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超  朱玲  张年国  胡振国 《规划师》2011,27(Z1):234-237
现代建筑业的产业化为其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研究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园总体功能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并进一步探讨其内部企业之间、内部与区域企业之间、内部与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系统、物质循环系统和生态循环系统规划设计,以期寻找实现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筑艺术探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筑艺术的媒介(质料)具有“物理大于心理”、“适用功能决定形式”、“经济造价的重要因素”的特性.虽然中西建筑各呈异彩,但是,在“造型美”、“整体和谐美”、“流动美”等方面,又大相径庭.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与雕塑、音乐、绘画等关系密切,在相互扬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是人造的、供人居住和活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的场所.它起源于人类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的实用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它以社会物质生产为基础,首先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作为人们艺术审美对象.建筑保存了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是最古老的门类艺术之一,现代建筑的体载(类型)一般分为: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纪念性建筑、园林和建筑小品等.一、建筑艺术媒介的特性建筑使用木材、石头等物质材料作媒介构造具有三维空间的物质实体.与其他艺术的媒介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杨乐 《城市建筑》2013,(22):43-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简要论述了城市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勤 《中国建材》2008,(3):34-37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雄安新区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外围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既要能够支撑产业、实施乡村振兴,也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同时,新区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广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积极稳妥推广装配式、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这都对新区建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应用,由于其自身的绿色环保特点,可有效提升新区建筑建造品质,促进新区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规划设计角度研究了现代木结构建筑与特色小镇的关系,讨论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技术可行性,并给出了其在雄安新区推广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宇 《砖瓦》2021,(2):80-81
建筑装饰设计是将装饰艺术和建筑技术融合的产物,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居民对于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也逐渐增长,因此对于现代装饰设计的要求也出现了相应的提升。我国的传统元素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保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通过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为后者带来进一步的突破。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研究了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与能量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出发,阐述了能量原理是理解绿色建筑自然特性的根本。结合实践,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建筑物含能、能源利用、经济成本问题。通过对建筑活动中消费主义的批判,树立基于能量原理的绿色建筑价值观,揭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析美国、日本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相结合、政府的政策扶持是美日两国实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关键。然后分析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结合面临的问题,借鉴美日两国经验,分别从法律、经济等层面提出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5,(3)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在选购建筑产品过程中,不仅将衡量建筑产品质量、性能作为关键元素,同时也充分考虑建筑产品的观赏性是否满足其审美要求,所以对于现代建筑来说美学的融合与实践是必然发展趋势,只有不断提高建筑美学才能使其满足各层次用户的需求。本文就美学对于现代建筑的作用与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鑫  张奇磊  高妍  张丽蓉 《城市住宅》2021,28(5):152-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因此,应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积极运用传统建筑元素,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室内设计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