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防与生活》2007,(4):36-38
2002年7月5日一大早,李明祥隔着一道铁栅栏吃着母亲递过来的生日蛋糕,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流,他根本不知道这蛋糕是啥滋味。母亲心痛地嘱咐,慢慢吃,别噎着。与母亲同来的妹妹也哽咽地叮嘱,哥哥,听干警的话,好好改造啊。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蛋糕放在一边,俯在桌案上呜呜大哭。  相似文献   

2.
史平松 《河南消防》2002,(11):30-32
隔着一道铁栅栏,李明祥吃着母亲递过来的生日蛋糕,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流,他根本不知道这蛋糕是啥滋味。母亲心痛地嘱咐,慢慢吃,别噎着。与母亲同来的妹妹也哽咽地叮嘱哥哥要听干警的话,好好改造。  相似文献   

3.
妙语连珠     
王瑞丽 《中国电梯》2005,16(12):89-96
记得有个搞电梯检测的朋友给我说过一件趣事:春节回老家,发现那个地处偏僻的小城商场新添了几部扶梯。出于职业特点,他不由自主走过去,在扶梯前弯身察看。正低头思索之际,一个年轻母亲带着小孩来乘扶梯,朋友便闪身相让.母子走上扶梯.朋友继续研究。就听小朋友对母亲说:那位叔叔为什么总不上来啊7母亲将食指放在嘴边.轻声告诉儿子说:“小声点.那位叔叔可能没有坐过电梯!”  相似文献   

4.
40第十一回赵石虎玩火终自焚在上一回(第10回《王睿燃断千寻铁索》)中,西晋帝国以催枯拉朽之势乘风破浪,一举占领建业,东吴灭亡,三国归晋。当其时也,晋武帝司马炎意气洋洋,以为自己的事业将兴盛发达、永世千秋。然而,历史的计算机上永远没有这道程序,谁想凭一时之势保永久之业,只能是种一厢情愿的痴心幻想。恰恰相反,历史的计算机有一套相反的程序,那就是:盛极必衰、泰极否来。用某诗人的话说,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司马炎的如意算盘也就是自己拨拉拨拉骗骗自己罢了。事实是,天下平定后,晋帝国立即走向高度腐败,而且,天道报应,让老奸巨滑、胆略过人的司马炎生了个白痴儿子,这就是晋惠帝司马衷。说起来,这白痴是“白”得可爱,“痴”得可怜:所谓白得可爱,就是一事不懂、一窍不通,经常问些天真的问题,让人无从回答。比如:“青蛙呱呱叫,是为公?还是为私?”(多像后世的“是姓社?还是姓资?”)老百姓没有饭吃造反,他惊讶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饼?”(与法国路易十四同出一辙,后者的话是:“没有面包,为什么不吃牛奶蛋糕?”);而痴得可怜,就是一辈子被人摆弄,直至惨死:他老婆贾南风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淫后,经常从街上找美少...  相似文献   

5.
介之推     
在外流亡19年的重耳,终于即位为君,即晋文公。 晋文公履行当初的诺言,对跟随流亡的人分别赏赐,图个皆大欢喜。 有人跑来跟介之推说了,你忠心耿耿跟了他19个春夏秋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评功论赏,怎么也不该撇下你呀。当初在卫国,他饿得晕倒在地,你为了救他,竟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他吃了…… 介之推朝那人笑笑,像是听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晚上,母亲停下手里的活,想跟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
<正>这块蛋糕你会从哪个部位开始吃?你最真实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空闲下来的时候,希望能享用一杯奶茶、一块蛋糕……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测试,从你吃蛋糕的顺序就能看出你真实的性格。有趣吗?那就一起来测一测吧!  相似文献   

7.
电话打过去,那一头母亲气喘吁吁。我问,您老在干吗呢?母亲说,腊月了,我在腌菜心呢,等你们过年过来吃。  相似文献   

8.
    
兵的母亲拗不过他,就跟兵的父亲说,你去管管吧。兵的父亲反而安慰兵的母亲说,孩子长这么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我说了他就听?孩子大了,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吧。兵的母亲急了,他才上了二年呀……兵的父亲说,现在不是可以保留学籍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9)
<正>小涓妈一下子扑在儿子的遗像前,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一个活蹦乱跳的儿子,从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牙牙学语,步履蹒跚,到上学读书,长大成人,母亲要付出多少心血啊!哪个母亲不以自己的儿子为荣,哪个母亲不想望子成龙?可是一下子就这么没了,变成了一张带黑边框的照片,这让做母亲的如何接受得了?她把半生的辛苦、满肚子的委屈,对生活的失望,全都哭了出来,惊天动地,哀怨欲绝,引得在场的人垂泪不止。看见前妻哭成这样,汪志和也伤心至极,他觉得对小朗、对小朗妈欠账太多,这辈子算是还不起了。他带着强烈的负罪感,缓缓站起来,走到前妻的身边,弯着腰去扶她:“小朗妈,起来吧,别哭坏了身子……”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居》2012,(7):115-116
老祖宗教导我们,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看了这些建筑你还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是蛋糕,却不能吃;是猎犬,却不会叫;是水母,却不会游……这是一个“是什么,却不能”的造句游戏,而这个游戏的设计者,就是隐藏在建筑背后偷笑的设计师们,他们用仿生建筑的名头狠狠地娱了大伙一个乐。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6日,正是难得枚松的周末。在福州仓山区临街道三弄77号二楼一间狭小的房间里,12岁的男孩陈彬正在桌前写毛笔字,看得出他有些心不在焉,也有些着急,时针正指向8点30分,他最喜欢看的节目《开心100》早已经开始了?不远处,他的母亲江玉贞正在床边加工电子原件,不时抬头看看他,她知道儿子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又过了一会儿,陈彬终于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他把毛笔作业交给母亲后,便急不可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相似文献   

