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RD3)基因第一外显子丝氨酸9甘氨酸(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亚型、药物疗效的关联.方法 241 例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测定基因型.分析判断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亚型、药物疗效的关联. 结果精神分裂症各亚型Ser9Gly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利培酮疗效不同的患者间Ser9Gly等位基因多态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DRD3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Ser9Gly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亚型相关,而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广州地区汉族伴或不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3受体 (DRD3)基因Ser 9 Gly多态性分布 ,探讨DRD3基因Ser 9 Gly多态性与TD发生的关系。方法对 1 4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 (AIMS)进行评定 ,其中 53例伴TD ,87例不伴TD。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 1 4 0例患者的DRD3基因Ser 9 Gly多态性 ,并对DRD3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1 )TD组与无TD组患者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 (χ2 =5 6 ,υ =2 ,P >0 0 5) ,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1 1 ,υ =1 ,P <0 0 5)。 (2 )按性别分组后 ,在男性患者中 ,伴TD患者较不伴TD患者 1 / 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1频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2 4 ,χ2 =5 0 6 ,P <0 0 5) ,等位基因 2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0 6 ,P <0 0 5)。在女性患者中 ,DRD3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DRD3基因Ser 9 Gly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尤其是男性患者的TD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3受体基因(DRD3)第一外显子第9密码子A→G单核苷酸置换多态性(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94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DRD3多态性分布频率、精神分裂症早发组与非早发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并与其他国家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早发组与非早发组亦未发现明显差异,而该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巴西、英国人群有明显差异。结论:研究人群中未发现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其亚型与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528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41名正常对照者DRD3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Gly9Gly基因型及Gly9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及对照组Gly9Gly基因分别为8.5%及4.6%,P=0.053;Gly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4%及23.0%,P<0.05);且首次发病为阳性症状者与对照组之间的等位基因的差异也有显著性(Gly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6%及23.0%,P<0.05,OR=1.337,95%CI=1.020-1.752)。结论: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整体存在显著性关联,尤其是与首次发病以阳性症状为主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3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其146名父母(父母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紫外凝胶成像系统检测DRD3基因中的3个位点(Ser9Gly、Ala38Thr和-205A/G)的多态性;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结果:两组DRD3基因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患者组中,对Ser9Gly位点3种基因型(Ser9Ser、Ser9Gly和Gly9Gly)进行分组比较时,Gly9Gly组的PANSS抑郁因子评分明显高于Ser9Ser组和Ser9Gly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2)。对Ala38Thr位点3种基因型(Ala38Ala、Ala38Thr和Thr38Thr)进行分组比较,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在Ala38Ala、Ala38Thr和Thr38Thr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对-205A/G位点3种基因型(A/A、A/G和G/G)进行分组比较,G/G组的PANSS反应缺乏因子评分明显高于A/A组和A/G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8)。结论:DRD3基因变异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9Gly(rs6280)多态性的关联。方法选择完成8周阿立哌唑或利培酮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评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symptom scale,PANS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催乳素水平,DNA测序技术检测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两药疗效及血浆催乳素变化的关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减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79±23.48)vs.(63.30±22.66),P>0.05],但利培酮组血浆催乳素的变化值高于阿立哌唑组[(26.92±9.48)vs.(-25.25±8.07),P<0.05]。利培酮组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浆催乳素的增加明显高于未携带者[(52.48±27.01)ng/mL vs(36.07±17.46),P<0.05];而阿立哌唑组中未见此差异[(-23.27±8.36)vs.TT(-26.05±8.11),P>0.05]。两组8周后PANSS减分率(%)与DRD3基因Ser9Gly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CC+CT(57.83±19.94)vs.TT(56.84±18.46),P>0.05];利培酮组[CC+CT(53.94±21.08)vs.TT(60.38±19.37),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引起血浆催乳素水平变化的幅度较小;利培酮引起血浆催乳素水平增加可能与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 (APs)尤其是第一代APs的长期使用 ,大约有2 5 %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 (TD) [1 ] 。不同种族中精神分裂症的TD发生率不尽相同 ,在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病人中TD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一致性 ,这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影响TD的发生。激动多巴胺D3受体 (DRD3)能抑制躯体运动 ,而拮抗DRD3能增强躯体的运动 ,DRD3可能在运动控制上起到一定的作用[2 ] 。本文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研究DRD3功能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第一代APs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系。1 资料1 1 研究对象 :从 2 0 0 0年 10月到 2 0 0 1年 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LVH患者及其血清内源性分泌型RAGE(esRA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检测94例EH患者(其中38例伴LVH)及50例对照组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esRAG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LVH组RAGE基因Gly82Ser位点的GS基因型频率和82Ser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LVH和EH组Gly82Ser SS基因型血清es-RA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EH的发生发展无关;EH-LVH患者RAGE基因Gly82Ser GS基因型和82Ser等位基因增多,提示82Ser等位基因可能是EH-LVH发病的易感基因;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血清esRAGE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多巴胺D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5受体 (DRD5 )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 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患者组 )和 75名正常对照者 (对照组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DRD5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片段 ,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型鉴定。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DRD5基因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 1)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 ( χ2 =12 2 6 ,P >0 0 5 )。 ( 2 )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及对照组 14 0bp等位基因有更高的分布频率 ;与男性患者比较 ,相对危险度 (RR) =2 73( χ2 =5 33,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RR =2 0 1( χ2 =4 5 9,P <0 0 5 )。