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已建引黄取水泵站的水泵运行效率,对泵站进行科学管理,通过收集夹马口引黄取水一级泵站运行资料和多年的运行经验,分析了灌溉水含沙量对夹马口引黄泵站水泵效率、出水流量、能源单耗、水泵部件磨损的影响。从提高水泵过流部件光洁度、减少过泵的含沙量、及时检(维)修设备、严格运行管理、优化调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水泵运行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地区修建了众多大型扬黄灌排泵站来解决粮食生产缺水问题,水泵长期遭受黄河泥沙磨蚀,水泵泵壳、叶轮、口环等过流部件磨蚀严重,直接影响了水泵性能的正常发挥,普遍存在可靠性差、运行效率低及能耗高等问题。本研究研发了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树脂砂浆、金属热喷涂及硬质合金等技术,提出了一整套磨蚀综合防护技术,并在扬黄灌排泵站进行大量推广和应用,使用效果良好,有效保障水泵在高效区长期稳定运行,达到了提高泵站装置效率和降低泵站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泵是泵站工程的主要设备,我省沿黄地区已建成许多大中型高扬程多级提水泵站工程,安装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类型水泵。水泵是向被输送液体传递能量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各过流部件的空蚀磨损不可避免,特别对多泥沙河流的高扬程提水泵站尤为突出。严重的空蚀磨损使得水泵效率和出水量急剧下降,泵站能源单耗增高,以至水泵未达到使用寿命而报废。相对于泵站其它设备,水泵使用期限短,更新次数频繁,是影响泵站工程设施老化和管理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水泵空蚀磨损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对防止高扬程电灌工程老化,降低泵站运行费用,提…  相似文献   

4.
水泵的泥沙磨损问题是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含沙水流冲刷作用下,水泵过流部件易产生明显磨损,从而缩短水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站的运行效率。以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为例,通过在水力机械磨蚀测试系统——旋转圆盘循环工位上进行泥沙磨损试验,探究磨损部件不同备选材料的泥沙磨损特性,结果表明:材料磨损深度随测点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泥沙中值粒径的大小对磨损的影响显著,磨损深度随泥沙中值粒径增大而增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构建了材料磨损率关系式,估算了备选材料的磨损量,比选出了合适的水泵母材。最终,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减小水泵泥沙磨损的措施建议,对减缓水泵磨损,降低泵站后期运行和维护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亮 《西北水电》2001,(3):57-58
引黄提灌长期困扰水泵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就是水泵过流部件的磨蚀,尤其高扬程大流量的泵站,水泵过流部件受高速含沙水流的磨蚀破坏十分严重。本文浅谈水泵过流部件磨蚀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泥沙河流泵站运行经验证明,泥沙不仅对水泵过流部件产生磨蚀破坏,而且严重影响水泵的性能指标。文中总结了山西晋南地区沿黄河岸边泵站的设计经验提出:为了减轻水泵的磨蚀破坏,改善水泵的运行性能,提高运行效率,建议在多泥沙河流泵站水泵选型设计中,合理选择水泵形式,临河泵站应优先考虑立式混流泵;水泵设计扬程应控制在80m以内;安装高程的确定,应考虑初生汽蚀的影响,在计算值的基础上留出0.5m安全裕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实际工程经验和泵站实际运行为依托,得出黄河水的泥沙磨蚀和柴草杂质堵塞严重,而水泵选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水泵寿命和泵站效率;一般水泵选型的要点,必须满足流量和扬程需求,但是抽黄泵站应增加2条:(1)满足转速要求;(2)满足结构要求。文章从这两大方面分别探讨了减缓或避免离心泵泥沙磨蚀和淤堵问题,而转速和结构设计是水泵选型的关键因素,故黄河多泥沙泵站水泵选型从转速上要求,宜降低水泵转速,才能有效减少水泵过流部件磨损和汽蚀;从结构上要求,水泵叶轮等过流部件材质采用铸钢并涂敷耐磨防护层;水泵叶片数一般取4-7片,但在多泥沙水质中,须兼顾叶轮通过杂物能力,一般选取6片较为适合;口环选用单密封环型式时,口环硬度要低于叶轮,能更好地保护叶轮;若选用双密封环型式,口环采用耐磨蚀性材料,在口环表面喷焊Ni60耐磨涂层等,能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镫口西泵站是一座拆除一批28ZLB—70型轴流泵后的改建泵站,投入运行以来,因水泵进水流道太短,且未作稳流处理,进水流态较差,加上机泵选型设计不够合理,配套电动机转速过高,造成水泵抽水效率低,汽蚀和泥沙磨损严重,振动强烈,不能正常抽水。通过对机泵现状认真分析,研究探讨了最佳技术改造方案,达到降低能耗、运行安全稳定、延长机组运行台时和降低运行成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华 《陕西水利》2013,(5):141-142
本文针对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抽水泵站中水泵部件的两种常见磨蚀状况,介绍了其采取的两种相对应的抗磨蚀技术工艺措施,较好的解决了水泵易磨蚀部件磨损快、寿命短的问题,对泵站运行维护检修工作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洪一水电站因水质泥沙含量高,造成水轮机过流部件磨损严重,部件配合间隙增大,顶盖压力升高,水轮机效率下降,机组A修周期大大缩短,过流部件频繁返厂修复,电站运维、检修成本增加等问题。通过对当前水轮机过流部件抗磨技术的认真分析研究,并结合机组实际情况,对水轮机过流部件进行了热喷涂技改处理。实际运行检验表明其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过流部件严重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中新 《山西水利》2008,24(6):72-73
结合多泥沙水源泵站采用降速运行的实际,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同容量的两台水泵不论转速高低,只要扬程相等,叶轮磨损量应相同,但径向磨损梯度不同;降速运行后,水泵效率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降低,提速后水泵效率一般都会提高。由此可知,多泥沙水源站采用降速运行方式不是解决叶轮磨损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离心泵站吸上扬程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泵组运行工况,汽蚀振动会导致其扬程、流量、轴功率和效率急剧下降,能源单耗升高,过流部件损坏,影响泵站安全运行。根据汽蚀产生的原因,提出采取降低泵组安装高程的措施,改善水泵的抽水性能。通过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渠首抽水站更新改造的实践表明,降低离心泵组的安装高程,可有效消除边界及水质条件引起的汽蚀、振动现象发生,提高装置效率,延长水泵过流部件的使用寿命,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3.
多泥沙河流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损和空蚀,会造成机组效率的严重下降,不但影响电站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电站的运行安全。混流式水轮机在水头相对较高时,由于内部流速也相对较高,其过流部件的磨蚀问题会更加严重。依托新疆大石峡水电站,对水轮机的水力设计优化、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结构设计、泥沙磨损深度分析与大修周期预判、过流部件喷涂及现场修复方案等方面开展分析,提出多泥沙河流水轮机过流部件预防泥沙磨蚀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多泥沙水流中的水轮机防泥沙磨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水轮机过流部件磨蚀问题的研究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高含沙水流中运行的水轮机组的过流部件的磨蚀这个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分析水轮机过流部件泥沙磨损、空化破坏各自的磨损机理、特点、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等的基础上,总结出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主要是泥沙磨损、空化破坏及它们的联合作用,提出水轮机过流部件磨蚀的主要防护措施,为最终解决水轮机过流部件磨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图6幅,表1个。  相似文献   

