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9,16,23-四-芳氧基酞菁镍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苯氧基邻苯二腈、4-(4-羟基-苯氧基)邻苯二腈、4-(β-萘氧基)邻苯二腈和无取代邻苯二腈分别和金属盐、尿素、钼酸铵在熔融状态下合成2,9,16,23-四-苯氧基金属酞菁、2,9,16,23-四-(4-羟基-苯氧基)金属酞菁和2,9,16,23-四-(β-萘氧基)金属酞菁以及无取代金属酞菁,对产物进行了IR、UV-vis光谱测定和表征,并对比3种化合物谱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芳氧基取代的金属酞菁来说,随着苯环数目和苯环上供电子基数目的增加,取代酞菁产生的红移程度都会变大.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正丁酯、3-硝基邻苯二腈和4-硝基邻苯二腈为原料、二价钴离子为模板剂,采用原位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均匀掺杂的1,8,15,22-四苯氧基酞菁钴/TiO2和2,9,16,23-四苯氧基酞菁钴/TiO2复合材料。通过UV-Vis、XRD、TG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取代基的取代位置和TiO2对酞菁Q带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以及酞菁对TiO2晶型和TiO2对酞菁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3-(4-甲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和4-(4-甲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为起始原料分别合成了α-四(4-甲氧基苯氧基)酞菁和β-四(4-甲氧基苯氧基)酞菁,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并讨论了取代基引入的位置对酞菁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4-硝基邻苯二腈和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4-甲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在醋酸锌存在条件下,再将4-甲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和邻苯二腈按1:9和9:1比例混合,反应后分别得到了β-(4-甲氧基苯氧基)酞菁锌和β-三(4-甲氧基苯氧基)酞菁锌,通过IR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并讨论了取代基数目对酞菁Q带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数目增多,其Q带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5.
用4-辛氧基邻苯二腈、4-十二烷氧基邻苯二腈争4-硝基邻苯二腈分别与氯化钴在熔融状态下合成了2,9,16,23-四-辛氧基钴酞菁和2,9,16,23-四-十二氧基钴酞菁以及无取代钴酞菁,对产物进行IR、UV-vis光谱测定和表征,并对比3种化舍物谱学性质,可以得出:对于长链碳原子来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氧基取代酞菁产生的红移程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6.
以对苯二酚-二[2,3(3,4)-二氰基苯基]醚、邻苯二腈(4-苯氧基邻苯二腈、4-硝基邻苯二腈)、硝酸钴及氢氧化锡为原料原位合成了系列酚氧基桥连的双核CoPc/SnO_2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及热重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同时,考察了各种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各种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均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酞菁外围取代基的类型及桥连基团在酞菁环上位置对催化降解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对羟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制备了羧基苯氧基邻苯二腈(CPPN)和喹啉氧基邻苯二腈(QPN),然后利用开环反应将CPPN键合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硅胶(PGMA/SiO2)表面,得到键合有邻苯二腈的硅胶CPPN-PGMA/SiO2,再通过“同步合成与固载”的方法在PGMA/SiO2表面固载喹啉氧酞菁(QPc)或金属喹啉氧酞菁(MQPc),制备了固载化的酞菁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形貌和酞菁键合量进行表征和测定。考察了催化剂DBU用量对“同步合成与固载”酞菁过程的影响。最后以亚甲基蓝(MB)和苯酚为目标降解物,研究所制得的固载化酞菁催化剂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借助“同步合成与固载”的方法能够成功在PGMA/SiO2表面固载喹啉氧酞菁(QPc)或金属喹啉氧酞菁(CoQPc),得到固载化酞菁QPc-PGMA/SiO2或CoQPc-PGMA/SiO2。在可见光照射下,QPc-PGMA/SiO2和CoQPc-PGMA/SiO2均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较低浓度时,CoQPc-PGMA/SiO2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优于QPc-PGMA/SiO2;碱性条件有利于CoQPc-PGMA/SiO2光催化降解MB性能的发挥,在pH值为10.0时,0.2g/L的CoQPc-PGMA/SiO2能使MB的降解率高达97%以上。固载化金属酞菁周边取代基的性质对其光催化降解苯酚有一定的影响,有供电子共轭效应的CoQPc-PGMA/SiO2对苯酚的光降解效果最优,5min内苯酚的降解率达58%,2h内苯酚的降解率高达100%。此外,固载化金属酞菁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8.
以3-(4-甲基-2-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和乙酸锌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法合成了1,8,15,22-四-(4-甲基-2-叔丁基苯氧基)酞菁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取代基结构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分别和4种金属盐、尿素、钼酸铵在熔融状态下合成2,9,16,23-四-硝基金属酞菁、1,8,15,22-四-硝基金属酞菁,时产物进行了IR、UV-vis光谱测定和表征,并分别对比不同金属酞菁的谱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吸收光谱中,4种金属对于两类酞菁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是Zn>Cu>Ni>Co.  相似文献   

10.
