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诱发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有效随访的251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分组。心血管事件未发生组:147例,发生组:104例,并对影响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有效回访的251例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4%(104/251);发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诱发的高危因素主要有Cr、TC、BMI、LDL-C、高血压家族史、血浆纤维蛋白原、尿酸、尿蛋白。结论:除传统诱发心血事件高危因素,临床还应将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一种诱发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访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较首次诊断高血压入院时各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36例病历资料完整且仅符合高血压诊断并再次入院的患者,收集高血压患者两次入院的病历资料。根据回访开始时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病例组217例(49.8%)以及对照组219例(50.2%),平均回访时间20个月。首先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筛选高血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次对不良心血管事件行亚组分析,探究各项临床指标对不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差异;最后对比其两次入院各危险因素指标变化情况,辅证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高血压病程、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脑钠肽前体、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合并糖尿病、超声提示存在异常是高血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可疑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舒张压、尿素氮、乳酸脱氢酶、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是高血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SLE患者CVD患病率情况和病变特点,并寻找SLE患者CV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e GFR(MDRD方程计算)、SLEDAI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SLE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表现者(蛋白尿、血尿、或细胞管型等),诊断为狼疮性肾炎(LN),根据患者住院资料记录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结果 不同年龄段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CVD患病率,19岁以下,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分别为6%,9.5%,15.0%,19.9%。在所有259例患者中,合并CVD的有26例,患病率达10%。CV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p=0.002)。26例CVD患者中,左心室肥厚6例(23.1%),充血性心力衰竭13例(50.0%),脑卒中5例(19.2%),心绞痛1例(3.8%),外周血管疾病1例(3.8%)。和非CVD患者比较,CVD患者的狼疮病程及激素使用时间均明显长于前者(p=0.002,0.026),收缩压也高于前者(p=0.0006)。但是合并CVD的狼疮患者e GFR明显低于前者(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收缩压、病程、e GFR、血清补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活动度是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p=0.033)。结论 SLE患者CVD患病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病程、疾病活动度、收缩压、e GFR、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是SLE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西部钻探新疆钻井公司在野外工作的从事钻井工作的人群进行调查。与所有调查对象面访,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压测量和血样采集。结果: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7.6%,随年龄增长,高血压前期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前期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血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前期者较血压正常者的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及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野外钻井工作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野外工作的人群已经并存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代谢异常,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在早期即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采用改善生活方式与适当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群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媛  刘治全  王波涛 《医学争鸣》2005,26(15):1404-1407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来探明我国健康人群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筛查时入选500名健康受试者,询问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血浆FIB用Clauss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用免疫比浊法测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用生化分析仪测量;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血浆FIB水平和年龄、吸烟、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女性血浆FIB则只和年龄、总胆固醇成正相关.对整体研究对象而言,血浆FIB和HDL、运动状况呈负相关关系,而和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CRP呈正相关.结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健康人群体内FIB水平升高,可以通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非多  吴立荣  李屏  黄达枚  李伟 《吉林医学》2012,(32):6974-6977
目的:探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记录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和住院情况,分析血压水平与危险因素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的关系。结果:①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和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可能越多;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④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脏性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心脏并发症可能越多,可能以心力衰竭为主。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越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可能越多,发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心脏并发症上可能以心力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终止高血压膳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评分现况,探讨DASH评分与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16年4至6月,随机抽取重庆市的2个城区,再从2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卫生服务站作为调查点,采用DASH问卷对前来体检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共调查435例重庆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DASH评分的中位数为5.0分,得分范围为2~8分(总分10分),在水果类、奶类、坚果类各条目中得到满分的比例分别仅为1.6%、1.6%、2.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DASH得分五分位数分组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ASH得分与SBP、DBP、TC、TG、LDL-C、BMI和WC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5、-0.323、-0.532、-0.521、-0.483、-0.169、-0.360,P<0.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呈正相关(r=0.10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DBP、TC、TG、LDL-C、HDL-C和WC水平与DASH评分关系密切(P<0.05)。结论:重庆老年高血压患者DASH评分较低,DASH评分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提高患者DASH评分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水平。应加强高血压患者DASH干预,改善患者饮食模式,进而降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关系,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控制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68例)、1级高血压组(63例)、2级高血压组(79例)、3级高血压组(48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4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促使血压显著升高的影响因素.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纤维蛋白原与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级高血压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3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升高(OR=2.746,P=0.004)、胆固醇升高(OR =2.169,P=0.037)、肌酐升高(OR =2.711,P=0.011)以及尿酸升高(OR=2.975,P=0.002)是3级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与血糖、胆固醇及尿酸无相关性(P>0.05),仅与血肌酐呈弱相关(r=0.173,P=0.005).