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开拓了长篇小说的一种新体裁——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多种对话的统一体,在对话环境下揭示深刻的思想内容。复调小说中处处渗透着对话性,小说所有成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复调特征在陀氏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小说中的所有主人公都是有思想的人,他们通过对话交际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思想,并聆听他人声音作出的回答。该文意在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为基础,从语言结构方面揭示小说《卡》的对话性,亦即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论虽然极力抨击独白主义,但他对"复调小说"的理想化、有机化却最终使其话语不能逃脱独白主义的窠臼。同时,对巴赫金的某些理论观点的质疑并不意味着对其理论价值的全盘否定,毋宁说,任何"理论大师"的每一个理论主张都需要得到更加审慎的、扎实的辨析与探询,否则我们永远只能处在疲于奔命、不知所谓的"理论跟风"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脱胎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因为中国社会的特有现实,使得"零余者"这一形象具有一番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莹 《科技信息》2010,(28):190-190,192
当前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不少学者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引入教学领域,提倡重视对话,发扬人文精神,倾听来自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声音。本文立足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该阶段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认为复调理论在指导对话互动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师作为"主导"的权威声音。只有将师生互动和教师权威相结合,才能从本质上贯彻一种多元的人文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调式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对话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与文本、他者、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等多元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文章从创设对话氛围,对话情景,学会倾听,面向全体学生等四个方面阐述并举例说明了“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下戏剧创作中“半部杰作”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戏剧精神的分裂、情节或人物情绪的突变、美学风格上的悲壮色彩。“半部杰作”悲剧的产生是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剧作家的自由意志同主流意识相互博弈并最终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于30年代,青春于50年代,被改造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复活于80年代的“中国牌”知识分子演奏的是一曲无人伴奏的生命哀歌。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无私的奉献,为了能融入轰轰烈烈的社会潮流,他们毫不吝惜牺牲作为知识分子精神领地的自由、正直,甚至由启蒙者沦为被启豪的对象,由被动改造变成主动改造。然而知识分子最终要改造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造成知识分子悲剧的不是政治斗争,也不是政党或者集团,而是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  相似文献   

8.
学术规范、学术对话与平等宽容的研究是中国人文社科界特有的现象。对这种现象进行学术探讨是走向 2 1世纪的中国社科研究规范化、本土化、全球化的基本前提条件。学术对话通常包括学术争论和学术评论。前者是以追求真理为核心在某一领域的学术创新活动 ,后者主要指学术著述发表前后的两种评论制度。在客观公正的学术成果发表的稿件遴选制度建立之前 ,对已发表的科研成果进行公开的平等宽容的学术评论的意义至关重要。学术研究的平等的精神除体现在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化的方法和方法论上 ,还要求学者在观念上摒弃“人微言轻”的偏见 ,不搞学术政治不做学术商人 ;学术研究中的宽容是以其平等精神为要旨的 ,它要求学者在观念上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 ,既有宽待和善待他人过错的度量 ,又有能容得下他人成就的胸襟  相似文献   

9.
作为兼具小说家和哲学家双重身份的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成为表达哲学理念的独白场域,相反,她的小说具有一种鲜明的对话性,在人物自身、人物之间、作者与人物之间都存在着对话关系。这种对话性特质并不仅仅是叙事策略的结果,而是从根本上体现着默多克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徐进娟 《科技资讯》2014,12(23):196-196
对话式的授课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话式授课的具体应用方式,通过结合案例,提出了感悟中对话、体验中对话和生活中对话这三种具体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崇陶现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世文人对陶渊明不慕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归隐田园的隐逸行为的推崇;其次,是对陶渊明平淡自然的田园诗中表现出的归隐之乐和宁静心态的向往和崇敬。崇陶现象的产生及流变,不仅表明了道家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之深,而且也是儒道思想互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GDP攀升、生活富足,抛开社会表面这层光鲜的现代化外衣后,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质是什么?杨奎松:这个问题太大,也复杂,我们今天讲的文明和进步,其实多半都是“现代”的。换言之,就是以人类今天最现代的生活和最现代的思维为标准的。就像我们今天说张三的某种行为不文明,说李四的某种观念太陈旧,不进步,我们多半都是拿我们今天生活的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公认的某种标准在做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分析论证“日夜出”这一奇特天象的历史记载,很可能是特殊条件下的大流星或大陨星甚至是它们的尾迹所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于海珍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28-30,38
美国著名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深刻体现了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首先在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问得以展现。文中在吉姆佩尔与牧师之间存在着“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吉姆佩尔与他的妻子埃尔卡,吉姆佩尔与他的学徒或其他邻居之间只是一种冷漠的“我-它”关系;这种关系展现了现代人在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美国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其次,在叙事上锑二人称“你”的使用也体现出了对话性,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最后,在吉姆佩尔的游荡与梦境中,“对话”哲学得以最完美的诠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傻瓜吉姆佩尔成为“对话”哲学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5.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命题,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解释活动中的解释者(主体)与解释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解释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而辨证的探讨;既充分尊重接受者和解释者的主体意识——“意”,又强调文学解释活动最终不能背离对作者和文本原意——“志”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把文学解释活动看成是解释者之“意”与解释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形成新的意义过程。正是在这基础上,“以意逆志”的文学释义方式所蕴涵的解释学思想能与西方解释学理论展开深层对话,两者互取长处,在内在旨趣上形成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来自西部的冷空气为深秋的北京平添了许多寒意。而目前的中德双边关系,恰像这深秋的北京,几乎降到了冰点……。”去年深秋,周安平先生在本刊(2007年第22期)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德关系。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公然在总理府会见达赖。加上其他因素,使中德两国有识之士对中德双边关系的前景隐忧重重。  相似文献   

17.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进一步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这样一个语义含混的词,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以下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传统  相似文献   

18.
车耳  徐波  拉法兰 《世界知识》2008,(10):26-28
他三次在关键时刻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一是2003年4月25日,正值中国“非典”期间,他作为法国总理坚持按原计划访问了中国,并对媒体说,在责任面前,他不当逃兵,这个责任就是加强法中合作,在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刻,法国应向中国表达同情和友谊。而当时有人建议他推迟访问。  相似文献   

19.
《史记·陈涉世家》的一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中,关于"挺"字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即分别将其解作"拔"和"脱出",前者主要出现在一些教材和部分词典之中,后者多出现在一些古书注解和今人的训诂著作中。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得出了"挺"释为"摇动"义或许更加切合语境的结论。同时结合这一例证,本文简要论述了关于训诂中"随文释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唐朝玄奘去往天竺取经的故事流传很广,被历代通俗文学和民间传说不断加工改编,最终出现吴承恩笔下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从历史到小说,玄奘在保持对佛经的执着追求的同时,其凡人身份脱胎成为传奇身世,成为神佛转世、菩萨庇佑的唐三藏。其中,三藏的称呼有着从佛教意义向通俗意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