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生米酿酒工艺中发酵的温度、糖化酶用量、活性干酵母用量、料水比、乌衣红曲用量、不同的糖化发酵剂、不同的大米原料进行了单因素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因素为:发酵温度25℃~30℃,糖化酶用量0.45%(酶活5×104U),活性干酵母用量0.3%,料水比1∶2.5倍,乌衣红曲用量3%,糯米原料较优.并选择3个重要的单因素进行正交优化验证.液态生米酿酒原料出品率可达到300%(15%vol酒精度).  相似文献   

2.
马群  张时云  刘杰 《酿酒科技》2012,(11):65-68
选取白云边公司酿造二车间4个班组作为试验班组,对2011~2012年度酿造生产期间几个试验班组每轮入池酒醅的水分、酸度、糖分、淀粉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各轮次酒的一级酒品率及出酒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与出酒率及酒质的相关性,讨论了影响大曲酒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对酿造生产如何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对特香型大曲酒酒尾与基酒进行成分分析,系统研究了特香型酒尾及基酒的主要成分及其香味物质成分含量,同时研究了两者各主要成分之间的差异,为合理使用特香型酒尾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特香型白酒酒尾中的总酸和酸类物质含量远大于基酒中相应物质的含量;而醇类物质、醛类物质、酯类物质在酒尾中的含量普遍小于基酒中相应物质的含量;酒尾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远远大于基酒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大曲质量标准的研究第一报:大曲"酒化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才洪  许德富  沈才萍  刘强 《酿酒》2004,31(2):29-30
通过对大曲“酒化力”检测方法的探讨,并与传统大曲生化指标中的液化力、糖化力和发酵力检测方法对比研究,确立了对现实酿酒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曲产酒能力衡量指标——“酒化力”,以“酒化力”指标衡量不同储存时间和不同感观等级的大曲,其“酒化力”基本趋于一致,进而印证了这种“酒化力”的检测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5种陕北稠酒和3种关中稠酒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8种稠酒样品总固形物含量均>10%,酒精度均为1.3%vol~2.5%vol;陕北稠酒的总酸含量均>2 g/L,关中稠酒的总酸均含量<1 g/L;还原糖含量为1.59%~6.70%,水溶性总糖含量为2.76%~10.07%。稠酒样品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出56种,其中,醛类10种;酮类12种;酸类9种;醇类7种;酯类7种;烷类4种;酚类2种;酸酐2种;呋喃1种;烯类1种;酰类1种,陕北稠酒和关中稠酒共有糠醛、5-甲基呋喃醛、5-羟甲基糠醛等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酸类物质及醇类物质。PCA和CA结果表明,关中稠酒各样品间挥发性风味成分接近,陕北稠酒各样品间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使用存储式温度记录仪记录发酵过程中酒醅温度变化规律,并比较季节及环境温度、地缸周边土壤对酒醅温度的影响。发现酒醅温度整体趋势符合发酵工艺要求。冬季地缸中同一位置酒醅温度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夏季小。地缸周边土壤对酒醅温度影响较大,越接近地缸壁酒醅温度越低。酒醅温度通过影响酒醅理化指标而直接影响白酒质量。测定地缸中不同测温点酒醅中还原糖、酒度、淀粉、酸度等理化指标值,发现酒醅温度高的地方还原糖、酸度、酒度越高,淀粉含量越低。该研究为设计白酒机械化发酵设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嘉兴喂饭酒贮存过程中理化分析和风味变化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嘉兴麦曲喂饭酒当年新酿和同批贮存1~3年陈酒的6项理化指标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黄酒在贮存老熟过程中酒精度略有降低,总酸、还原糖、挥发酯逐渐增高,非糖固形物因酒质浓缩和其他分子的融合而提高,氨基酸态氮由低到高然后趋于平衡.随着贮存期延长,酒中缓慢产生氨基;羰基反应使黄酒的色泽加深,香气浓郁,醇和爽适,苦涩味减轻.同时还会使酒体产生一些微量糊精、蛋白质、焦糖色、金属离子等共聚沉淀,也就是黄酒界所称"酒脚".提出了黄酒贮存陈酿中基本成分的变化规律,对风味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嘉兴喂饭酒贮存过程中理化分析和风味变化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嘉兴麦曲喂饭酒当年新酿和同批贮存1~3年陈酒的6项理化指标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黄酒在贮存老熟过程中酒精度略有降低,总酸、还原糖、挥发酯逐渐增高,非糖固形物因酒质浓缩和其他分子的融合而提高,氨基酸态氮由低到高然后趋于平衡。随着贮存期延长,酒中缓慢产生氨基;羰基反应使黄酒的色泽加深,香气浓郁,醇和爽适,苦涩味减轻。同时还会使酒体产生一些微量糊精、蛋白质、焦糖色、金属离子等共聚沉淀,也就是黄酒界所称酒脚。提出了黄酒贮存陈酿中基本成分的变化规律,对风味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贵州花香风味白酒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酒种,其采用鲜花酿造的独特工艺,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及消费人群。本研究抽取贵州本土市场黔莼花牌花香酒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根据贵州花香型白酒团体标准T/GZSX 060—2019的检测规范对酒精度、固形物含量、甲醇、酸酯总量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规范,其中氰化物和铅无检出。本次检测分析对市面上花香风味酒类产品的相关检测工作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酒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极性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和非极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llylsiloxcane,PDMS)两种纤维头萃取浓缩,与GC/MS联用,对新疆库尔勒香梨果酒中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测定,前者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55种,后者检测出34种。分别占峰面积90%左右。其中香梨果酒主要成分(除乙醇外)为3-甲基-1-丁醇(7.18%),乙酸乙酯(4.5%),1-壬醇(4.16%),1-己醇(3.98%),2-甲基-1-丙醇(3.88%),甲酸辛酯(2.57%),辛醇(2.57%),苯乙醇(2.29%),2-羟基丙酸乙酯(2.2%),4-甲基-2-甲氧基苯酚(1.74%)等。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大米生料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以发酵结束后的乙醇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大米生料发酵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米生料发酵产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颗粒度50目,料水比1∶3.0(g∶mL),α-淀粉酶添加量10 U/g,糖化酶添加量200 U/g,酸性蛋白酶添加量30 U/g,酵母液接种量1%,硫酸铵添加量0.8%。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乙醇含量为10.89%。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一种新的生料发酵方法。结果表明:在以大米和高粱为原料的混合生料发酵过程中加入另一种自制的芳香酒曲,酒的香味和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出酒率保持在高水平上。发酵温度,料水比影响发酵时间和出酒率。原料配比影响酒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黄浆水生料法发酵黄酒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浆水为原料,采用生料法发酵黄酒。以酒精度、总酸及氨基酸态氮及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确定黄酒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黄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水比为1∶2.5(g∶mL),黄浆水添加量为80%,生料酒曲添加量为0.5%,发酵温度为30 ℃,发酵时间10 d。此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既节能减排,降低人工成本,且使黄浆水得到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黄浆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融合子生料发酵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的融合子AK-2(K氏酵母与黑曲霉原生质体融合)在高细胞密度发酵的前提下,对免蒸煮生料发酵的一些特性指标及抑菌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融合子AK-2进行高细胞密度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对免蒸煮黄酒口感的改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原料量的0.05%的1号曲、0.5%的2号曲、0.05%的3号曲、0.275%的4号曲、0.05%的5号曲、250%的水,糯米不经蒸煮可直接发酵,在30℃下,发酵6d酿造出的黄酒酒度较高、口感较好、香味较浓。同时在投料发酵时添加少量的1号黑糯米、荞麦、菠萝汁、甘草等辅料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免蒸煮黄酒的口感和闻香。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优化糙米酵素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以淀粉酶活力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糙米酵素的中试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每100 kg原料,酵母接种量4%,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30℃。该条件下糙米酵素的淀粉酶活力稳定,平均值为442.2U/g。产品呈乳白色,气味醇香,酸甜适口,状态均匀。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糙米酵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大米为试验原料,葡萄糖值(DE值)和酒精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大米酒精发酵工艺对米醋生产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米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5(g∶mL),液化酶0.3%,氯化钙0.1%,液化温度97 ℃,液化时间90 min;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0.2%,糖化温度65 ℃,糖化时间为60 min;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25%,发酵温度33 ℃,发酵时间12 d。在此最佳条件下,最终发酵前醪液的还原糖含量和DE值分别达到19.8 g/100 mL和75.8%,发酵后酒精度达到12.0%vol,出酒率为37.67%。  相似文献   