结论 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血压升高的促进因素.血糖、胆固醇、肌酐及尿酸水平的升高对于极高危高血压(3级高血压)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种类和程度,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社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291例,检查并统计合并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级别的高血压患者在这些方面的差异。结果:①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位居前3位的是腹型肥胖,占70.4%;高脂血症,占39.5%;和缺乏体力活动,占28.9%。与男性比较。除吸烟以外,其他各项无显著性差异。②高脂血症、腹型肥胖、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③不同级别的高血压都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并发冠心病的比例相近,并发脑血管病的比例,2、3级高血压较高。结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高比例的多种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腹型肥胖和高脂血症最为突出,是高血压干预的主要内容;1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一半以上,其危险度分层和并发冠心病的比例不低于2、3级高血压,是社区防治不町忽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亚型和预后的区别。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44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290例)和非高血压组(1150例)。对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和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既往脑梗死史、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高龄、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明显多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高龄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并进行总体心血管事件危险分析,为高血压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要求进行社区检查,并以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标准定义各种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患及相关技术指标,对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结果:35岁以上居民体检1 143人,发现高血压420人,轻中度高血压占大多数(34.56%),重度高血压占2.19%,高血压前期比例较高(22.4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体检人数的9.19%。高血压的知晓率46.67%,治疗率29.59%,控制率17.24%。高血压患者不同危险因素显示年龄、腹性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根据4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层:低危285例(67.86%),中危110例(26.19%),高危25例(5.95%)。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低危11例,2.62%;中危30例,7.14%;高危379例,90.24%,高血压高危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添加后90.24%与添加前5.95%比较,P<0.01)。结论:本组资料中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仅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分层,低估了高血压人群中的高危患者,添加现存的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再进行危险分层提高了高危患者检出率。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总心血管危险分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治疗策略应根据初始危险分层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与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 按照尿酸指标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分组,比较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各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420~479 μmoL/L)与2组(480~539 μmoL/L)、3组(≥540 μmol/L)比较,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与血糖、血脂、心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均P< 0.05).结论 加强对尿酸水平的控制有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沈阳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利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方程评价505名健康研究对象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估测未来10年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并根据发生风险的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中危组(10%~20%)和高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20%);并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44岁组,45 ~ 54岁组,55 ~ 64岁组,65 ~ 74岁组和≥75岁组.用画钟测验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不同危险分组间的认知功能水平,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低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分别为(2.6±0.8)、(4±1)及(27±3)分;与低危组相比较,中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显著高、MMSE评分显著低[(8.0±2.0)及(25±4)分,均P<0.01],高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显著高(均P<0.01),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低[(9.7±1.0)、(3±1)、(23±4)分,均P<0.01];与中危组相比较,高危组的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低(均P<0.05);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与认知功能(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6(P<0.01)及-0.333(P<0.01).结论 健康人群心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危险因素的项目越多,程度越重,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越高,认知功能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7.
郑刚  张承宗 《华夏医学》2002,15(4):562-564
介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类和整体调整的概念,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回顾和阐述了对心血管危险因素整体调整的临床意义,展望了未来心血管疾病从治疗向危险因素控制转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229例,其中133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9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分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酗酒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UN、GLU、HbA1c、TG、CRP、LDL-C、VLDL-C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男性、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高BUN、GLU、HbA1c、TG、CRP、LDL-C、VLDL-C血症、低HDL-C血症是早发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子,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防治早发冠心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寻找并识别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重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范围内整群抽中河东区,进而在河东区范围内随机抽取4个社区共计4093名高血压患者,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行为习惯、既往疾病史、家族史、高血压知信行测试得分等.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是否合并脑卒中分为脑...  相似文献   

20.
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bg)等危险因素在冠心病(CHD)中的作用。方法对1017例CHD组和470例对照者组分别进行血浆Fbg浓度及其相关基因((Hae Ⅲ多态性)测定分析。外周血白细胞抽提脱氧核糖核苷酸(DNA),采用酚/氯仿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加酶切技术检测Fbg(Hae Ⅲ多态性。血浆Fbg浓度(200~400mg/dl)测定采用凝血酶法。血脂测定采用标准酶法。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选标准:①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者;②本次入院确诊者。每日吸烟1支以上超过1年定为吸烟者。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浆Fbg水平是CHD危险因素;(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bg(Hae Ⅲ多态性和吸烟对血浆Fbg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除已公认的CHD危险因素外,血浆Fbg浓度增高可能也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明显受其基因(HaeⅢ多态性和吸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