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采用的吸收剂是石灰石,通过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达到脱硫目的,其化学反应综合式为:SO2+CaCO3 +1/2O2+2H2O→CaSO4·2H2O↓+CO2↑(1)由式(1)可见,每脱除1 mol SO2,排放出1 mol的CO2,所以化学反应中每脱除1 t SO2要排放0.687 5 tCO2.  相似文献   

2.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监测N2/O2,N2/O2/NO,N2/O2/C2H4,N2/O2/NO/C2H4共4个体系下的O3产生特性,并通过N2/O2/NO和N2/O2/NO/C2H4体系的比较考察C2H4对NO转化影响的结果表明:除N2/O2体系外,其它体系中都不会产生大量的O3;C2H4不但提高了NO的转化率,还明显地抑制放电过程NO的生成。可以推断,O3作为氧化剂能促进NO向NO2的转化,C2H4添加剂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在二氧化钛负载的锰氧化物(MnOx/TiO2)中引入第2种组分,制成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MnOx-A/TiO2)催化剂,A分别为三氧化二铁(Fe2O3)、三氧化钨(WO3)、三氧化钼(MoO3)、三氧化二铬(Cr2O3),试验研究其低温催化活性、N2选择性及抗SO2毒性。结果表明,低温活性:Mn-W/Ti O2Mn-Fe/Ti O2Mn-Cr/TiO2Mn-Mo/TiO2;N2选择性:Mn-Fe/Ti O2Mn-W/TiO2Mn-Mo/TiO2Mn-Cr/Ti O2,Mn-Fe/TiO2和Mn-W/TiO2保持了较高低温活性的同时提高了N2选择性;当反应气体中含有0.01%SO2和6%H2O,空速为12 600 h-1、120℃、8 h后Mn-W/TiO2、Mn-Fe/TiO2、Mn-Mo/TiO2的NOx转化率分别保持在98.5%、95.8%及94.2%。由此得出,WO3、Fe2O3为MnOx有效的助催化剂,可大大提高MnOx/TiO2的选择性和抗SO2毒性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与Fe2O3不同,WO3也提供了部分Lewis酸活性点,在有低浓度SO2存在下Mn-W/TiO2显示了极好的低温NH3选择性还原NOx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微氧对SF6局部放电分解特征组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由于O2影响了SF6气体分解组分的最终生成物及体积分数,所以通过检测气体绝缘设备内部气体分解组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变化规律来进行故障诊断时,要考虑这一重要因素.为此利用已搭建好的SF6气体局部放电分解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针对含不同O2体积分数的SF6/O2混合气体进行96 h局部放电分解实验,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O2对SF6局部放电分解组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注入O2,均会产生CF4、CO2、SOF2和SOF2;O2增加会抑制CF4的产生,对CO2的产生影响不大;O2增加对SO2F2和SOF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但对SOF2的促进作用强于SO2F2;在同一个放电时间下,随着O2体积分数的增长SO2F2与SOF2的体积分数比(SO2F2)/(SOF2)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无论是否注入O2,随着放电时间的增长,这一比值也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CO2是一种有潜力的SF6的替代气体,研究纯CO2以及CO2/O2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绝缘和灭弧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给出了不同压力下,纯CO2以及不同混合比例CO2/O2混合气体电弧等离子体的平衡态化学组成及体积分数90%CO2-10%O2混合气体的热动属性。通过求解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得到0.4 MPa下,不同混合比例的CO2/O2混合气体,300~3500K温度范围内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E/N)cr。结果表明:体积分数50%CO2-50%O2混合气体的(E/N)cr在2 000 K以下远高于体积分数90%CO2-10%O2混合气体;50%CO2-50%O2的混合气体(E/N)cr受温度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2 000 K时,90%CO2-10%O2混合气体的(E/N)cr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基于SF6分解特征组分原理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用针-板放电模型模拟了金属突出物绝缘缺陷产生局部放电(PD),使含不同微量H2O的SF6/H2O混合气体发生分解,定量测定了CF4、CO2、SO2F2和SOF2 4种特征分解组分的体积分数,得到了各特征组分体积分数、相对产气速率和能量特征比值φ(SOF)2/φ(SO2F2)随微量H2O体积分数φ(H2O)的变化规律,初步了研究φ(H2O)对各特征组分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φ(H2O)的增加会抑制CF4的生成,而对CO2的绝对产量和相对产气率的影响均无明显规律;SO2F2和SOF2的累积体积分数均与φ(H2O)正相关,并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此外,在放电初期,SO2F2与SOF2的相对产气率均大致随着φ(H2O)的增大而减小,但在放电稳定期,却独立于φ(H2O)且趋于相同;φ(H2O)对特征组分产量比值φ(SOF)2/φ(SO2F2)也有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为提出准确的基于SF6分解特征组分原理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杜春雨  程新群  史鹏飞  尹鸽平 《电池》2006,36(3):173-174
以Pt(NH3)4Cl2和Pt(NH3)2(NO2)2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C催化剂。HRSEM和XRD分析表明,Pt/C-Pt(NH3)2(NO2)2的晶粒细小均匀,Pt/C-Pt(NH3)4Cl2的晶粒则发生团聚。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实验表明,Pt/C-Pt(NH3)4Cl2与Pt/C-Pt(NH3)2(NO2)2的晶面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Pt/C-Pt(NH3)2(NO2)2具有更高的氧催化活性,Pt(NH3)2(NO2)2是更适合的前驱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年来H 2O 2阴极液的研究进展,简单分析了H 2O 2浓度、阴极液电解质组成、阴极液温度和流量对H 2O 2阴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索尼LV-G14F2、KV-G14F2S、KV-G14M2G、KV-G14M2S、KV-G14P2、KV-G21F2、KV-G21F2S、KV-G21M2、KV-G21M2S、KV-G21P2、KV-G21P21S、KV-G21P2S、KV-G21Q2、KV-G21Q2S、KV-G25T1等G系列彩电,单片小信号处理电路  相似文献   

