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杏鲍菇为原料,分别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杏鲍菇分离蛋白(Pleurotus eryngii protein isolate,PEPI)、Osborne法分离主要蛋白组分,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的蛋白质量分数为17.57%(以干质量计),以杏鲍菇清蛋白(Pleurotus eryngii albumin,PEA)为主,占总分离蛋白组分的81.12%。PEPI和PEA中均含18?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80%和40.51%。与PEPI相比,PEA的表面疏水性(265.25)显著高于PEPI(164.27)(P<0.05),而总巯基、二硫键含量较低,分别为61.53?μmol/g和10.39?μmol/g;热变性温度(100.98?℃)低于PEPI(108.27?℃),且PEA持水性(1.64?mL/g)、持油性(5.59?mL/g)显著低于PEPI(3.58、8.36?mL/g)(P<0.05)。PEPI和PEA的溶解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pH值的变化趋势均相似,在等电点时均为最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PEPI和PEA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折叠和β-转角,扫描电镜观察PEPI呈蜂巢结构。相比PEA,PEPI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盐提、碱提、碱溶酸沉和超声波辅助法得到红花籽粕蛋白,测定提取液中蛋白质提取率、多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实验表明: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得到的蛋白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为最高,达到51.49 mg/mL和26.53%,蛋白质中多肽含量最高,达到6.56 mg/mL;碱法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2.14 mg/mL;不同提取方式对红花籽粕蛋白功能特性有影响;红花籽粕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与大豆蛋白类似,当pH7.5时趋于稳定上升,均大于20%,且盐溶法蛋白乳化性最好,超声波辅助法最差;当pH5时红花籽粕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优于大豆蛋白,均超过30%。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探讨元宝枫籽油对脂多糖(LPS,3.5 mg/kg)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机制。连续7 d灌服元宝枫籽油后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的变化,玉米油为对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的mRNA水平。元宝枫籽油显著抑制LPS致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元宝枫籽同时抑制LPS致损伤小鼠血清炎性因子(L-1β:155.66 ng/L、IL-6:75.42 ng/L、IL-18:90.31 ng/L和TNF-α:47.97 ng/L)及结肠炎性因子(IL-1β:188.85 ng/L、IL-6:57.88 ng/L、IL-18:52.29 ng/L和TNF-α:85.69 ng/L)水平;显著降低小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水平至81.53 ng/L(vs损伤组:113.59 ng/L,p<0.05),丙二醛水平至1.04 μmol/g protein(vs损伤组:1.60 μmol/g protein,p<0.05)。此外,与损伤组相比,元宝枫籽油分别抑制Nlrp3(41.80%)、Asc(49.85%)、Caspase-1(31.28%)和Il1β(39.83%)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元宝枫籽油能改善LPS致小鼠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内NLRP3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将脱脂后的酸枣仁渣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得到酸枣仁蛋白,并通过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得到酸枣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以其为研究对象,对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脱脂酸枣仁的基本营养成分和酶解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氨基酸成分,从氨基酸方面论证酸枣仁ACE抑制肽的功能活性和营养价值。分子量分布、粒度分布、微观结构观察等试验立体论证酸枣仁蛋白的酶解效果。最后针对酸枣仁蛋白酶解前后的溶解度、热稳定性、持水性和持油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感官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对比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脂酸枣仁蛋白质含量为(73.40±0.23) g/100 g,蛋白质含量较高。酸枣仁ACE抑制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48%,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51.14%,且谷氨酸含量最高。酸枣仁ACE抑制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3000 Da,占97.50%,且多分散性指数为1.088,分子量分布较窄。粒度分布测定和扫描电镜对比酸枣仁蛋白和酸枣仁ACE抑制肽酶解前后蛋白质结构被打破,酶解充分。理化性质研究表明,酸枣仁ACE抑制肽较酶解前酸枣仁蛋白,热稳定性、溶解度、持水性、持油性、乳化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酸枣仁ACE抑制肽较酶解前理化性质均得到显著改善,相关理化性质的探明为开展后续应用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河蚬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河蚬盐溶蛋白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优化河蚬中盐溶蛋白的提取工艺,并以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能、乳化性能等为检测指标,评价其加工特性。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0.5 mol/L、pH8.0、固液比1∶6(g/mL)时浸提25 h,河蚬盐溶蛋白得率可达13.7%,高于鲢鱼、鳕鱼、河蚌等水产资源。通过功能特性的测定发现,河蚬盐溶蛋白的最佳持水性为2.41 g/g;持油性最大可达3.16 mL/g,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为67.8%、65.7%;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56.8%和94.5%。其中,各温度下的持油性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而起泡性能稍弱。综上,河蚬盐溶蛋白含量较高,加工性能较优,该研究可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碱溶酸沉法对牡丹籽粕中的蛋白进行提取。选取料液比、pH、时间和温度进行单因素研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蛋白的物化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5 g/mL,pH10.6,温度55℃,时间130 min时,蛋白得率为23.81%±0.04%。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牡丹籽粕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分别为3.72和3.67 g/g;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pH2~4时均明显降低,pH4时最小,pH6~10之间时,起泡性持续增加,泡沫稳定性明显上升后略有下降;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随p H增大而增加,与粒径和Zeta电位所反映的结果相符。本研究为牡丹籽粕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豇豆籽为原料,采用碱萃取和酸沉淀方法提取分离得到豇豆籽分离蛋白,并采用Osborne法分级制备各类蛋白质。结果发现,豇豆籽分离蛋白必需氨基酸为30.26%,疏水性氨基酸的摩尔比为38.10%,疏水性值为5.01kJ/mol,大于大豆蛋白。其蛋白中清蛋白含量最高(67.56%),其次是谷蛋白(15.32%)和醇溶蛋白(6.65%),球蛋白含量最低(5.43%)。清蛋白和谷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水性质,清蛋白和球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油性。SDS分析各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0000~10000Da之间。  相似文献   

8.
