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异戊烯装置的异构化工序进行了改造,采用添加叔戊醇的异构化工艺,可以降低产物中重组分的含量。改造后异构化工艺运行结果表明:2-甲基-1-丁烯的转化率由60.2%增加到68.6%,二聚物含量由2.36%降低到0.35%,产物中2-甲基-2-丁烯与2-甲基-1-丁烯质量比由8.87增加到11.24,催化剂寿命达到了4年。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树脂催化剂上进行了2 甲基 1 丁烯(2MB1)的异构化,得到了高2 甲基 2 丁烯含量的异戊烯产品。在反应压力为0.62MPa,温度为30℃左右,空速在8~11h-1的条件下,2MB1的转化率大于70%,异戊烯收率大于97%,产物中2MB2与2MB1的比例大于10,可以满足下游工序对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异戊二烯氯化法制备异戊烯醇的工艺基础上,通过向氯代反应中加入一定量的2-甲基-3-丁烯-2-醇,部分2-甲基-3-丁烯-2-醇和浓盐酸反应生成3-氯-3-甲基-1-丁烯,有效地抑制了异戊二烯和浓盐酸反应过程中3-氯-3-甲基-1-丁烯的生成,异戊烯醇的总收率提高了约10%.此外,还对氯化、酯化和水解反应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异戊烯是抽余碳五的一种馏分,主要由两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2—丁烯(2MB2)和2—甲基—1—丁烯(2MB1)组成,其中,2—甲基—2—丁烯含量越高,应用价值越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异戊烯中2—甲基—2—丁烯含量的方法,即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空速下,以液相形式将2—甲基—1—丁烯异构为2—甲基—2—丁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55℃,反应空速5—20hr^-1,反应压力0.6—0.9MPa。在此条件下,异戊烯中的2—甲基—2—丁烯与2—甲基—1—丁烯的比例由原料中的1—4:1提高到10—13: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溴代异戊烯水解工艺和精馏分离工艺为基础来制备3-甲基-2-丁烯-1-醇的新工艺。通过优化溶剂种类得到当水解溶剂为偶极类溶剂乙腈时,得到产物的选择性最高。并通过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条件,得到当溶剂加入量为v(乙腈):v(溴代异戊烯)=1:1,水解温度为70℃,碱用量为n(NaOH):n(溴代异戊烯)=1.2:1和反应时间为25min时,水解部分3-甲基-2-丁烯-1-醇的转化率最高可达63.35%。水解后的料液通过间歇精馏得到纯的3-甲基-2-丁烯-1-醇,最终的3-甲基-2-丁烯-1-醇总收率达到57.4%。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的Rose平衡釜测定了2-甲基-3-丁烯-2-醇+异戊烯醇、3-甲基-3-丁烯-1-醇+异戊烯醇体系在压力51.2和81.9 kPa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并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用Wilson和NRTL模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获得了相应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2-甲基-3-丁烯-2-醇+异戊烯醇体系泡点温度和汽相组成的最大绝对偏差分别为0.4℃和0.0021,3-甲基-3-丁烯-1-醇+异戊烯醇体系泡点温度和汽相组成的最大绝对偏差分别为0.2℃和0.003 1。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孔磺酸树脂催化FCC汽油组分烷基化脱硫和降烯烃的问题,研究了FCC汽油内部关键组分之间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NKC-9、D005-Ⅱ、Amberlyst 35和Amberlyst 36 4种大孔磺酸树脂中Amberlyst 36的催化效果最好,最佳反应温度是90℃。在Amberlyst 36催化下,与含硫化合物反应时,烯烃的活性顺序是:异戊烯2,3-二甲基-2-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戊烯1-戊烯1-己烯。含硫化合物中硫醇反应活性最高,3-甲基噻吩反应活性大于噻吩。Amberlyst 36催化下,异戊烯、2,3-二甲基-2-丁烯和2-戊烯可以与异戊烷发生烷基化反应,降烯烃效果明显。而1-戊烯、2,3-二甲基-1-丁烯和1-己烯主要是发生自身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异戊烯醛和异戊烯醇为原料,经异戊烯酸催化缩醛化反应得到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再经磷酸催化消除反应得到顺/反-异戊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对缩醛化反应条件和消除反应条件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以0.3%异戊烯酸为酸性催化剂,70~75℃共沸脱水反应8 h,异戊烯醛的单程转化率达到63%~64%...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利用炼厂C5馏份中的烷烃与烯烃资源,同时也为了开拓TAMA(甲基叔戊基醚)的生产原料异戊烯(主要是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的新来源,对石油炼制中生成的C5馏份进行全组分异构烯烃化处理获取异戊烯已成为近年来众人关注的课题。本文对C5馏份全组分异构烯烃化处理中必将遇到的正戊烷异构制异戊烷、异戊烷脱氢制异戊烯和正戊烯异构制异戊烯等几个主要过程的催化反应原理、催化剂研究状况及工艺过程开发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0.
若干C_5烃汽液平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①2-甲基丁烯-2—异戊二烯、②正戊烷—异戊二烯、③异戊二烯—异戊烯炔、④异戊二烯—乙腈、⑤异戊烯炔—乙腈、⑥异戊二烯—异戊烯炔—乙腈、⑦异戊二烯—异戊烯炔—乙腈—水七个体系在0°、15°、30℃下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2—甲基丁烯-2—异戊二烯接近理想体系,正戊烷—异戊二烯及异戊二烯—异戊烯炔属规则溶液,而异戊二烯—乙腈属非正规溶液。求得了正戊烷—异戊二烯、异戊二烯—异戊烯炔、异戊二烯—乙腈和异戊烯炔—乙腈在0°、15°和30℃下的共沸组成。  相似文献   

