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G蛋白β、γ亚基在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活性的重要作用和G蛋白β、γ亚基影响M2受体磷酸化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四个柱层析分离G蛋白α亚基与G蛋白β、γ亚基;将纯化的G蛋白β、γ亚基、GRK-2,[γ-P^32]标记的ATP与mAChR2,共同保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片干燥后放射性自显影检测M2受体磷酸化结果。结果:G蛋白β、γ亚基在没有激动剂存在的情况下明显增强M2受体的磷酸化。氨甲酰胆碱明显增强M2受体的磷酸化,阿托品或肝素(GRK2抑制剂)完全阻断M2受体的磷酸化。M2受体的磷酸化是依赖激活剂如氨甲酰胆碱作用发生的,这种依赖关系呈明显的剂量关系。结论:G蛋白β、γ亚基是通过上调GRK2活性增强M2受体的磷酸化的。说明Gβγ同Gα一样均可引起效应蛋白的激活,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同样重要作用,共同介导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转Gαq和Gαq/ACⅥ基因小鼠探讨心脏功能衰竭的细胞机制及病理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转Gαq、Gαq/ACⅥ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左室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L-型钙电流(ICa,L)、一过性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结果:转Gαq小鼠心肌细胞APD50%和APD90%延长,Ito减小.转Gαq/ACⅥ小鼠上述指标有所改善.结论:心脏直接过表达Gαq可导致左室功能衰竭,增加心肌ACⅥ表达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M受体是与G蛋白相偶联的受体。激动剂作用于M1、M3和M5受体亚型经Gq/11蛋白激活PLC-β,加速PIP2水解,激动剂作用于M2和M4受体亚型经Gi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使cAMP产量降低。近来发现,激动剂持续作用可使M受体发生脱敏,内化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进而导致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终止和M受体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三磷酸鸟苷酸结合蛋白 (GTP -bindingpro tein ,G)偶联型受体是与信号转导有关的主要的胞膜受体 ,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受体多属该类。G蛋白位于细胞膜内侧 ,与胞膜外侧的受体及胞内的效应蛋白相偶联 ,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中介、转换作用。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 ,G蛋白将胞外信号转导至胞内的信号蛋白 ,信号蛋白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 (AC)活性、参与受体介导的三磷酸肌醇 (IP3)的水解 ,以及调控Ca2 +、K+通道 ,使胞内第二信使CAMP、IP3、Ca2 +、K+等浓度发生改变 ,后者经过一系列传递、逐级放大 ,激活多种蛋白水解酶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GRK5)在稳定表达hα-synuclein(人突触核蛋白)的SHSY5Y细胞的胞核、胞浆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在帕金森病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活性检测技术以及shRNA干扰技术等对稳定表达hα-synuclein的SHSY5Y细胞中GRK5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分布、胞核内GRK5蛋白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GRK5蛋白在过表达hα-synuclein的细胞核以及细胞浆内均表达增加,胞核中的GRK5蛋白通过影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对bcl-2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进行调控。结论帕金森模型中GRK5通过对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导致心肌细胞肥大的胞外刺激因素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将信号传人胞内。异三聚体G蛋白由α、β和γ亚基所组成 ,最近发现Gβγ可以激活PI3Kγ、Ras、MAPKs等 ,参与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可作为防治心肌肥厚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家族成员分成两类:经典PLD家族成员,主要是指PLD1与PLD2两个亚型;非经典PLD家族成员,主要是指PLD3-PLD6,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哺乳动物PLD1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3q26),PLD2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17p13)。PLD蛋白由组氨酸、赖氨酸和天门冬氨基酸组成的保守氨基酸结构域(HKD,催化功能结构域)和N-端的保守Phox(PX)、pleckstrin(PH)结构域(调节功能结构域)构成。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激活ECV304钙激活钾主G蛋白的增强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钙激活钾通道 (BKca)的影响以及 G蛋白是否在此过程中起作用。方法 细胞贴附式膜片箝技术。结果 发现 ECV30 4细胞膜上存在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BKca) ,它的电导是 (2 0 2 .5 4± 16 .6 2 ) p S,其活动可被 2 0 0 U / m l TNF-α增强 ,G蛋白在此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结论  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 ,快速激活 BKca,促进钾离子大量外流 ,使细胞膜发生超极化 ,增大静息钙离子内流的电化学驱动力 ,开放静息钙通道升高静息胞内钙离子浓度。G蛋白可增强此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下调Rho激酶活性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失敏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 3 h组、CLP 6 h组、CLP 12 h组,每组8只.经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浆IL-1β浓度及肠系膜上动脉(SMAs)钙敏感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培养SMAs来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并与不同浓度重组人IL-1β孵育24 h,观察IL-1β对其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水平、Rho激酶活性、G蛋白表达水平及RhoGEFs活性的影响.