解,使有梭织机实现等纬张力织造成为可能,为改善织物质量,提高织机效率及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设计灵活性和运动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偏心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根据引纬机构的工作要求,设定了理想的剑杆运动规律,并建立了由理想引纬运动特性反求机构参数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编写了该引纬机构的反求设计与仿真软件,并对该引纬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和运动模拟,得到了一组较优的机构参数;最后建...  相似文献   

17.
纬缩是影响喷气织机效率的重要因素,探析了由纱线质量、引纬受阻、引纬装置调节不当及引纬工艺参数配置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纬缩,提出了减少纬缩、提高喷气织机效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立体织物中多层经纱形成的多个梭口引纬,分析了剑杆引纬的运动规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剑杆引纬系统.该引纬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动缸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剑杆运动,不但简化了引纬机构,还可实现变动程引纬,提高了立体织机引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文章介绍了立体织机引纬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设计的引纬系统已应用于立体织机的样机开发.  相似文献   

19.
自从喷水织机问世以来,水流引纬的质量,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迄今为止,织机工作者在水流引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关于水流引纬质量的研究,能否置身引纬过程之外,来探讨水流引纬的质量,笔者将作一次尝试。现以ZW100型喷水织机为例,从探纬过程入手,分析探纬与引纬的关系,找出影响引纬质量的关键因素,以期获得关于引纬质量更进一步的认识。众所周知,探纬是保证织物质量、提高织造效率和使织造过程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  相似文献   

20.
Mike Kos  张慧萍 《国际纺织导报》2005,33(12):34-34,36,38
分析了片梭、剑杆和喷气织机上产生纬停的潜在原因。提出了消除纬停的措施。只有对纬停故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保证正确判别纬停的原因,并迅速排除故障。这不仅提高了织造效率,而且保证了织物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