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中国首个支持OpenFlow的芯片参考设计,并在2012年美国加州硅谷的OpenNetworkingSummit(ONS)峰会中展示该参考设计。  相似文献   

2.
新产品速递     
盛科将再推两款电信级以太网交换芯片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于2011年第三季度推出两款以太网交换核心芯片CTC6028(Manhattan)和CTC5048(Brooklyn),从而与现有的CTC6048(Humber)包交换核心芯片和CTC8032(Richmond)交换网核心芯片一起构建完整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系列TransWarp。该产品系列为网络设备提供商构建从固定配置的盒式系统到模块化分布式架构的网络设备提供了全面、有竞争力和差异化的芯片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下称“盛科”),在国内正式发布中国酋颗100Gbps以太网包处理及流量管控芯片CTC6048。该芯片的问世可以助力网络设备提供商构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设备,降低移动/宽带服务运营商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4.
通信     
《电子产品世界》2010,(1):76-77
博通边缘到核心以太网交换产品 博通推出其最新低功耗、高性能面向运营商的以太网交换产品系列.具有完全的产品间互通性,可帮助服务提供商在单一网络上同时管理宽带连接和移动连接。此次推出的五个系列为:BCM56630面向运营商以太网汇聚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千兆以太网(GbE)/带万兆(10GE)接口的交换芯片;  相似文献   

5.
文章充分结合SDN集中管控、MANET分布灵活和IoT智能感知的优势,采用SDN+MANET+IoT的思路实现异构网络融合组网,满足智能巡检的需求。利用可编程性高的树莓派智能小车作为IoT硬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分布式MANET网络,实现智能小车集群的自组织组网。同时,为实现智能巡检和相互协作,将OVS交换机移植到树莓派平台,利用扩展的OpenFlow协议,对分布式智能小车集群实施基于SDN技术的集中管控,统一管理集群的物理感知能力、移动监控能力和数据转发能力,进而搭建SMIoT。  相似文献   

6.
姜龙宝 《通信世界》2003,(26):43-43,51
PHS系统空中接口采用RCR STD 28协议,使用独立的交换设备或V5接口与其他交换机对接。PHS网络有别于传统的PSTN网络,不仅网络结构不同,而且用于衡量网络性能的许多参数也不同。下面主要以UTStarcom公司的PAS系统为例对PHS系统的网络分析作一个基本的探讨,其他类别的PHS系统网络性能分析也可参照此文进行。  相似文献   

7.
OVS (open vSwitch)作为一款开源的SDN软件交换机,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易出现数据层失去控制器控制和流表项学习老化等故障问题,严重制约了SDN性能.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设计了OVS的编程扩展技术架构,包含链接状态处理、故障感知、二三层自学习转发等核心功能的扩展,使OVS实现自动快速恢复、流表表项及时更新,保障了SDN吞吐量,从而减小了控制器失联对通信的影响,增强了SDN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模拟中继接口芯片MH88634的性能特点及应用,该芯片非常适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专用自动小交换机和DOD用户 口电路。  相似文献   