由4-甲氧基二苯甲酮通过McMurry偶联反应得到(E)-1-甲氧基-4-(2-(4-甲氧基苯基)-1,2-二苯基乙烯基)苯(1),经过脱甲基,与邻氯对硝基三氟甲基苯进行亲核取代并还原得到(E)-4-(4-(2-(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1,2-二苯基)苯氧基)-3-三氟甲基苯胺(APBA);采用上...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N-[4-(4-邻苯二甲腈基)苯氧基]马来酰亚胺(1)和N-[4-(3-邻苯二甲腈基)苯氧基]马来酰亚胺(2)两种含氰基的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用FT-IR,1H-NMR和EA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利用DSC和TGA等手段,初步研究了1和2的热行为。DSC研究结果显示:1和2发生马来酰亚胺双键的热自由基聚合反应峰比传统化合物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高;TGA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氛下305℃前,1和2热失重,800℃的残炭率高于BMI,分别达到了50%和57%,证明分子结构中引入腈基可有效降低马来酰亚胺在高温下的热分解引起的热失重,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4-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分别采用两步法和一步法合成了4-马来酰亚胺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探索了两种合成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两步法和一步法合成了4-马来酰亚胺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并对两种合成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合成4-马来酰亚胺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共溶剂的体积配比为1∶1,4-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用量0.005mol,马来酸酐用量0.006mol,快速加热到120℃下反应,制得的4-马来酰亚胺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产率可达60.3%。由于一步法可对反应溶剂甲苯进行回收,相比两步法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四硝基酞菁钴、四氨基酞菁钴以及二硝基二氨基酞菁钴等金属酞菁衍生物。根据IR、UV—Vi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使用四波混频技术测量了它们在DMF溶液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Z^[3]值,发现金属离子和酞菁环上的取代基对酞菁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些因素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芳香二酚(间苯二酚、2,7-二羟基萘、1,6-二羟基萘)、2,6-二氯苯腈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主要原料制备了6种耐高温低熔点型苯腈单体,并利用4,4’-二氨基二苯醚引发聚合。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动态机械分析表征了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苯腈单体产物纯净,熔点在90℃~116℃,加工温度窗口为125℃~155℃。所制备聚苯腈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Tid)都高于460℃,有限氧指数(LOI)均高于47,表现出了良好的加工性、高阻燃性、优异的热稳定性及高玻璃化转变温度(>380℃)。  相似文献   

15.
含甲基侧基聚芳醚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邻甲酚与4,4’-二氟二苯酮或1,4-(4-氟苯酰基)苯合成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酮(Me—DPOBP)或1,4-[4-(2-甲基苯氧基)-苯酰基]-苯(Me—DPOTPK),再与二苯醚(DPE)、对苯二甲酰氯(TPC)在1,2-二氯乙烷(DCE)中,以无水AlCl3为催化荆,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下进行亲电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醚酮酮/聚芳醚酮酮(MePEKEKK/PEKK)和聚芳醚酮酮醚酮酮/聚芳醚酮酮(MePEKKEKK/PEKK)共聚物。用IR,DSC,TGA和WAXD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共聚物与PEKK相比,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熔融温度Tm、结晶度及热分解温度均有所下降。共聚物仍具有很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先期通过钛酸丁酯、邻苯二腈(磺基邻苯二腈),以Co(Ⅱ)为模板,经溶胶—凝胶过程及300℃,烧结,在纳米颗粒表面直接原位合成CoPc/TiO_2、CoTSPc/TiO_2复合材料(Co:Ti= 1%摩尔分数),通过XRD、Zeta电位、UV-Vis、FTIR、荧光光谱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原位合成后酞菁/TiO_2,由于存在CoPc,CoTSPc与TiO_2表面O~(2-)轴向配位以及后者磺基所形成的双齿螯合,加速光生电荷与能量转移效率,提高了可见光光催化效率,实现在低功率可见光下,就具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四溴双酚A和5-硝基邻氯三氟甲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溴-氟二元氨—2,2-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3,5-二溴苯基]丙烷(BAFBP),并分别以BAFBP、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微量燃烧仪(MCC)和接触角仪等,对BAFBP的结构和环氧树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BAFBP与设计的结构相符;与MOCA和DDM相比,用BAFBP作为固化剂所得到的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较低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磷腈和磷杂菲(DOPO)双效官能团的阻燃助剂六-(DOPO-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DOPO)。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获得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加成反应制得HAP-DOPO。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1HNMR证实了其结构。通过DSC和TGA测试,结果表明HAP-DOPO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82℃),熔点(Tm)186℃,初始分解温度在200℃以上,在氮气氛围下600℃的残炭量达到了46.7%,成炭阻燃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是评价其光动力活性的因素之一。采用2,5-二甲基呋喃为吸收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1-3代硝基芳基苄醚树枝配体轴向取代酞菁硅(Ⅳ)单线态氧的生成速率、生成速率常数及量子产率。结果表明,轴向取代酞菁硅(Ⅳ)单线态氧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速率常数均随着树枝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低代的树枝配体轴向取代酞菁硅(Ⅳ)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较高,这可能与不同代树枝配体对酞菁核的位点分离有关。研究将为开发轴向取代酞菁硅(Ⅳ)配合物作为新型光敏剂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制药工业的副产物邻硝基乙苯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出一种重要的4,4'-双马来酰亚胺基二苯甲烷(BDM)衍生物-双(3-乙基-4-马来酰亚胺基苯)甲烷(BEDM)树脂,并采用FTIR和1H NMR证实了其化学结构.同时,对合成BEDM的关键中间体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的合成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化.BEDM的熔点为203~204 ℃,高于BDM的熔点.与BDM相比,BEDM的溶解性显著改善,可溶于乙醇、氯仿、丙酮等沸点较低的溶剂.良好的溶解性使BEDM树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