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与聚丙烯(PP)共混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E-UHMW/PP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结晶和微观形态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PE-UHMW/PP共混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PP/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炳海  陈勇  安峰 《塑料工业》2003,31(7):9-13
采用不同结构的聚丙烯(PP)分别与不同流动性能的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PP和UHMWPE类型的适当匹配对共混物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流动性较好的UHMWPE对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较小的嵌段共聚型PP(PPB)增韧增强效果突出,常温缺口冲击强度可达74.2kJ/m^2,断裂伸长率大于700%;同时共混物的强度和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PPB/UHMWPE二元共混物中加入适当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能够起到“减粘”和“增容”作用,有利于共混物性能,尤其是抗冲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4.
选取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增容聚丙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P/PE-UHMW)共混体系,对比不同相容剂作用下PP/PE-UHMW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差异,并研究了PP/PE-UHMW/相容剂共混体系的亚微相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微观结构对PP/PE-UHMW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的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颗粒呈细化趋势;相容剂ABS的增容效果较好,PP/PE-UHMW/ABS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可达113.31 J/m,并可保持PP原有的拉伸强度,但其断裂伸长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乙丙橡胶(EPR)对于乙丙橡胶、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三元共混体的增韧作用和共混体混炼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比纯聚丙烯提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滑石粉(Tacl)/(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材料。研究了HDPE对改性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PP/EP-DM/Tacl/HDPE共混体系中,HDPE的添加量存在一个饱和值,在这一添加量的前后,韧性和刚性指标曲线有波峰或波谷;不同牌号的2种HDPE,熔融指数高者增韧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连续挤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制品成型。讨论了物料在螺杆中的输送特征、螺杆元件组合、生产工艺条件及模具结构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UHMWPE/HDPE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MFR的HDPE与UHMWPE进行熔体共混。结果表明UHMWPE/HDPE共混物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受体系组成、熔体粘度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HDPE的MFR过高、过低或用量过多,均不利于共混物流动性及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当HDPE作为分散相时,易于实现向UHMWPE高粘弹粒子的渗透、分散及结合,共混物的.MFR及拉伸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比UHMWPE有提高,共混物表现出协同效应;当UHMWPE为分散相或二者熔体粘度比差异过大时,混合效果变差,共混物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在某些中间配比下,二者表现出增链缠结效应,共混物MFR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PP/LLDPE/SBS交联共混体系增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了PP/LLDPE/SBS交联共混物,用SEM和TEM分析了交联前后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交联作用将SBS牵入到PE分子链之间。SBS不仅分布在PE分子的周围,形成SBS-PE包埋结构;而且可以牵人到PE分子内部,在一般加工条件下,成功地形成“包埋 网贯”结构,大大地强化了PP、PE两相间的界面粘合。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共混物的断裂表面形成一种贯穿网络结构,未出现明显的相分离现象,交联作用强化了共混物各组分间界面的粘合。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共混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共混聚乙烯研究共聚聚丙烯的改性,考察了对其机械性能特别是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PP)/硅灰石复合材料,研究了振动工艺参数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振动参数的响应并不是单调增加,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响应范围。在这一范围内,其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硅灰石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考察了两种硅灰石填充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填充量范围内,两种硅灰石都能提高聚丙烯的冲击强度,硅灰石填充材料表面以适当的偶联剂进行改性处理后,对聚丙烯的增韧效果量明显。随硅灰石填充量的增加,硅灰石填充聚丙烯材料的拉伸强度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玻璃纤维的偶联剂处理,基体接枝改性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界面改性方法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界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玻纤与未经接枝改性的聚丙烯不能形成有效的界面粘结,力学性能较差,而与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界面粘结较好,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偶联剂处理的玻纤能与改性聚丙烯形成良好的界面粘结,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偶联剂种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预浸布制备复合材料层压板,通过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不同铺层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进行常温、60℃、80℃的海水浸泡实验,研究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老化时间、老化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及性能退化趋势。研究表明,老化初期吸水趋势符合菲克扩散,老化程度与时间和温度成正比关系。对试样断裂部分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样品老化情况,老化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增强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腐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小本体聚丙烯增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对小本体聚丙烯进行了增韧改性研究,探讨了增韧剂种类、含量以及有少量聚乙烯存在下对聚丙烯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连续法聚丙烯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增韧剂/聚乙烯三元共混体系可以获得理想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2200J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基体树脂,乙丙弹性体和丁苯弹性体为增韧剂,加入适量引发剂、阻交联剂等,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化学反应研制出不同系列聚乙烯增韧母料(ETMB),将ETMB与2200J PE-HD热机械共混制得PE-HD/ETMB共混物.研究了ETMB中弹性体不同配比、基体树脂和弹性体不同配比、不同阻交联...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混纺比的纽代尔/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对4种纽代尔/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所测试的指标有拉伸、顶破、悬垂性、耐磨性、起毛起球性以及弯曲性能等。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随着纽代尔纤维比例的增加,纽代尔/涤纶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度力、顶破强力逐渐下降;悬垂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柔软度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能在混纺比为50/50时最差。  相似文献   

18.
注射成型短玻纤增强PP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注射成型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微观结构及有效拉伸弹性模量,定量分析了微观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测定了纤维长度分布及取向分布.采用Mori-Tanaka模型计算了单取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采用取向平均法计算了具有任意平面取向的单层板材料弹性常数,运用层合板理论计算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有效拉伸弹性模量,实验对比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阻燃抗冲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与橡胶、阻燃填料、顺酐化聚丙烯的共混物,研究了各组分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冲击强度增加;顺酐化聚丙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阻烯填料的加入使聚丙烯=/丁苯橡胶(PP/SBR)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降低,Mg(OH)2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使PP/SBR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概述国内外改性聚丙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以共聚丙烯为基础料的共聚共混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用21种不同牌号乙丙橡胶对聚丙烯增韧的效果,并介绍用质量分数2%-10%三元乙丙橡胶增韧的超高韧性聚丙烯合金和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等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