10.
碱液中改性二氧化锰的可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动电位扫描法,在9MKOH溶液中测定了TiO_2、Na_2S、Co(OH)_2和La_20_3等添加剂对MnO_2电极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_2和Na_2S的加入可以提高MnO_2电极的充放寿命;Co(OH)_2和La_2O_3的添加有利于改善MnO_2电极的可逆性。同时,它们的加入均使电极充放电容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CO_2是高压断路器中常用SF6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气体。文中分别计算了CO_2、CO_2-O_2、CO_2-N2、CO_2-CH_4和CO_2-H_2等混合气体在不同混合比例、压力和温度(300~4 000 K)下的临界击穿强度(E/N)cr。通过Gibbs最小自由能方法,计算了气体组分,挑选混合气体中的主要粒子。以计算出的粒子组分为输入参数,通过二阶近似的Boltzmann方程,获得不同条件下CO_2及其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强度。计算结果表明,CO_2-O_2、CO_2-CH_4和CO_2-H_2会提升CO_2的临界击穿强度。文中获得了高温条件下CO_2及其混合气体的绝缘特性基础数据,为寻找SF6替代气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电设备》2017,(2):99-103
为探究O_2/CO_2燃煤烟气气氛下影响活性炭脱汞的因素,选取一种商用活性炭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和程序升温热解脱附(TPD)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N_2相比,纯CO_2气氛对活性炭吸附Hg~0影响很小,但在模拟O_2/CO_2烟气气氛下,活性炭脱汞的性能要优于模拟O_2/N_2烟气气氛;对于活性炭脱汞,SO_2表现出抑制作用而NO表现出促进作用,在模拟O_2/CO_2和O_2/N2烟气气氛下影响规律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SOF2和SO2F2两种SF6分解气体在SnS2及Osn(n=1~2)掺杂改性的SnS2材料表面的气敏响应。从吸附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前线轨道等方面,对比分析三种材料分别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本征SnS2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特性不佳,但在Os掺杂后,掺杂处成为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有效地提高了两种气体在SnS2表面的气敏响应特性:Osn-SnS2(n=1~2)对SOF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Os2-SnS2对SO2F2也...  相似文献   

14.
王吉飞  许程  强颖怀 《电池工业》2012,17(4):227-230
分别采用H2O2和H2SO4体系对Pt/C电催化剂的耐久性进行了加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2O2会降低Pt/C电催化剂的团聚度,H2SO4则不会对Pt/C电催化剂的团聚度产生显著影响。H2O2加速实验对C载体造成的腐蚀作用明显,H2SO4加速实验会导致较多铂流失。  相似文献   