11.
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可得到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烯、1-戊烯、2-丁炔、3-甲基-1-丁烯、环戊烷、环戊烯、异戊烷、正戊烷等;其中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这3种双烯烃含量约占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戊烯的分离方法——硫酸萃取吸收法、醚化分离法和烷基酚烷基化法;同时,介绍了其利用途径,其中包括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丁烯的利用,并指出了其分离利用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能力为1万t/a的异戊烯装置上,通过采用改进的异构化和优化精馏工艺后,生产出2M2B质量分数超过94%且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3×10-4的高品质异戊烯产品。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生产工艺稳定,异戊烯产品质量优良。高品质异戊烯产品不但可用于农药和抗氧剂的生产,而且可以满足对异戊烯质量要求荷刻的佳乐麝香香料的生产,应用领域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4.
异戊二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戊二烯在常温下与盐酸(37%wt)可进行加成反应,其反应历程如下:(Ⅰ)—异戊二烯,(Ⅱ)—3—氯,3—甲基,丁烯—1(简称3位氯代异戊烯),(Ⅲ)—1—氯,3-甲基,丁烯—2(简称氯代异戊烯),(Ⅳ)—2.4—二氯,2甲基,丁烷(简称二氯异戊烷)采用(图1)的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异戊二烯和氯化氢加成的反应情况,现分别叙述如下:1.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对 CuCl 和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可能性进行了试验,发现浓硫酸易使反应液呈乳  相似文献   

15.
由混合丁烯制取异戊烯和异戊二烯 利用水合结晶硅酸铝分子筛作吸附剂,吸附分离混合丁烯为丁烯-1和丁烯-2、异丁烯馏份,后者进行岐化反应得异戊烯,再经氧化脱氢生成异戊二烯。丁烯-1经异构化反应,生成的丁烯-2或异丁烯作岐化反应原  相似文献   

16.
<正> EXXON化学工业公司开发成功由醚化法生产高纯度异戊烯(2—甲基2—丁烯)的方法,并在短短的两年半之内实现了商业化。异戊烯生产能力为18662吨/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异戊烯醇(3-甲基-3-丁烯-1-醇)合成复杂、收率低的工艺提出了新的制备方法。提出了以异丁烯、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自制催化剂直接催化缩合法合成异戊烯醇。其工艺绿色环保,其总收率86. 4%。  相似文献   

18.
针对2-甲基-3-丁烯腈及顺式-2-戊烯腈为主的同系物连续精馏过程中,同系物减压分离塔操作条件优化困难等特点,在深入分析高纯2-甲基-3-丁烯腈减压精馏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灵敏度分析和水力学分析等并结合物性分析,以合适的热力学模型对同系物减压精馏塔进行稳态模拟与分析,考察塔板数、进料位置、塔顶采出流率和进料流率的摩尔比、摩尔回流比、塔内压力等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最终得到2-甲基-3-丁烯腈、顺式-2-戊烯腈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7.05%、96.57%。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为该工艺的实际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荧光素为原料,分别和丙烯酸、2-丁烯酸及-2-甲基-2-戊烯酸反应,合成了荧光素的二丙烯酸酯、二-2-丁烯酸酯和二-2-甲基-2-戊烯酸酯,收率分别为63.64%、65.23%和71.25%。并用它们对红豆杉植物细胞进行了染色研究,发现荧光素二-2-丁烯酸酯的生物荧光活性要好于荧光素的二丙烯酸及二-2-甲基-2-戊烯酸酯。  相似文献   

20.
测定水中10~(-3)数量级极性和非极性易挥发有机物的方法,研究了GDX—103作吸附剂的柱长选择,超微量分析纯水的制备,顶替气体的净化方法,水中ppb级异戊烯、氯丁二烯、苯、丙酮和甲基丁烯醇顶替完全所需要的时间;并用外标法测定了水样中异戊二烯、丙酮和甲基丁烯醇含量;方法对异戊二烯、丙酮及甲基丁烯醇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0.10、0.25和0.33ppb;全过程约需6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