大米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但较低的溶解特性限制了大米蛋白的应用范围,为提高大米蛋白的溶解性,该研究采用酸法脱酰胺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5(g/mL)加入0.4 mol/L HCl 溶液,95 ℃水浴加热搅拌4 h,分析改性前后蛋白的溶解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表面疏水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性质,以及亚基分子量、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酸法脱酰胺处理改善大米蛋白溶解性效果显著,中性环境(pH7)中由0.58%提高至56.60%,碱性环境(pH 值为12、13)溶解性达到90.00%以上。pH 值为3、7 时起泡性、乳化性改善效果较好,起泡性分别由22.50%、80.40%提高至78.50%、151.70%,乳化性分别由4.4、6.6 m2/g 提高至14.3、16.5 m2/g,过度的水解也会导致表面疏水性的降低,进一步影响界面性质的改善效果。酸法脱酰胺改性对蛋白质的持水性、持油性改善效果不明显。改性后蛋白亚基分子量大幅度降低,主要分布在6.5~20 kDa 之间,有序的β-折叠结构转变成无序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蛋白微观结构由聚集变得松散,致密的球状结构变为不规则块状结构,表面由粗糙变得光滑。  相似文献   

9.
旨在为杜仲籽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以杜仲籽仁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采用500 W、35 kHz超声波对杜仲籽仁蛋白处理不同的时间(0、10、20、30 min和40 min),探究超声处理对杜仲籽仁蛋白微观结构、理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改变杜仲籽仁蛋白的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和荧光强度;超声处理2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溶解度达到7535%;超声处理1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乳化性最大,达到72.12 m2/g;超声处理40 min时,杜仲籽仁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大,分别达到4.32 g/g、3.46 g/g、23.12%和21.12%。综上,超声处理可改善杜仲籽仁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后的白灵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碱法提取白灵菇蛋白。结果表明:白灵菇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超声波功率500?W、微波功率24?W、NaOH溶液浓度0.09?mol/L、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0.8?h,蛋白得率为(10.28±0.62)%。对白灵菇蛋白功能特性和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蛋白在70?℃、pH?8.5时溶解度最大;白灵菇蛋白的持水性在60?℃时最好,为(325.27±2.40)%,持油性在50?℃时达到最佳,为(189.60±2.58)%;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以及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白灵菇蛋白总氨基酸含量为810.40?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2.86?mg/g,组氨酸是第1限制性氨基酸;圆二色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白灵菇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为53%,β-折叠相对含量为11%,β-转角相对含量为14%,无规卷曲相对含量为23%,白灵菇蛋白分子质量分布为48.9、26.3、16.4、10.9?kD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特征官能团吸收峰明显。  相似文献   

11.
食品蛋白新资源——元宝枫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元宝枫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化学组成和其主要功能特性的研究表明:元宝枫种仁的蛋白质含量为27.15%,仅次于大豆。元宝枫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为完全蛋白。其蛋白的等电点为4.38;在等电点附近,种仁脱脂粉的溶解度、起泡性、泡沫稳定性最低,而当pH 6~7时,表现较佳。与大豆脱脂粉相比,元宝枫种仁脱脂粉具有更好的吸油性,种仁蛋白具有更好的起泡性。  相似文献   

12.
