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被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形成“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国外优秀企业的创新实践证明,创新不相信奇迹,创新必须首先培育其生存土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创新系统理论简要回溯 "创新"概念最早由熊彼特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3.
一、创新及企业创新体系创新一词来源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企业创新体系包括科技研究与开发、市场研究与开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企业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72年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将一种生产过程中从来未出现过或采用过的生产要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得更高经济利益的活动.他把创新分为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或掌握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5.
吴琳 《河北企业》2014,(6):60-60
<正>一金融创新理论发展沿革金融创新理论,主要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12年)一书中,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在经济学角度上看,创新就是把一种以前没有应用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进而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及企业创新体系 创新一词来源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典作家熊彼特的解释。所谓“创新”就是由企业家引入的“新组合”,它包括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的一种新的供应源,以及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大量研究显示,我国多数的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十分重视创新活动,并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种创新模式,从而大大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提出的"创新"是指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即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获得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解释“创新”的概念时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引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它包括生产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成形式等五个方面。简单地说,它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设想、发明、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管理创新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竞争手段 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著名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创新即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同时他还运用“创新理论”解释了“发展”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生产其他的东西或者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重新组合,主要是当‘新组合’最终可能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那么就肯定有变化,可能也有增长,但却既不产生新现象,也不产生我们意味的……当我们谈到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时,我们指的只是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中"创新"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新组织.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发动机",创新导致经济增长与发展.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有关创新的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开展:一条是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内生技术论";另一条是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决定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获得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解释"创新"的概念时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引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创立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组合.具体包括五种情况:1、创造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熊彼特之后,许多学者丰富和扩大了创新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 国际上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后来人们又把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型,即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本义来看,创新指的是一种经济活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从创新概念演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它指的是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主要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同时它还涉及管理方式及其手段的变革。技术创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强调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二是  相似文献   

16.
<正>一、自主创新战略的含义及特点(一)创新及自主创新的含义创新是近年来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中,最具经典意义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开展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  相似文献   

17.
黄郴  陈芳 《企业活力》2007,(2):76-77
<正>一、技术创新的知识创新性和累积性的双重特性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人们对技术创新的概念长期表述不一。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创新,尽管每个企业家都能设身处地提出自己感性的界定,但基本上都不会超出创新倡导者熊彼特的经典表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利用新的原料来源;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的组织创新。”毋庸置疑,创新几乎是各个行业及其经营管理者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当我们冷静地现察之后,会讶然发现,即使是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奔跑以赢得短暂市场机会的 IT 行业,也比不上房地产行业中对于“创新”话题的共鸣与关注热度,尽管从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至关重要,而技术创新策略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现有对技术创新策略的研究并没有直接从熊彼特“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概念出发。本文拟在借鉴新古典生产论的基础上,利用均衡理论,将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纳入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同一企业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最优策略组合以及不同规模企业的最优创新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20.
关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获得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解释"创新"的概念时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引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它包括生产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成形式等五个方面。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