12.
某市一幢2500平方米的邮电楼,施工工期拖了一年多,投资超过中标合同价的92%,工程质量勉强合格,成了全省的反面教材。省建设厅通报批评后,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好长一段时间想不开,抬不起头。他反复思考: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怎么落到这步田地?实行“招标投标制”,为什么仍然搞不好工程?这位副市长吃了一枚苦果。可能从事工程建设的同志也都吃过这样的苦果。事情是这样的。某市原是个县,1989年改为市。为了抓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反复研究磋商,决定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百十万元建一个邮电通讯楼,以期改变实在太落后的通讯状况,为…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汤圆     
《Planning》2016,(11)
<正>孩提时代,最喜欢过年,准确地说是最喜欢过年时丰盛的食品。吃鸡鱼肉蛋、嗑瓜子、剥花生,但最盼望的还是吃母亲做的汤圆。腊月临年,母亲要磨十来斤糯米做汤圆。糯米的"糯"字真是妥帖,说出了一种细而黏的质感来。最忙碌的日子当然是除夕。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洗净了手,和母亲一道包汤圆。蒸汽弥漫的厨房里洋溢着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
<正>温故常常能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新思考。最近,聆听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哲璋先生给孩子们讲《狼来了》的故事,故事内容耳熟能详,但林先生对故事特有的表现方式和对故事独有的内涵阐释,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和反问自己:什么是儿童立场?真正的儿童立场是怎样的?"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生日蛋糕吗?喜欢——""林叔叔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第一次见到生日蛋糕。这天,是爸爸的生日,妈妈买回来一只蛋糕,放在餐桌上,蛋糕香香的、软软的……哇,散发着奶油味的蛋糕好  相似文献   

15.
长期住在强电磁场范围内容易诱发白血病和癌症,该如何避免电磁场的无形伤害? 王小洋第一次意识到家里电磁场闻题,是下雨天空气中竟然有嵫嵫的声音。他家的阳台边,电线杆上挂着两个变压器和几根高压线,在房间里望出去,变压器就在眼前。直到他母亲患上直肠癌去世、老婆得了子宫肌瘤、儿子脊椎侧弯,自己在家里经常感觉头痛,他才感到有问题,但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6.
老屋记忆     
《Planning》2021,(1)
<正>一母亲喜欢把钱藏在墙缝里,用一块布包上、扎上橡皮筋,从来不曾遗失。母亲熟悉每一道墙缝,如同自己的孩子。母亲总是随手将针线插在墙缝里,这沐浴阳光和雨露的针线,就着煤油灯,给我的童年镶上一道白色的花边。母亲用黑炭在墙壁上歪歪扭扭地记工分,记借别人的粮食和钱的数字。后来,又在墙壁上记下漂泊在外的女儿的电话号码,让思念在月光下野草一样地疯长。这是母亲隐秘的快乐。多年之后,墙,依然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17.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邻居王姨。她对我说:“你妈在家吗?”母亲听到问话声,从客厅快步走了出来。王姨见母亲就说:“上哨去!”说完转身就向小区院中走去。上哨!我惊讶地看着母亲,怎么还上哨?母亲看着我满脸疑窦的样子,边穿衣服边对我说:“走,跟妈一起上哨去!”我好奇地跟随着母亲出了家门,母亲径直向小区花园中心的石磴边走去。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曾经是奶奶的“哨位”。奶奶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她老人家的音容我永远不会忘记。此时我全明白了,知道母亲和邻居的叔叔阿姨…  相似文献   

18.
母爱选择题     
一位教授给他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她深爱着他,但突然有一天,他遭遇意外,不幸毁了容,还失去了一条腿,她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吗?  相似文献   

19.
父亲有个老习惯——坐在床上抽烟.每次临睡之前总要美美地抽上两支才闭灯休息。白天他生龙活虎、马不停蹄地忙着,唯有此时才能静下来,享受一下属于他自己的那份温馨。母亲心疼他.虽每次总是说几句.但并没有阻止他这“坏习惯”,只是每次都淡淡地提醒一句:“注意了,别把烟灰撒在床上了。”  相似文献   

20.
捡鸡蛋     
《Planning》2016,(14)
<正>星期六,天气晴朗,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捡鸡蛋。车开到了小山坡,我们一下车,就听到一阵狗叫声,紧接着,一个叔叔出来迎接我们,他就是养鸡场的主人。叔叔满脸笑容地对我们说:"鸡蛋都在山上,我们上山捡鸡蛋吧!"说完他递给我们一个小篮子。我兴奋不已,紧紧地跟在叔叔的身后。来到养鸡场,我一看,惊呆了,地上到处是鸡粪,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踩到了。叔叔小声地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