15.
段然  王宇轩  黄雯 《电源技术》2011,(8):1013-1015
介绍了近年来H2O2阴极液的研究进展,简单分析了H2O2浓度、阴极液电解质组成、阴极液温度和流量对H2O2 阴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TiO2负载的锰氧化物(MnOx/TiO2)中引入第2种组分,制成二元金属氧化物(MnOx-A/TiO2)催化剂,A分别为Fe2O3、WO3、MoO3、Cr2O3,试验研究低温催化活性、N2选择性及抗SO2毒性。结果表明,低温催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n-W/TiO2>Mn-Fe/TiO2>Mn-Cr/TiO2>Mn-Mo/TiO2;N2选择性:Mn-Fe/TiO2>Mn-W/TiO2>Mn-Mo/TiO2>Mn-Cr/ TiO2,Mn- Fe/TiO2和Mn-W/TiO2保持了较高低温催化活性的同时提高了N2选择性。当反应气中含有j(SO2)=0.01%和j(H2O)= 6%,空速为12 600 h-1、120 ℃、8 h后NOx转化率Mn-W/TiO2、Mn-Fe/TiO2、Mn-Mo/TiO2分别保持在98.5%、95.8%及94.2%。由此得出,WO3、Fe2O3为MnOx有效的助催化剂,可大大提高MnOx/TiO2的选择性和抗SO2毒性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与Fe2O3不同,WO3也提供了部分Lewis酸活性点,说明在有低浓度SO2存在下,Mn-W/TiO2显示了极好的低温NH3选择性还原NOx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TGA-xRD相定量分析联合对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中的硫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O2/CO2气氛下,高CO2浓度使石灰石煅烧反应减慢,系统中较长时间内有高活性CaO产生,同时,由于在CaO/CaCO3界面上CO2的产生使CaSO4产物层扩散阻力降低,这两方面因素导致CaO在O2/CO2气氛下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硫化速率,使得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可以取得较高的Ca转化率。1000℃为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的最佳硫化反应温度。相同硫化工况下,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硫化速率和Ca转化率均随CO2分压升高而升高,表明O2/CO2气氛更适合于高温脱硫。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固体电解质β'-Al2O3的制备工艺,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β'-Al2O3的形成过程,并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考察煅烧温度及稳定剂Li2O的添加方式对电解质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O-Al2O3体系中,β'-Al2O3从1300℃开始发生相转变。在Li2O-Na2O-Al2O3体系中,Li2O·5Al2O3比Li2CO3更容易稳定β'-Al2O3相,且烧结体的显微结构更为均匀。而如将Li2O·5Al2O3和Li2CO3稳定Na2O5Al2O3,能制得性能更优的电解质陶瓷。  相似文献   

19.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可采取燃烧前捕集CO2的方法,处理的合成气量少,能耗低,且能够实现CO2的近零排放,在CO2脱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文中基于Aspen Plus对CO2/H2S联合脱除和分别脱除流程建立了模型,对2流程的能耗、CO2及H2S的脱除效率以及Selexol溶液的再生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出口CO2纯度相同的情况下,CO2/H2S联合脱除流程的能耗仅占CO2/H2S分别脱除的21%左右,CO2脱除效率高于分别脱除流程,2流程Selexol溶液的再生性能相差不大,且H2S脱除效率也可达到95%以上,因此CO2/H2S联合脱除流程更经济。  相似文献   

20.
摘要:O2/CO2气 氛下高浓度CO2的存在对碳氢化合物的火焰传播特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化学动力学分析软件CHEMKIN对初始压力为10^5Pa,初始温度为298K,当量比为0.6~1.4的C1~C7直链烷烃在O2/CO2、O2/hi2、O2/CO2/AR气氛下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模拟计算,探讨气氛、当量比、O2浓度、CO2浓度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焰传播速度随当量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当量比1.0或1.1处;在相同O2浓度下,O2/CO2气氛下火焰传播速度要比O2/N2气氛下明显减小,表明CO2的存在对火焰传播有阻碍作用;在O2/CO2/AR气氛下,在02浓度不变情况下,火焰传播速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O2/CO2气氛下,随O2浓度的提高,火焰传播速度逐渐增大,说明提高O2浓度可改善烷烃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