15.
盐环一泵站是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的水源泵站,由于二级泵站流量变化较大,为了满足二级泵站调度要求,便于运行管理,将一泵站一台机组改造成可调节叶片水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泵调节机构作了简单介绍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水泵机组是泵站工程的核心设备,清水介质水泵选型既要满足流量、扬程要求,还要满足高效要求。黄河小北干流段高泥沙水流,对水泵磨损后产生的不良后果,尤其是高扬程泵站尤为明显。文章就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减少泥沙磨损、保证水泵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方便设备后期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水源水泵转速以≤980 r/min,单级扬程50~70 m为宜;高扬程泵站宜采用双进口蜗壳式多级泵,采用钢板焊接叶轮,设环形口环且表面喷焊Ni60耐磨金属。另外,水泵重量应作为水泵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桂绍波  彭志远  陈笙 《人民长江》2022,53(2):111-117
为了对含沙量高、颗粒硬度大的高扬程泵站水泵机组的水力性能、运行稳定性及其耐磨强度展开研究,在梳理现阶段国内外大型高扬程大功率离心式水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高扬程离心水泵的性能参数水平。基于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提高水泵运行稳定性、抗泥沙磨损等关键技术难题的应对措施,并在引汉济渭工程的黄金峡泵站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高扬程泵站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搞好扬程配套,提高水泵过流部分光洁度,保证安装质量,控制密封间隙,提高动力机效和传动,管理系统效率以及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使水泵能在最优状态下运行,这些都是提高泵站装置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一泵站改造工程主水泵共有单基础蜗壳式混流泵和单基础导叶式混流泵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经综合比较,最终确定单基础蜗壳式混流泵为陕甘宁盐环定扬黄一泵站改造工程主水泵。  相似文献   

20.
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甚至威胁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解决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问题日益迫切.介绍了水轮机过流部件的磨蚀特征、磨损机理以及表面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