结果 经CLP 3 h后SMAs钙敏感性开始下降(P<0.05),而血浆IL-1β在CLP 6 h后开始上升(P<0.05),SMAs钙敏感性变化趋势与血浆IL-1β浓度变化呈明显负相关(P<0.05).IL-1β可降低VSMCs MLC20磷酸化水平及Rho激酶活性(P<0.05),上调Gα11表达而下调Gα12表达(P<0.05),但对Gαq和Gα13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IL-1β可明显降低RhoGEF和PDZ-RhoGEF活性(P<0.05),升高p63 RhoGEF活性(P<0.05).结论 IL-1β通过下调Gα12表达,引起PDZ-RhoGEF和Rho激酶的活性下降,导致MLC20磷酸化水平下降从而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失敏的发生;另外也能通过上调Gα11表达,引起p63 RhoGEF活性增加而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敏感性增加,但总效应是使钙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GPR56-G 蛋白融合传感器为例,建立一种检测 GPCR 与 G 蛋白相互作用的高灵敏方法。 方法 将带有 NanoLuc 荧光素酶(Nluc)的G蛋白α亚基的 N 端融合到 GPCR 的 C 端,构建 GPCR 和G蛋白 α 亚基两者的融合蛋白为实验组,受体和G蛋白共表达作为对照组。在受体表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利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方法检测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GPR56 和 Gα12亚基共表达的组成性活力。利用BRET方法检测GPR56激动剂(P19)对 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果 BRET 比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GPR56 和 Gα12亚基共表达相比,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具有更强的组成性活力(F=424.7,P<0.001);与对照组比较,P19激活实验组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6,P<0.001),GPR56-Gα12亚基融合蛋白对激动剂(P19)的感知更灵敏,亲和力更强。 结论 GPCR-Gα 亚基融合蛋白系统是一种检测GPCR与G蛋白相互作用更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Carl G. Groth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2(1):F0002-F0002
Carl G Groth教授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获得M.D(1961)和Ph.D(1965)学位。后来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与Thomas E.Starzl教授一起工作,1967年这个团队成功的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肝移植,Groth是该团队的关键成员。1973年Groth成为斯德哥尔摩Huddinge医院的移植外科主任,1984年被任命为卡罗林斯卡学院移植外科教授。Groth的团队完成了瑞典的第1例胰腺移植、第1例骨髓移植、第1例肝移植和第1例胰岛移植。其中胰腺移植是当时世界上第2例。1988年Groth编写了第1本关于胰腺移植的专著。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研究中国人两种常见G6PD基因突变型G1388A和G1376T的酶活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确定标本的基因型。通过G6PD/6PGD比值法检测酶活性。结果34例男性G1388A突变组G6PD活性显著高于41例男性G1376T突变组(P<0.01)。结论G1376T突变比G1388A突变更能影响G6PD酶活性,G1376T突变组酶活性较G1388T组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yclin G1,G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3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yclin G1,G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cyclin G1蛋白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84.37%和30.77%,cyclin G2分别为21.88%和6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 G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增高,cyclinG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减低。结论cyclin G1,G2蛋白表达改变可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硅胶层析及反相硅胶层析法,从大叶牛奶菜(MarsdeniakoiTsiang)抗生育活性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一孕甾四糖甙。经化学反应,波谱分析,酸碱降解及其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其结构为12-0-cvnnamyl-dihydrosarcostin-3-0-β-D-glucopyranosyl(l→4)-0-3-0-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0-β-D-oleandropyranosyl(1→4)-0-β-D-cymaropyranoside,命名为大叶牛奶菜甙庚(marsdekoisideG)。经系统文献检索证明其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庚型肝炎1例     
1病例报告 男,22岁,江苏宜兴人。因肝功能异常一月于1999年9月15日来我院就诊。1999年8月因血尿复发住外院,查肝功能127-167U/L,查HBVM为抗HBs(+),曾注射乙肝疫苗,抗HEV(-)。当时无乏力、纳差等不适。以“肝炎”转来我院门诊。既往史:病人1983年出现血尿,间歇性,肝功能正常。无血制品使用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家族中有肝炎史。体检:神清,精神可,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胸廓对称无畸形,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活检针对肾活检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86例患者分成两组,16G组216例患者采用16 G Cru- cut手动活检针进行彩超引导下肾组织活检;18G组270例患者采用18 G Cru- cut活检针。16G活检针穿刺要求取材2条肾组织,18G活检针穿刺要求取材3条肾组织。结果两组活检总成功率94.44%。16G组活检成功率93.52%;平均穿刺次数(2.57±0.34)次;并发症发生率8.80%(肉眼血尿5.56%,肾包膜下血肿3.24%)。18G组活检成功率95.19%;平均穿刺次数(2.84±0.51)次;并发症发生率5.56%(肉眼血尿4.07%,肾包膜下血肿1.48%),两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穿刺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16G组光镜下平均肾小球数量(19.33±4.91)个;18G组光镜下平均肾小球数量(25.27±6.23)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18G针进行超声引导下肾活检,虽多取材1次,但与16G针比较不增加并发症。两种活检针取材的有效肾小球数量有差异,但均可保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测的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