元宝枫油是一种优质、高档的保健食用油。2011年,卫生部批准元宝枫油为新资源食品。研究表明元宝枫种子含油率超过40%,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为37.35%,神经酸含量为5.52%,维生素E含量达125 mg/100 g,对人体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综述了元宝枫油的成分、加工工艺及功能性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开发前景,为元宝枫油的进一步加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槭、复叶槭5种槭属植物种子为材料,以无水乙醚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与GC-M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5种槭属植物的种实特性及其种子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槭、复叶槭种子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依次为13.84%、12.81%、21.85%、26.17%、15.20%;含油率依次为43.86%、40.75%、30.56%、26.29%和17.04%,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一烯酸、神经酸和芥酸等脂肪酸为5种植物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较高(均在88%以上);维生素E的含量依次为66.72、67.94、36.07、70.28、44.87 mg/100 g,神经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49%、5.48%、6.21%、9.41%、4.30%。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蚕蛹蛋白功能特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鲜蚕蛹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水溶性蛋白,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蛹水溶性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蛋白溶解度在70℃条件下降低程度较小,在pH 4.0~9.0,溶解度因α-螺旋与β-折叠增加呈上升趋势,pH值>9.0后,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但蛋白展开程度较小且蛋白之间斥力的增加,溶解度仍随pH的增加而继续增大,在NaCl浓度为0.2~1.0 mol/L时,溶解度随着NaCl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1.0 mol/L后因盐析作用溶解度下降。蛋白乳化性能在油相体积分数35%、蛋白质量浓度1.0 g/L、pH 10.0下较好,蛋白起泡性在蛋白质量浓度3.0 g/L下最高,蛋白泡沫稳定性在蛋白质量浓度1.0 g/L下最高,蛋白持油性最大为3.9 g/g。该实验结果为蚕蛹水溶性蛋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使用盐提和碱提酸沉两种提取方法从腰果脱脂粉中提取分离蛋白,并对比研究盐提腰果蛋白(CNSPI)和碱提酸沉腰果蛋白(CNPI)的结构和功能性质。结果表明CNPI和CNSPI在结构、微观形态、功能性质和营养价值等方面有明显差异,CNSPI蛋白含量较高,溶解性和乳化性也优于CNPI,CNPI表现出较好的起泡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对分离蛋白的亚基组成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来测定分离蛋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腰果蛋白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其营养价值都远高于腰果脱脂粉。表面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CNPI的表面疏水性显著高于CNSPI。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CNSPI呈现出大量的片状微观结构,而CNPI呈现出少量球状和薄片结合成的不规则形状。圆二色光谱结果显示CNSPI和CNPI中主要二级结构是β-折叠,CNPI中有较多的无规卷曲,约占29.3%,CNSPI有较多的α-螺旋(27.0%)。在中性条件下,CNPI的起泡性为119.00%,CNSPI的乳化性达到30.14 m2/g。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种仁油脂含量丰富。为了探明元宝枫种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环境间的变化,促进元宝枫油用资源的开发,实验采用了索氏提取法及GC-MS分析法测定了9个产地天然元宝枫的种仁含油量、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并分析成分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表明9个产地元宝枫种仁平均含油量达到了43.30%,含量范围为18.87%~52. 23%。种仁油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亚油酸含量为最高,达到32. 28%,其次为油酸,平均含量为25. 36%,功能性成分神经酸的平均含量为5.25%,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在87.05%~90. 16%。油脂和脂肪酸相关性分析显示,油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性正相关,与油脂含量极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 82,神经酸分别与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弱正相关,亚油酸与油脂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实验为元宝枫种仁油营养价值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为元宝枫种子食用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夏辉 《饮料工业》2010,13(7):14-17
对元宝枫叶茶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叶汁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70℃、时间40min、叶水比1:10、ZTC澄清剂用量40g/kg、护色剂VC用量0.5g/kg;饮料最佳配方为元宝枫叶汁稀释l5倍、柠檬酸0.04%、白砂糖4%、蜂蜜0.5%、D-异抗坏血酸钠0.01%;最佳杀菌方法为微波2200MHz、杀菌2min;产品色泽为淡黄色,并制定了元宝枫叶茶饮料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佟祎鑫 《中国油脂》2022,47(2):118-123
元宝枫为槭树科槭树属植物,是我国北方一种特殊的林木树种,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油脂、蛋白质、黄酮、单宁、绿原酸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元宝枫籽油、元宝枫籽蛋白及元宝枫黄酮3种物质的化学组成、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及产品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元宝枫化学成分的高效获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