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创伤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严重创伤后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45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选(创伤组),分别在入院的第1、3、5、10、15天动态检测TNF—α、IL-6和IL-8的水平。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损伤后当天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IL-6在损伤后当日即升高,在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IL-8在损伤后第1天仅呈轻度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TNF-α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后即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动态观察严重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18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0天血清TNF-α和IL-18的含量,观察TNF-α和IL-18血清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TNF-α和IL-18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TNF-α在伤后早期即明显升高,于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至第10天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L-18含量在伤后呈逐渐升高趋势,并在第10天达到高峰。重型颅脑损伤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和IL-18含量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α和IL-18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过程,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0天血清TNF-α和IL-18的含量,观察TNF-α和IL-18血清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TNF-α和IL-18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TNF-α在伤后早期即明显升高,于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至第10天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L-18含量在伤后呈逐渐升高趋势,并在第10天达到高峰。重型颅脑损伤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和IL-18含量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α和IL-18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过程.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血清TNF-α、IL-2、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15例PH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TNF-α、IL-2、IL-6和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2、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TNF-α、IL-2、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联合检测TNF-α、IL-2、IL-6 和 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对PHC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9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轻、中型组)、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重型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3和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β、TNF-α及ICAM-1水平,并以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轻、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1β、TNF-α及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其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5)。各组患者ICAM-1水平入院当天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1d达高峰,3d开始下降;IL-1β、TNF-α水平在入院当天有所升高,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血清IL-1β、TNF-α及ICAM-1水平是评价颅脑损伤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普伐他汀对创伤性颅脑损伤保护的机制.方法 将4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另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发病第1、3、7、10天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增高,且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普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第3、7、10天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普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有可能促进颅脑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1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77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肺炎患儿组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高于健康体检儿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彦  刘爱勤 《检验医学》2009,24(10):731-7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的水平,并与1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体积亚组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梗死体积的增加而增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8及TNF-α水平增高,其升高的程度与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用于其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细菌性重症脓毒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经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抗炎抗感染组,每组15只.15 h后取单侧颈总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IL-10、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合用乌司他丁的抗炎抗感染组较单纯氧氟沙星抗感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TNF-α、IL-1β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IL-10与TNF-α、IL-1β水平呈线性负相关.结论:乌司他丁能上调脓毒症大鼠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可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阻断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精分组,予以氨磺必利口服,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2组血清IL-2、IL-6及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精分组患者的IL-2、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精分组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6和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氨磺必利对IL-2、IL-6和TNF-α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苦参素治疗前、治疗3月后的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活性进行测定,并设立对照组。结果 苦参素对血清TNF-α、IL-6、IL-8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苦参素具有调节细胞因子、减轻肝脏免疫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5例脑外伤患者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清标本,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8,IL-10和TNF-α的水平;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水平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受伤后第1天显著升高,之后开始逐渐下降,3d降到最低,7d有所回升,14d后明显下降。结论在脑外伤早期IL-2、IL-8、IL-10及TNF-α都显著升高,后期有所回升,尤其IL-10回升较显著,可能参与后期修复过程。其测定对于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6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32只)和对照组(32只)。照射组用直线加速器以6 MV的X线照射大鼠右肺,每次3 Gy,每周2次,连续照射5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 Gy)。于首次照射后5、8、12和26周末分别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取眶静脉血行血清细胞因子放射免疫学检查。结果:照射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其中IL-6在第8周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NF-α在第5周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照射组于第12周末时IL-6和TNF-α逐渐恢复,至26周末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在照射后出现不同程度减低,然后逐渐恢复。提示放射性损伤过程中存在全身免疫抑制状态,血清IL-6、TNF-α变化有可能成为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AP患者110例为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CAP组(54例)和重症CAP组(56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8例);选择同期26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CAP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4天、对照组体检当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TNF-α、IL-1β、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分组间及肺炎组第1天与第4天的差异。结果重症CAP组的PCT、IL-1β水平高于普通CAP组,普通CAP组高于对照组,PCT、IL-1β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CAP组的TNF-α水平高于普通CAP组及对照组(P0.05),TNF-α水平在普通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普通CAP组的IL-10水平高于重症CAP组及对照组(P0.05),IL-10水平在重症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存活组患者第4天的CRP、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4天的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天的CRP、PCT、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同期存活组,IL-10水平低于同期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CRP、PCT、TNF-α、IL-1β和低水平的IL-10的CAP患者预后较差,上述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AP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对严重创伤输血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47例创伤患者分为3组,第1组49例输入不含有白细胞的成分血液,第2组49例输入全血,第3组49例未输血,测定3组输血前、输血后1d、7d CD3+、CD4+、CD8+、CD4+/CD8+及细胞比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输去白红细胞患者在输血后7dCD3+、CD4+、CD8+、CD4+/CD8+与输血前无明显差异。输血后第7天,输去白红细胞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比输全血组明显升高(P 0.05)。3组患者在输血后1d血清TNF-α和IL-6比输血前明显升高(P 0.01),输血后7d逐渐下降。输血后第7天,第1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均高于输血前(P 0.01,P 0.05)。第2组患者血清TNF-α仍高于输血前(P 0.05),血清IL-6与输血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输血后7d血清TNF-α和IL-6均高于第2组和第3组(P 0.05)。结论滤过白细胞的输血可以明显延缓血清TNF-α和IL-6的下降,对输血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 IL-8、TNF-α、hs-CRP 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 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以此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清miR-183-5p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A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患儿出院时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68)和死亡组(n=24),按照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分为非危重组(n=53,>90 分)、危重组(n=24, 70~90 分)、极危重组(n=15, <70 分),比较各组血清miR-183-5p,IL-1β,IL-6及TNF-α水平差异。ARDS患儿miR-183-5p与IL-1β,IL-6及TNF-α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清miR-183-5p(2.15±0.94 vs 0.96±0.38),IL-1β(168.20±30.62 vs 110.25±19.30,pg/mL),IL-6(217.28±44.27 vs 151.30±32.46,pg/mL)及TNF-α(81.16±19.24 vs 48.27±14.30,pg/m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随着病情加重ARDS患儿血清miR-183-5p,IL-1β,IL-6及TNF-α水平逐渐升高,极危重组>危重组>非危重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ARDS患儿血清miR-183-5p表达水平与IL-1β,IL-6及TNF-α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ARDS患儿血清miR-183-5p高表达与IL-1β,IL-6,TNF-α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预测A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其对于HSP发病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HSP患者(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血清IL-6、IL-8、TNF-α及VEGF水平,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HSP急性期组IL-6、IL-8、TNF-α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组(P均<0.05),恢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合并肾脏损害组(HSPN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P均<0.05),而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6、IL-8、TNF-α及VEGF与HS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