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结果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的胸痹病人中,以气虚气滞证为主,其次为气虚痰阻证、寒凝气滞证,单支、多支病变及重度狭窄者均为气虚或气阳虚、痰瘀阻滞心脉证、气阴虚瘀血阻滞心脉证.结论CHD病人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36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以及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证(73.3%)为主,冠脉病变较重者以痰瘀相兼证(66.4%)、血瘀证(58.1%)为主,两者与气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证、血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痰浊证、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在多支病变组,痰瘀相兼证明显多于痰浊证、血瘀证和阴虚证(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LAD最多(20.7%),并且冠脉病变中存在LAD病变的也最多(80.7%);单纯左主干(LM)病变33例,但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左回旋支(LCX)与右冠(RC)病变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加重,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逐渐增加,而气滞证、气虚证有所减少(P0.05)。左冠病变主要证型是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与右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状动脉疾病双源CT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有症状拟诊冠心病心绞痛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应用DSCT检查。对12例中重度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以SC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58例老年患者DSCT检查显示冠状动脉583段,狭窄病变126段,其中轻度狭窄病变45段,中度狭窄病变39段,重度狭窄病变39段,闭塞3段。DSCT和SCA在检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闭塞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SCT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评价老年患者中重度冠脉狭窄上与SCA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与一致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多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之证;不同性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比较,男性多兼见阳虚证(P=0.028),女性多兼见阴虚证(P=0.006)及气滞证(P=0.07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单支及双支病变较多兼见气滞证(P=0.038),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多见痰浊证(P=0.040);狭窄程度较重患者多见痰浊证(P=0.012).结论 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CHD)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由于疾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1].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尤为重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归纳近10年来有关冠心病资料,综述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及其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双源CT(DSCT)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29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及胸疼等症状.回顾分析293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DSCT检查结果,并对照分析DSCT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被检测出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57例324支,其中Ⅰ级狭窄者177支(54.6%),Ⅱ级狭窄者103支(31.8%),Ⅲ级狭窄者39支(12.0%),Ⅳ级狭窄者5支(1.5%).DSCT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应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要求条件低,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无创,特别适用于无法开展冠脉血管造影检查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8.
李燕奎  周伟清 《内科》2010,5(1):94-9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其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早期诊断与防治更为人们所关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护理工作,对顺利完成检查,取得高质量图像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单支、多支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参照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血瘀型(73.3%)为主,冠状动脉病变较重者以血瘀型(59.5%)、痰阻心脉型(48.1%)为主,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血瘀型、痰浊型、气阴两虚型、阳气虚衰型增多,而气滞血瘀型减少(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浊、瘀血、气阴两虚、阳气虚衰为主。在3支病变组,心血瘀阻型明显多于痰阻心脉型和气阴两虚型(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左前降支(LAD)最多(25.4%),并且冠状动脉病变中存在LAD支病变的也最多(77.8%);单纯左支千(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结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同时经临床证实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共300例,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包括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分级、Gensini积分)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同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病人以气阴两虚证(55.3%)为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病人以气虚痰瘀证(中度狭窄占50.5%,重度狭窄占37.2%,完全闭塞占56.1%)及阳虚血瘀证(重度狭窄占35.9%)为主,且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病人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双支及多支病变病人以气虚痰瘀证为主,并且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血瘀证的Gensini积分最高,与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 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 -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证治规律,从气虚、血瘀、痰湿、毒邪、气滞、寒凝、阴虚、阳虚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血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凝血机制等几方面来分析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为临床从更深层次揭示冠心病的证候本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已成为新世纪,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等疾病之后的又一慢性流行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成分如肥胖、2型糖尿病、致粥样硬化血脂表型与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每一个成分都可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由于代谢综合征是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聚集,因此代谢综合征伴有更大比例、更大程度和病变更广泛的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但代谢综合征所有组分对心血管危险的确切影响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今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和防治还需多个学科和专业人才的合理整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17个省市45家医院的105位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常见证型,并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105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0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98.10%。根据证型常见度,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作为血管重建术后的主要证型(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的症状作为支持该证型诊断的要素;以百分比反映专家对该问卷的认可度。结论通过对103名心血管病专业中医专家的经验总结,为血管重建术后主要证型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致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冠心病(CHD)的发生与发展的新危险因素研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证实 ,微生物的感染可能是促进CHD发病的因素。本文就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的研究状况及中药防治进展综述如下。表明中药防治幽门螺杆菌致冠心病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随访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冠心病患者303例,详细记录入选时、半年、1年的中医证候情况及2年随访时事件发生情况。应用频数分布法,观察两组患者整体的证候分布。应用多因子降维(MDR)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结果频数法显示3个时间点(两个时间段)的演变趋势:两组的气滞、寒痰(第2时段)均呈现降低趋势,痰热证在事件组呈现逐渐增加。阴虚、气虚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阳虚的变化两组则呈现相反的方向。应用MDR来研究证候之间的转化,结果提示,第2个时点的阳虚转化为第3个时点的痰热、第2个时点的气虚转化为第3个时点的痰热与发生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结论证候演变中以气虚—痰热、阳虚—痰热的转化易引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8.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as an aid to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i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with regard to surgery, interventional catheterizations, and follow‐up. I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he assessment of vascular and airway abnormalities. Updated knowledge of CT imaging techniques is mandatory not only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mage acquisition protocols, but also for the postprocessing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T finding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review the clinical indications, techniques, and dose reduction methods for CT imaging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CHD. Relevant discuss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common forms of CHD evaluated by CT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对冠心病C反应蛋白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