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羊毛织物经过阴离子型助剂改性,通过调节改性剂用量、碳酸钠用量、改性温度、预处理时间以及改性时间来测定上染百分率确定改性工艺,得到羊毛阴离子改性的最佳改性工艺,最后评价了羊毛/腈纶混纺织物一浴法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助剂改性羊毛可以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从而使混纺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得到显著提高,染色牢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改变不大,实现了羊毛/腈纶混纺织物阳离子染料一浴法染色。  相似文献   

2.
王宜田  樊素贞 《染整科技》2001,(1):18-24,28
本文对羊毛/蚕丝混纺针织绒线染色用的酸性染料、弱酸染料、特殊的弱酸染料Sandolan MF染料、改性的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复合的Lanaset染料及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料对羊毛和蚕丝同浴染色过程中各自染色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对比试验,对各种助剂及染色温度对羊毛/蚕丝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的影响作了阐述。蚕丝一般低温上色较明显,羊毛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步染,蚕丝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褪色”。针对各种不同染料提出了羊毛/蚕丝同浴同色的各自染色工艺。总体原则就是适当降低染浴pH值,提高元明粉用量,降低最终染色温度,以保证羊毛、蚕丝得色量基本趋于一致而达到同浴同色的染色效果。根据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颜色浓淡和不同牢度要求,选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酸性染料以低温状态对羊毛进行染色.在大量筛选染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的分析来评价适合于羊毛低温染色的酸性染料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大部分酸性染料在60℃以后,染料上染速率较快.温度升到80℃,保温15 min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上升缓慢.上染规律一致的染料,拼色性能都很好.其中,80℃,保温45 min时上染百分率高达98.8%.与此同时,该工艺下的羊毛耐洗色牢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此外,工作液中pH值的大小和羊毛低温染色专用低温染色助剂WLDCY-100的用量对该工艺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4.
王雪燕  巫若子  郭燕 《印染助剂》2005,22(9):36-38,41
确定自制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较佳工艺,评定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LAD低温染色助剂显著改善羊毛纤维在80℃条件下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染色中可以不使用盐和酸,而且该低温染色工艺特别适合酸性染料染中深色,上染百分率能达到95%以上.该助剂的缺点是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对于弱酸浴酸性染料的耐洗色牢度仍然较好,活性染料上染后还必须在适当条件下固色,否则耐洗色牢度差,此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总之,羊毛染色中应用LAD低温染色助剂,可节约能量,减少羊毛纤维损伤,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LAD低温染色助剂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1种优良的羊毛低温染色助剂.  相似文献   

5.
毛/锦混纺纱酸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毛/锦混纺纱常用弱酸性染料及中性染料的水洗牢度、摩擦牢度和日晒牢度等色牢度,筛选出符合色牢度质量要求的染料;分析了阻染剂NON在酸性染料上染羊毛和锦纶纤维时的阻染效果,探讨了阻染剂用量对毛锦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染料、助剂和染色工艺,能显著改善毛/锦混纺纱同浴染色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羊毛/蚕丝混纺针织绒线染色用的酸性染料、弱酸染料、特殊的弱酸染料Sandolan MF染料、改性的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复合的Lanaset染料及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染料对羊毛和蚕丝同浴染色过程中各自染色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对比试验,对各种助剂及染色温度对羊毛/蚕丝同浴染色的同色性的影响作了阐述。根据不同产品特征、不同颜色浓淡和不同牢度要求,选用不同的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7.
以有效利用废弃物,降低染色污染为目的,研究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改性羊毛条工艺,用自制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WLS将鸡毛蛋白助剂交联在羊毛条上,探讨交联改性工艺对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最佳改性工艺及条件。研究确定出了先加入鸡毛蛋白助剂5 min后,再加入交联剂WLS的一浴两步法最佳交联改性工艺,并评价改性羊毛条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羊毛条显著改善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性能,上染百分率提高,而且耐摩擦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羊毛低温助染剂HWD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羊毛低温染色助剂HWD的应用.选择进口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国产弱酸性染料分别采用常规染色和低温染色方法进行染色,测试了其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温染色助剂HWD在低温下染羊毛,其得色量和色光、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与常规染色相同.  相似文献   

