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疗效,以提高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3年3月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Ⅲ~Ⅳ级13例,恢复到Ⅴ级5例,未恢复3例。结论 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要争取早期诊断,尽早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2例患者的病因为血管畸形,另有2例患者可能的病因为高血压;6例在起病36h内手术的患者中有5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在起病72h后手术的患者未恢复。结论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诊断、早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例患者的病因为血管畸形,另有2例患者可能的病因为高血压,6例在起病36h内手术的患者中有5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在起病72h后手术的患者未恢复。结论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诊断、早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脊髓硬脊膜外血肿并不常见。与其有关的神经系统损害发展迅速,需及时处理。本文报道1例足月妊娠伴脊髓胸段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儿童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8例SSEH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年长儿以颈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例婴幼儿以颈部活动受限为首发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1例婴幼儿以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15 d;均行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结果 MRI能准确显示病变,血肿位于颈胸段背侧,累及4~9节段.5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无变化.3例明确病因为血管畸形.结论 儿童SSEH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和MRI,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及早诊断及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6月手术证实脊柱术后术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10例,其中胸椎后路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9例,颈椎后路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1例。对上述脊柱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评分为(1.50±0.85)分,血肿清除后为(2.90±1.37)分,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5.25,P<0.01)。硬膜外血肿压迫时间为(6.95±5.20)h。血肿清除后神经功能评分与血肿压迫时间呈负相关(r=-0.846,P<0.01)。结论脊柱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应尽快手术减压,血肿清除越早,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少见.1966年Bidzinski曾报告1例,本文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四例报告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李毅平罗毅男赵万付双林刘风春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血管瘤中图号R739.42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指原因不明的脊髓硬膜外出血。本病发病率虽不高,但临床病象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确诊和手术减压,常致终生残疾或危及...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目前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可能与硬脊膜外血管畸形、高血压病、血液系统疾病、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有关[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发作的严重神经根性疼痛,伴快速发展的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若不能正确及时处理,常导致永久性的脊髓功能障碍或危及生命.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是及时清除血肿,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笔者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硬脊膜外血肿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外科吴旻,贺震民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是临床少见的神经外科急症之一,原因不明,自1869年Jakso描述以来,仅有少量个案报道,我院1994年4月至12月连续发现2例SSEH,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硬脊膜外动...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颇少见,本文报告妊娠合并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一例。吴××,女,26岁,住院号169893,1981年7月4日下午2时急诊入院。患者妊娠42周,于1981年7月3日下午3时突发颈背部剧烈疼痛,随后即相继发生右下肢、左下肢、右上肢、左上肢麻木无力及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12.
负压球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椎管术后造成硬脊膜外血肿在临床上时有报道,我院自1996年10月以来,腰椎手术中采用负压球引流,共治疗286例,未出现硬脊膜外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慢性硬脊膜外血肿临床较少见,易误为肿瘤,我们曾遇2例与外伤有关的慢性硬脊膜外血肿,报告如下: 例1,男,4岁。患儿于1月前腰背部被脚踢伤,次日发现行走易跌倒,第4d不能站立及行走,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于1981年12月4日入院。患儿平素  相似文献   

14.
硬脊膜外麻醉血肿并发截瘫已陆续有报道。我院1983年5月和1984年6月先后发生2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性,45岁,农民。1983年5月26日因急性胆囊炎收治。即往无出血病史,术前BT:30s,CT:1min 30s。当晚10时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麻醉取T_(8-9)侧入法,术中因疼痛加药一次,于27日凌晨1时结束,手术经过顺利。同日上午因不能自行排尿而曾置导尿,到当晚6时发现下肢不能活动,痛觉消失,疑硬脊膜外血肿。23时在局麻下行椎板切开探查术,发现T_(7-10)硬脊膜外有一约50ml陈旧血肿,术后按截瘫治疗护理一年六个月未见好转自动出院,后随访至今仍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5.
吴悦维  杨天德 《重庆医学》2004,33(11):1640-1642
特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SSEH)指病理基础与发病诱因不确定的硬脊膜外血肿[1];自1869年Jackson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该病发病率虽低,但病情紧急,进展迅速;若发生于硬膜外麻醉术后,往往彼此难以鉴别,容易导致医疗纠纷并涉及法律问题;为增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就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临床特征、MRI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小儿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术前功能状况、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问隔及预后因素。结果:患儿预后与神经功能状态以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患儿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越好,预后越佳,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越好。结论:MRI是首选检查方法,及时手术脊髓减压是预后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硬脊膜外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约占我省麻醉总数40~60%。一般说,这种麻醉井发症少而较安全,但也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或后发病。我省自1955年开展硬脊膜外麻醉以来,出现9例截瘫,其中硬脊膜外腔脓肿1例,血肿2例,横贯性脊髓损伤1例,椎管内及椎体肿瘤3例,脊髓受压1例,癔病性截瘫1例。 硬脊膜外麻醉后截瘫较为罕见,据Dawkins(1969)报道永久性中枢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02%,罗素葵统计北京15所医院1962年以前硬脊膜外麻醉后截瘫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MRI表现。结果28例中12例位于颈段,5例位于胸段,11例位于腰段。血肿累及1~11个椎体高度,平均3.5个椎体高度。血肿呈短T、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1者8例,呈等T1、短T2或短长混杂T2信号者16例,呈等短混杂T1、短T或短长混杂T信号者422例。血肿在T1WI上均与脊髓间有低信号线相隔,T2WI上与蛛网膜下腔间有低信号线相隔者12例,不明显者16例。结论MRI对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显示,明确范围及对脊髓受压损伤程度等有明显优势,是目前评价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应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该院确诊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5例,均采用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加微形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结果 该组病例术后随访5~28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关键是早期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立即行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早诊断和旱治疗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硬脊膜外囊肿的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7例均采用手术冶疗,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获得满意恢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检查能确立诊断,手术切除囊肿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