结论 未发现汉族人群中DRD5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关联 ,但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不同性别间的疾病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巴胺D2受体 (DRD2 )基因TaqI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 ,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DRD2基因的TaqIA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DRD2基因TaqIA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TD组与非TD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2基因的TaqIA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脑梗死多因素致病的特点,探讨RAGE基因Gly82Ser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和单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检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60例,单纯性脑梗死46例,健康人对照50例汉族人RAGE基因Gly82Ser外显子3内82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病人RAGE基因杂合子基因型(GS)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等位基因(G,S)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单纯脑梗死组基因型(GG,GS,SS)和等位基因(G,S)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RAGE基因Gly82Ser杂合子基因型(GS)增多,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的危险因素;RAGE基因Gly82Ser的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单纯脑梗塞病人发病、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中国汉族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家系中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技术,检验111个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MTHFR基因A1298C和C677T多态性,并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LD)以及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A1298C及C677T等位基因在父母与先证者间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642;χ2=0.143;P=0.706);连锁不平衡检验表明A1298C与C677T之间存在中度连锁不平衡(D'=0.529);单体型TDT显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各单体型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A1298C及C677T多态性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混合家系GRIK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混合家系中探讨GRIK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是否 关联。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GRIK2基因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 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1)rs692275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3.13,P>0.05)或心境障碍 (χ2=3.20,P>0.05)无关联,但在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中与两组疾病均相关联(P<0.05);(2) rs222728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9.85,P<0.01)、心境障碍(χ2=13.50,P<0.01)呈显著关联;(3) 双位点TDT提示单体型TG、CA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相关联(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 中GRIK2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共同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3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0名对照DRD2Taq I A基因多态性和DRD3M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RD2 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1)、两两基因型对比(A1/A2与A1/A1相比:P<0.05;A2/A2与A1/A1相比:P<0.01)及两基因型联合对比(A1/A2+A2/A2与A1/A1:P<0.01)组间差异也显著。性别分层研究DRD2Taq I A位点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DRD3Msp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分布及性别分层分析等所有数据均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子趋势检验结果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P<0.01;DRD3Msp I位点等位基因2:P>0.05。结论所得数据支持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可能为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特别对女性而言。数据分析不支持DRD3Msp I位点基因与精神分裂发生有关。此结果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8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测定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结果TDT检验结果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McNemarχ2=4.21,P<0.05),且等位基因T携带者,其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是C携带者的1.31倍(RR=1.31,χ2(RR)=3.96,P<0.05)。结论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多巴胺D4受体基因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方法  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氯氮平治疗 6~ 8周 ,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氯氮平的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为排除氯氮平个体代谢能力的遗传差异带来的混淆 ,检测了每个患者的血清氯氮平浓度。结果 DRD4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的 5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 (DRD4 5 / 5 )和 5等位基因 (DRD4 5 )的频率在氯氮平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疗效个体差异与DRD4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相关 ,携带DRD4 5等位基因者和DRD4 5 / 5基因型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家系)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LC1基因上述多态性的基因型及其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患者组与父母组之间,MLC1基因rs11568171T/C、rs2076137T/C及rs2235349T/C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DT结果示各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等位基因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TDT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单体型T-C-T明显传递过少(2=5.0,P<0.05),而单体型C-C-C明显传递过多(2=5.0,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MLC1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可能不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ND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91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 relative risk,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TDT)对精神分裂症与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位点进行关联分析,以及分析该位点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各因子分的关系.结果 HRR分析显示,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掊 2 = 3.39,P > 0.05).TDT分析未发现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传递不平衡(?掊 2 = 3.2,P > 0.05).携带T等位基因(CT和TT基因型)的患者阳性症状分高于未携带T等位基因(CC基因型)的患者(t = -2.11,P = 0.04).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BDNF基因C270T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关联,但发现T等位基因可能与阳性症状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巴胺D3 受体 (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 对 10 9例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治疗 [4 3例 ,3~ 5mg/d ,平均 ( 4 0± 0 5 )mg/d]和氯丙嗪治疗 [6 6例 ,15 0~ 6 0 0mg/d ,平均 ( 339± 87)mg/d],疗程 10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其中 10 8例患者 (男 5 2例 ,女 5 6例 )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 10周末的精神症状 ,并分析基因型及其他临床指标与PANSS分值和减分率的关系。结果 DRD3ser9gly基因型在各患者组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 Weinberg定律 (P >0 0 5 ) ;基因型在治疗显效和未显著进步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 χ2 =6 4 4 ,ν=2 ,P <0 0 5 ) ;各基因型亚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P >0 0 5 ) ;基因型与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及治疗第 10周末PANSS总减分率、阳性症状减分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 DRD3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初发期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 (尤其对阳性症状疗效 )的遗传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肃省汉族人群强啡肽原(Prodynorphin,PDYN)基因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PDYN基因启动子区68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多态性及DRD2基因启动子区-141位胞嘧啶插入/缺失(-141C Ins/Del)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PDYN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者没有显著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DRD2-141C Del等位基因的频率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在携带DRD2-141C Del等位基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PDYN等位基因3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结论DRD2-141C Del等位基因的降低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单独的PDYN基因多态性不会改变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度,但是通过与DRD2—141C Del等位基因的上位相互作用可能与这种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