9.
廉志军 《印染》2007,33(18):16-18
研究了酸性染料可染腈纶的热性能和染色性能,并与羊毛染色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了酸性染料可染腈纶/羊毛混纺纱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酸性染料可染腈纶的上染温度为90℃以上,染浴pH值为3.0~6.0时都能很好上染;酸性染料可染腈纶与羊毛的染色性能不同,但通过调整染色工艺可以控制二者一浴一步染色的色差,获得同色或异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Lanasol CE型毛用活性染料为染色用染料,通过在羊毛染色的上染阶段加入低温染色助剂,使染料在低温条件下被纤维均匀吸附,保证上染均匀。探索了低温助剂对羊毛Lanasol CE型染料低温染色工艺的影响。通过比较羊毛低温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的上染速率及染色后纤维的各项性能,低温染色工艺染色样品表观深度和常规工艺染色样品一致,纤维碱溶解度优于常规染色,低温染色工艺可降低染色温度,减少羊毛的损伤,节能同时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1.
改性涤纶与羊毛同浴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纤维K/S值的测定,研究了温度、pH值、载体等因素对改性涤纶与羊毛同浴染色时不同涤纶的上染性能和羊毛沾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改性涤纶EDDP、ECDP具有更高的上染率.与改性涤纶同浴染色的羊毛对分散染料的沾色明显减少.羊毛/涤纶同浴染色时,染浴pH值大于5时,分散染料发生还原,涤纶上染率明显减少,羊毛沾色色调改变.羊毛/涤纶体系中加入适当的载体可使涤纶上染率有所提高,而过高的载体加入量反会使涤纶上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从商陆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后,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3.5时,羊毛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4.5后,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后,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Bacillus subtilis产角蛋白酶和蛋白酶-浴法处理羊毛,通过毡缩率、上染速率、K/S值等指标考察了2种酶协同处理对羊毛的改性效果,并运用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和SEM考察了2种酶协同作用对羊毛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经2种酶协同处理后,毡缩率下降,可达到机可洗的要求,上染速率提高,但织物的减量较大,染色后K/S值减少;红外光谱显示,-浴法能将鳞片层胱氨酸氧化成磺基丙氨酸;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羊毛的胱氨酸质量分数降低;SEM结果显示,羊毛鳞片已基本剥离,说明角蛋白酶与蛋白酶-浴法对羊毛具有明显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易世雄  董永春  李冰 《印染》2012,38(7):1-5
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正辛醇、异辛烷和酸性染料水溶液,组成羊毛染色用非离子型反胶束体系.考察了酸性染料在TX-100反胶束和常规水浴中对羊毛纱线的染色性能,并研究了反胶束作为羊毛染色介质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以TX-100反胶束为染色介质,可降低pH值,有利于提高酸性染料对羊毛纱线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在反胶束中的电导率明显低于在常规水浴;酸性染料在反胶束中对羊毛纱线的上染百分率略低于常规水浴,但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变化不大.TX-100反胶束作为染色介质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其重复使用的各染样K/S曲线几乎重合,颜色特征值无明显变化,总色差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铈化学性质活泼,在合适条件下,有生成络合物的强烈倾向.采用硝酸铈作为促染剂,研究毛用活性染料对海藻酸纤维染色过程中,硝酸铈、柠檬酸、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其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2%(owf),柠檬酸6.25%(owf),硝酸铈1.0~1.5%(owf),40℃入染,升温至80℃染色45 min,浴比1:50.试验表明,硝酸铈可提高毛用活性染料对海藻酸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对耐热水洗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涤纶织物的分散染料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开发的耐碱性分散染料,分散橙BROB、分散红900、分散红902及分散蓝825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强碱稳定性,在pH值12的NaOH体系中,染色性能稳定,K/S值和色光无明显变化;染料的上染率和提升力高,染色牢度优异,适合于涤纶碱性浴染色,为涤纶织物以及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与染色同浴的短流程工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天然染料色谱不全的缺陷限制了其在羊毛上的应用。为丰富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纤维的颜色色谱,选用天然红、黄、蓝三原色染料染色羊毛织物与纤维,然后对羊毛织物的一浴法拼混染色和有色纤维的拼色进行研究,并基于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和Stearns-Noechel模型分别对一浴法拼混染色织物和拼混有色纤维进行颜色预测。结果表明:使用一浴法拼混染色,染色后的羊毛织物在CIELAB色域空间中分布不均匀,倾向于红(+a*),色相角(h)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0°~24°、324°~360°之间;经有色纤维拼混获得的颜色空间分布更加均匀,更倾向于黄(+b*),色相角(h)分布范围集中在0°~50°、316°~360°区域;Kubelka-Munk模型和Stearns-Noechel模型可分别用于天然染料一浴法染色羊毛织物和羊毛有色纤维拼色的颜色预测,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配色成本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安平  陈克宁  谢跃亭 《印染》2007,33(3):20-23
对Cibacmn FN型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粘胶复合纤维针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度、电解质、碱剂、浴比等工艺参数对染色表观深度K/S值的影响,试验得出一套适宜于大豆蛋白/粘胶复合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棉/丝光羊毛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采用安诺素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安诺赛特弱酸性染料一浴法和安诺素活性染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的一浴法等3种染色工艺,通过调节染料的复配比例,以实现棉与丝光羊毛两组分纤维表观得色深度的一致性.试验发现,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简单,但适用染料较少;安诺素活性染料,染色时补充拉菲尼尔直接染料染色效果较好,但直接染料的色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於琴 《江苏印染》2013,(11):19-21
比较毛用活性兰纳素染料和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染色性能,探讨了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浴染色工艺。结果表明:RW型活性染料比活性兰纳素染料得色深,匀染性好,低碱固色条件对羊毛纤维损伤小,棉/毛混纺纱卡织物强力损伤低,说明棉/毛混纺纱卡用Rw型活性染料-浴染色工艺可行,产品质量能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