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国外统一平衡的Pennsylvana-New Jersey-Maryland (PJM)区域电力市场与分区平衡的北欧电力市场的市场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着重对欧洲市场耦合和PJM跨市场交易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区域现货市场的建设经验,综合考虑南方区域以省为实体、省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对《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方案》下的南方现货市场提出了3种不同的跨区交易方式,并对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备用与调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力市场中合理的市场价格信号可以激励发电投资、保证发电容量充裕度,对电力市场长期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普遍引入了基于备用需求曲线的稀缺定价机制,从而反映电力市场运行中电能量和备用的稀缺信号。对比分析美国纽约州、加州、PJM和德州电力市场区域的稀缺定价机制,包括备用需求曲线的类型、出清方式和结算机制。最后,结合当前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现状,对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初期的发电成本回收机制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电力市场运行备用容量的确定和获取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讨论了区域电力市场环境下运行备用容量的确定和获取问题.首先,阐述了在区域电力市场中可供选择的两种不同的运行备用市场模式,即"协调运作"模式和"统一运作"模式,然后重点针对"协调运作"模式下的区域运行备用容量的确定和获取进行了讨论,兼顾了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省/直辖市间联络线结构的特点.为了确保区域运行备用市场能够顺利建立并稳健运营,如何将区域运行备用收益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的各省/直辖市成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方法,以提高各省/直辖市参与区域运行备用市场的积极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了所提出的运行备用容量确定和获取机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PJM电力市场采用节点边际电价(LMP)进行阻塞管理,利用点对点的金融性输电权(FTR)作为金融工具来分摊阻塞盈余、规避节点电价不稳定带来的市场风险。主要介绍了PJM电力市场中输电权的种类、输电权拍卖市场的特点、出清机制和结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阻塞管理及输电权市场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PJM备用分类、备用容量的计算方法、备用容量分配、备用市场机制、广东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美国PJM电力市场组织结构先进完善,运营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基于市场运行经验,针对电力市场运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市场监管机制。其中,"三寡头垄断测试"是PJM监管电力市场运行,抑制发电商行使市场力,防范电力市场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介绍了PJM电力市场"三寡头垄断测试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及监管制度的建设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7年6月1日美国PJM电力市场用可靠性定价模型(RPM,Reliability Pricing Model)替代原有容量信用市场的情况.RPM模式较原模式更能保证发电容量与电网建设的充裕性.介绍了RPM模式的主要特点、清算机制和运行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华东区域市场的容量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备用市场运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系统备用的获取和定价面临着新的问题。原有的强制无偿提供等获取方式很难再适用于新的环境。形成竞争的备用市场不失为一种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备用的获取和定价问题的较好方法。在电能量市场建设的同时建立备用市场,更有助于保证电能量市场的公平、公正运营。以上述观点为基础,对备用进行了多角度的分类、介绍并分析了现有的备用的获取与定价方法、设计了竞争的备用市场的竞价方法和结算办法,为备用市场的建设提出实用、可行的运营方案。  相似文献   

9.
美国PJM电力市场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PJM控制区(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区域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运作是北美建立竞争区域电力市场的典范,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文中总结了美国PJM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市场组织结构和市场交易机制,分析了其成功的几大因素,并针对中国特点提出:为了保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力市场的有效运作,中国的电力市场交易应该以合同交易为主,随着市场需求发展多种交易类型,通过制定有效的市场规则减少市场操纵力,同时应建立明确的供电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0.
PJM运营管理及先进控制中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PJM区域电力市场运营的情况及调度业务,以及PJM电网规划的准则目的、工具和规划程序等,并阐述了其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先进控制中心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