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标准动态     
制定IGRS技术标准新模式 五巨头联合揭示产业应用新前景 7月17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在北京宣布“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IGRS标准组)正式成立。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许勤等有关领导及发起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该工作组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内,从事行业标准制定的技术工作组织,旨在通过开发  相似文献   

2.
向农 《微电脑世界》2003,(15):42-42
“我觉得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来启动一个新标准,就可以算做两个宣言,一个是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宣言,一个是中国企业技术合作的宣言”。——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我觉得制定标准这件事情本身,如果说有历史意义也不为过”。——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讲话背景 2003年7月17日“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简称为IGRS工作组,由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五家企业自发组成)”成立发布会。  相似文献   

3.
1月6日,中国电信和联想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在业务捆绑、市场营销、服务代理、产业推动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基于联想“关联应用”技术进行联合开发,为双方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产品与服务体验。同时,会上公布中国电信已经成为“闪联标准工作组”(IGRS)正式会员,这是该工作组中第一个电信运营商。根据双方协议,中国电信与联想集团将双方的业务、产品设计成丰富的捆绑组合,为用户提供更为实用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双方还将合作开发基于关联应用技术及宽带网络的新一代数字信息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4.
本报讯记者范向琪深圳报道10月12日,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标准工作组(简称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宜布,长虹集团正式成为其第30名成员企业。同时,闪联在本届深圳高交机会上举行一周年成果汇报会期间,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和长虹分别发布了自已的前款闪联笔记本、投影、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产品。信息产业部副郎长娄勤俭说:“‘闪联’产品推向市场标志着闪联标准已  相似文献   

5.
UPnP和IGRS是数字家庭领域中实现设备无缝连接的两大主流协议,由于这两种协议对各自设备及其所提供服务的描述格式各不相同,因此基于不同协议的设备不能直接相互识别、连接.针对此情况,从IGRS和UPnP两大主流协议的内部机制层面分析了两种协议的差别,并阐述了基于这两种协议设备互联互通的可行性,从而实现基于不同协议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为IGRS和UPNP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6月8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由工信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全国智标委等19家相关标准化组织自愿联合组成。目前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国内已成立或正在筹备成立的相关标准工作组主要专注于各自的技术领域,而标准制定过程各自独立进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闪联(中国“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IGRS)作为中国的数字家庭标准制定和推广组织,近日又迈出重要的两步:最新开发了版权保护技术,并同时推出两款符合闪联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第六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闪联一周年成果汇报会高交会上,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标准工作组(简称闪联)宣布,长虹正式加入闪联,并举行了签字仪式,闪联成员增加至30名.  相似文献   

9.
业内动态     
《计算机安全》2010,(1):102-103
全国信标委将成立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将于1月26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国家标准工作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本报讯记者梁钦孙莹报道“没有法人机构,闪联工作组无法进行产业化工作”的论断被终止,年底前,闪联“公司”将成立。这是记者在6月22日C-Media骅讯电子加入闪联的发布会上获悉的。闪联成立两年以来,虽然在我国政府及中国70%相关企业的支持,但是其遭遇的尴尬也是显而易见,其中没有法人机构,无法开展产业化工作就是其一大难题。联想集团副总裁、闪联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虽然没有成立法人机构,闪联的产业化工作一直在很好地开展。在法人机构成立之前,闪联工作组成立的闪联协会“替代”法人机构负责相关产业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6月21日宣布成立。该工作组由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设立,工作组借鉴国际 MPEG(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的工作方式,负责我国数字音视频等媒体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编解码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工作成果将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并将参与制订、影响相关的国际标准,形成我国掌握主动权的数字音视频标准体系。目前在信息家电领域,国外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以 SONY 为首的日欧8家 IT 企业联合推出的面向家庭  相似文献   

12.
1月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开发者工作组互联网研发创新小组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成立开发者工作组互联网研发创新小组旨在凝聚开发者力量,应对共性问题,完善IT生态,以研发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中关村智联软  相似文献   

13.
4月16日,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工作组”成立大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工作组的成员来自于现代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所,标准化机构,相关机构等。物流信标委的秘书处设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04,(6):29-29
近日,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司领导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企业信息化标准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信息产业部、科技部领导、代表国家和企业的业界权威人士、70家成员单位、国家、省、市区媒体记者共计106人出席会议。朝华软件协同联想、用友、赛迪顾问等对行业做出特殊贡献的知名厂商或研究机构作为“企业信息化标准工作组首批成员单位”参加了盛会。会议宣布“企业信息化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后,与会人员一起讨论并拟订信产部关于“电子标准工作组”管理办法、“企业信息化标准工作组”章程及组织架构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主要工作有:举…  相似文献   

15.
们也会增加更多这方面的功能。现在我们正在探讨,是否可以和汽车行业一样在医疗设备领域做同样的事情,成立专门的技术工作组。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和一些娱乐设备的生产厂商合作。互联网周刊:作为蓝牙  相似文献   

16.
异构多机器人系统可以发挥单一结构机器人在某个领域的优点而达到整体的最优配置,机器人的功能和接口协议对协作系统影响很大.IGRS协议是我国在信息设备协作领域中惟一的国际标准,为异构多机器人协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课题组研制的多种机器人平台上,从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IGRS协议的异构多机器人协作系统:异构机器人的定位、通信以及感知方案;异构机器人协商策略和分组方案;机器人的功能分类和规划,提出了细粒度可控的任务委托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GS1美国关注患者健康 GS1美国医疗卫生工作组成立于2008年1月,其宗旨是提高美国医疗患者的安全,提升医疗行业供应链效率。工作组的会员企业(112家)已经覆盖医疗卫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第六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闪联一周年成果汇报会高交会上,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标准工作组(简称闪联)宣布,长虹正式加入闪联,并举行了签字仪式,闪联成员增加至30名。一、静观其变在签字仪式上,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表示,互联互通是信息家电的必然趋势,闪联标准的制定,恰逢其时。闪联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下一步产业化的重点将是闪联系列化及市场推广。这也许是赵勇掌舵长虹后给业界展示的风采。此前业界一直在质疑,国内家电的领军企业长虹并没有出现在“闪联”的阵营中。这其中还曾有一段柳传志密访倪润峰的传奇故事。2001年1月底,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经密访长虹,与长虹董事长倪润峰会晤。联想当时正在全力开发关联技术(即家电、通讯设备与电脑实现互联互通),而关联技术形成市场的重要一环是相关企业的产品对这一技术的支持。但此次会晤后来并没产生实质性结果,长虹和联想之间也未产生过任何合作项目。长虹曾解释说,倪柳会晤只是进行了一般性质上的研讨,表达了对信息家电的共同兴趣。此后联想倡导成立了“闪联”阵营,长虹并没有因为“倪柳会晤”的渊源而投身其中。2003年7月,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牵头,联想、TCL、康佳、海信、...  相似文献   

19.
IGRS与UPnP设备互连的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IGRS的安全机制、UPnP的安全机制、IGRS与UPnP基于非安全管道上的互连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IGRS与UPnP互连的安全机制,保障它们之间互连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了网络中针对非安全互连漏洞的各种攻击。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2013年年中,由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联合组织的,我国唯一针对云服务可信性进行认证的组织,"可信云服务工作组"成立。工作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三大电信运营商、主要互联网企业和设备提供商组成。在2014年年初的可信云服务认证首轮(第一批企业)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