18.
苦荞醋生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各生产阶段总黄酮、多酚、γ-氨基丁酸(GABA)、D-手相肌醇(D-CI)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料制醋酒精发酵阶段是这些功能成分的有效积累阶段;醋酸发酵阶段,总黄酮、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G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而D-CI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熏醅阶段,多酚含量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其余成分明显下降。通过了解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过程中各个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改进工艺,提高醋中的功能成分含量,为开发功效更好的苦荞醋新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费立发  张鹏 《食品工程》2009,(3):24-26,34
以整粒生大米为原料,直接加水,接入酒曲,在自然pH条件下,通过对发酵过程中pH、发酵温度、醪液中还原糖含量、酒精度的变化情况的观察、分析、化验,探讨生料乙醇发酵工艺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以整粒生大米为原料,接入以纯种根霉、酵母培养的酒曲,可以保证生料大米乙醇发酵的安全进行。此工艺具有工序简单,操作简易,设备少,节约能源,出酒率高,显著降低产品成本的优点。发酵的工艺条件为:自然pH、料水质量比1:2.5、接种温度35℃~36℃、接种量为原料质量的1%左右(本试验所用酒曲)、发酵周期13d-14d。  相似文献   

20.
生料发酵技术在小麦淀粉乳酒精发酵上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料发酵酒精的机理以及与传统小麦酒精发酵相比生料发酵技术存在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