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评估是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各种形式的承包制,租赁制以及企业破产兼并的要求而产生的。它对于做好企业承包租赁破产兼并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考察企业的资产评估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 资产评估是企业实行各种形式承包、租赁制及破产兼并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指对企业的全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和无形资产等,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规定,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以货币计量  相似文献   

2.
租赁制、承包制是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通行的经营方式,股份制是学术界多数人推崇并开始试行的企业模式。在我看来,租赁制、承包制与商品经济有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股份制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普遍推行,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现实途径是实行法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人们对再造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构思,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了多种经营形式。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及股份制等都是再造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机制的有益探索,而笔者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再造的主要形式应是承包制和股份制。  相似文献   

4.
论规范发展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的意义和要求纪尽善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已经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经营承包制,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改革.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兴起和发展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并试行了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形式。这些形式带有一些独自的特点和内容,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企业改革的形式,开拓了人们探索企业改革的思路。相比较而言,在这些形式中,承包制则是目前适用面较广、效果较好的。但是,同其他企业改革形式一样,承包制在显示了许多优越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与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承包制、继续推进企业改革。相反,不当地过高地肯定和评价承包制,用成功的范例论证它的优越性、必然性,否定它的过渡性,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则是十分有害的。基于这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变形的原因及其对企业改革的影响卢兴前在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没有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预期的效果时,人们纷纷把渴望搞好国有企业的目光投向股份制上,于是股份制试点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这些股份制企业中,规范的股份制所占的比...  相似文献   

7.
议租赁经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租赁制这种新型的经营机制在油田广泛推行。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从靠补贴过日子,吃油“大锅饭”中解放出来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践证明,租赁经营是深化企业改革,搞活中小工、商、服务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租赁经营有利于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更彻底的分离。所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指资产所有人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四项权利部分的、暂时的与所有人分离开来,转让给资产非所有人行使。实践中不同的分离形式必将产生不同的法定权利结构,并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不同关系。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已经把国家所有制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来,但是,经济学界对于改革的讨论却显得众说纷纭,归纳起来,这些意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认为,国家所有制改革,就是改变国家所有制,把它变为企业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或者个人所有制,等等;另一种则认为,在不改变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其内部的经营机制,比如实行租赁制、承包制、目标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也能使国家所有制面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情况看来,理论上,全民企业中实行的租赁制、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后两种形式也具有租赁实质)等形式,表现为所有权自身的二元分离,即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具体而言,就是国家拥有企业的法律所有权,承租人、承包人等拥有企业的经济所有权。以这种两权分离方式来设计我国全民企业(甚至包括全民大中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已形成一种较大的力量,对我国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之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不发育的特定状况,制约着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直接决定了企业改革目标模式的非现实性和非规范性。推进企业改革,必须从理想的规范化目标模式转向阶段性过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活力的增强,为90年代中国经济的振兴奠定基础。企业改革阶段性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改革形式的多样性(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改革思路的非规范性、企业改革原则的相对性以及所有权约束和经营者自我约束并存。在90年代推进企业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这个重点。当前,特别要抓住企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企业自我发展机制这三大机制,全面推进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企业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 ,从最初的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到 1 994年开始在国企中推行的年薪制。但各种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激励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根据中国企业家协会的调查显示 ,约82 .64 %国企经营者认为 ,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发挥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激励不足 ,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国外调查数据亦表明 ,激励不足尤其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不足 ,是造成企业运作困难、效益不佳的关键因素之一。股票期权 (期股制 )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形式 ,也是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12.
企业改革以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政企分开、权利下放、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给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劳动人事制度带来了巨大变化,劳动关系问题重又提到议事日程。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共同关心的问题。 1 改革以前,国家在劳动关系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且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是劳动力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劳动者一旦进入国营企业便理所当然地取得了“国家职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承包制作为实现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具体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承包制能否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根据我国改革以来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新的经营机制的要求,笔者认为:承包制并非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它只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探讨,就必定要被股份制模式所代替.承包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新旧体制因素的矛盾冲突在一定阶段上达到力量均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租赁制这个过去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怪物,如今已在中国的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三年的实践证明,租赁制不失为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实践同样证明,租赁制并非象有的同志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两权分离的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已将租赁制推向更深层次。我们的任务是总结租赁制各种形式的得失,为进一步推进租赁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对目前广泛推行的四种租赁制形式,即个人租赁、合伙租赁、全员(集体)  相似文献   

15.
由双层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重要问题谷书堂一改革以来,许多对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研究都是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出发来设计各种方案,如利改税、资产经营责任制、承包制等,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企业的改革成果又应如何评价呢?这一点可以从经验中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6.
国有经济的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80年代初期以来,我们对国有经济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如何搞活单个企业展开的。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各种形式经营责任制、承包制、利改税与税利分流再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是试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经过近...  相似文献   

17.
赵美英 《理论界》2005,(2):169-1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措施有很多,但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笔者提出了"灵活承包制"改革,认为其是比较适合于现实的改革措施.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出发,介绍了"灵活承包制",并对其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现,终极价值指向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构建,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诉求。但是,要在实践层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国外资本引入风险的制约。为此,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化思维,优化资产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制定全方位的政策配套体系,强化不同所有制类型的资产权益保护等。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对企业实行承包制的认识问题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把责、权、利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经济关系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承包制,是我国在现实经济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它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从1987年大面积推行承包制以来的实践证明,它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了企业多留、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通常所说的“两权分离”问题,是目前的一个理论热点,特别是在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的理解上,关于两权分离更有一番深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