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联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中风后遗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眼睑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组和人工泪液组。雷火灸组32例(64眼),给予眼周穴位、耳穴、泪腺区雷火灸治疗,并进行眼睑按摩。人工泪液组32例(64眼),局部点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和视疲劳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雷火灸组改善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雷火灸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雷火灸组改善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眼睑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离子导入配合穴位按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气活血方离子导入配合穴位按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离子导入配合穴位按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王渝华  李向明  刘辉 《新中医》2016,48(12):133-135
目的:观察养肝益肾方、穴位按摩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肝益肾方、穴位按摩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泪液分泌试验(SIt实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30天,2组SIt、BU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时点的Sit、BUT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眼部轻微痒1例,均可自行缓解。结论:养肝益肾方、穴位按摩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中药热敷及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chirmer、BUT均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L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及穴位注射辅治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肿胀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能力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辅治脑卒中SHS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人工泪液局部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人工泪液局部滴眼治疗,联合组加用杞菊地黄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干眼症状、FL评分联合组较对照组低(P0.05),BUT联合组较对照组长(P0.05),SIT联合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人工泪液局部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能减轻干眼症状,延迟BUT,促进泪液分泌,增强泪膜稳定性,恢复角膜上皮,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干眼症患者8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归桃地黄丸方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测试(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疗效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F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桑白皮汤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加用桑白皮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眼睛干涩、畏光、视力疲劳、视物模糊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UT以及STI监测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桑白皮汤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敷贴辅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及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S、PG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结合穴位敷贴辅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能改善血清GS、PGⅠ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全科治疗的2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变化、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8/100)(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8周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血清5-HT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陆泉 《中国针灸》2008,28(8):585-588
目的:观察单纯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泪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雷火灸组和人工泪液组.雷火灸组36例,对眼周穴位攒竹、鱼腰、瞳子髎、太阳、四白、睛明等给予雷火灸治疗,并配合眼周穴位及泪腺按摩.人工泪液组34例,局部点泪然滴眼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和整体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并且在干燥感、异物感及整体症状的改善上,雷火灸组要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雷火灸组泪液分泌试验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2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雷火灸组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较人工泪液组显著(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补肾活血方对急性期髋部骨折术后骨密度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血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术后1 d、10 d,2组eNOS、NO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术后10 d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2组WBV、PV、EAI、IR较术前均降低,而EDI、EET均升高(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补肾活血方可较好地增加急性期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骨密度、降低血液黏度,减少DVT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静南 《光明中医》2020,(3):396-398
目的探讨眼部穴位按摩联合刮痧护理在老年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老年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眼部穴位按摩联合刮痧的方法。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长度(Schirmer)、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55%(29/31)相比对照组70.97%(22/31)高,护理后FL评分相比对照组低,Schirmer、BUT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穴位按摩联合刮痧的护理方法用于老年干眼症患者中效果明显,有助于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及妇科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于治疗3个月后随访并观察复发率。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15、36.120,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39,P<0.05)。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完成全部研究的38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愈显率84.21%(32/38);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1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愈显率41.67%(15/36)。2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86,P<0.05)。 结论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用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活动改善时间、感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俞芳洁  李月琴  潘英 《新中医》2020,52(4):161-163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期加予艾灸和中药穴位贴敷,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评分。4周后,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其他症状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提速透化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2组均给予点穴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9%,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提速透化配合点穴按摩治疗中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推拿针刺治疗急性腰椎关节突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穴位注射加推拿针刺,对照组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推拿针刺治疗急性腰椎关节突扭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开胃健脾贴联合穴位按摩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生长及血清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236例IS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指导、运动体操、睡眠管理等常规治疗方法病进行穴位按摩,观察组另行开胃健脾贴于神阙穴外敷,2组患儿均连续接受治疗6个月,并于12个月后随访;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变化,计算年生长速率(GV),评估骨龄(BA),ELISA法检测血清IGFBP-3、IGF-1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身高、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GV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及GV增加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BA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BA较治疗前明显增长(P<0.05),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GFBP-3、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血清IGFBP-3、IGF-1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开胃健脾贴联合穴位按摩具有促进ISS患儿生长作用,提高血清IGFBP-3、IGF-1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