9.
盛科网络有限公司近日在国内正式发布中国首颗100 Gbps以太网包处理及流量管控芯片CTC6048。该芯片的问世可以助力网络设备提供商构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设备,降低移动/宽带服务运营商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0.
《电子与电脑》2011,(1):90-9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科")近日在国内正式发布中国首颗100Gbps以太网包处理及流量管控芯片CTC6048。该芯片的问世可以助力网络设备提供商构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设备,降低移动/宽带服务运营商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1.
涂俊亮  陈伟 《通信技术》2022,(11):1507-1514
针对大流量下传统桥接和原生开源虚拟交换机(Open vSwitch,OVS)中网络包转发性能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平面开发工具集(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的OVS加速组网方案。通过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多核独立、并行处理负载,软件定义旁路内核,轮询驱动屏蔽中断,配置大页提高缓存命中等手段,在用户空间处理报文及业务,大幅提升网络性能,同时方便程序开发、维护和升级。搭建docker实验环境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在3层包转发和业务应用层面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发布其芯片先期开发平台。该平台采用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将盛科芯片功能模型(SFM)集成到真实的硬件平台上,使平台本身可以完整模拟芯片的转发行为。EADP的问世,将帮助用户在实际芯片回片以前就开始评估及软件集成等相关工作,有效缩短最终产品上市时间。EADP所提供的强大的诊断和调试功能,可帮助用户进行精准的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3.
网络控制技术SDN正在进一步推动网络的可编程能力和开放性。SDN面向分组网络提出了控制架构和OpenFlow协议,但是并没有针对光交换提出成熟的控制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了潜在的传送网控制协议的优缺点,包括PCEP和OpenFlow,然后针对电路交换提出了针对OpenFlow的协议扩展方案,并探讨了光传送网络中基于控制器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流表的多元快速查找,OpenFlow交换机一般采用TCAM存储和查找流表,从而带来了扩展性、成本和能耗的问题。尽管可以采取流表压缩、引入RAM存储器等方法,但仍无法彻底解决使用TCAM造成的局限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源端控制的OpenFlow数据面模型,即SCOF(source-controlled OpenFlow)。它以一种源路由地址—向量地址(VA)作为数据分组的交换标签,VA完全定义了通信路径。SCOF的数据转发设备是向量交换机,它不需要存储和查找流表,只根据VA即可完成数据分组转发。SCOF模型降低了交换机硬件复杂度,简化了流表更新过程,克服了OpenFlow的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IDT宣布售出IDT77V400交换存储器及IDT77V500交换控制器芯片。IDT77V400为ATM交换机提供所需的缓存及端口界面:而IDT77V500控制器则专责管理通过IDT77V400的网络交通,与之配合来执行ATM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以太(Ethernet)局域网的新芯片,也就是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1Gbps的以太网芯片,这是网卡(NICs,Network Interface Cards)用的芯片,而非网络集线器(Hub)或网络交换机(Switch)用的芯片。虽然这套芯片在2000年5月已经正式推出,但真正量产则是在去年下半年,至于真正的普及与起飞则得看今年了。  相似文献   

17.
《电子测试》2005,(1):90-90
安捷伦(Agilent)日前宣布推出PCI Express SerDes核心,并完成了验证工作。新推出的PCI Express SerDes核心已针对存储和网络交换芯片及PC核心逻辑芯片组的应用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网络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卫星网络已难以满足高吞吐量、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针对传统卫星网络中的问题,业界提出在卫星网络引入SDN技术,实现软件定义卫星网络SDSN。对现有SDN交换机的实现方式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卫星网络特殊环境分析卫星结点中SDN星载交换设备的系统功能,并提出一种基于OpenFlow协议的SDN星载交换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国内资讯     
《通信世界》2002,(10):52-53
大唐交换设备中标澳门电讯网络现代化工程本次工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中将采用SP30交换机替换原有交换机,由大唐电信提供的SP30交换机采用大容量网络和处理系统以及嵌入式STM-1接口(ODT)等新技术,提供Centrex、ICW、内置接入服务器、ADSL等新业务。在大唐提供的割接方案中,充分利用了SP30交换机的优点,使得整个工程中PSTN的其他交换机不用增加硬件电路,而且每个用户的割接中断时间少于1分钟,保证了整个网络的平滑升级。  相似文献   

20.
《通讯世界》2012,(12):39
SDN影响到底有多大?会催生多少巨头?又会有多少巨头倒下?还需拭目以待。在本次峰会上,来自企业的代表也纷纷发表了对SDN的看法,以及在开放网络技术上的一些储备。盛科网络总经理孙剑勇指出,SDN从最早的网络虚拟化发展到软件定义网络,并且涵盖网络设备的软件化以及硬件设备的标准化等内容,这肯定是网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SDN来说,芯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盛科作为一家芯片厂商也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杭州华三技术营销部副部长翟传璞则认为SDN技术的发展有点类似前几年的云计算,任何一个概念的提出都有其需求所在,SDN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