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CMOS工艺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晶体管的老化效应严重影响了电路的可靠性,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BTI)是造成晶体管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故障插入的电路抗老化输入矢量生成方法,在电路的合适位置插入固定故障,通过自动测试向量生成(ATPG)工具获取较小的备选抗老化矢量集合,再从中筛选出最优矢量。由该方法生成的输入矢量可以使电路在待机模式下处于最大老化恢复状态,同时具有较小的时间开销。在ISCAS85电路中的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矢量生成方法相比,在电路待机模式下加载本文方法生成的输入矢量,可以达到最高17%的电路老化时延改善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组合电路内建自测试过程中的功耗和故障覆盖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获得较高故障覆盖率的低功耗测试矢量生成方案。该方案先借助A talanta测试矢量生成工具,针对不同的被测电路生成故障覆盖率较高的测试矢量,再利用插入单跳变测试矢量的方法以及可配置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确定性测试向量的原理,获得低功耗测试矢量。通过对组合电路集ISCAS’85的实验,证实了这种测试生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在不损失固定型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测试功耗的内建自测试BIST(built-in self-test)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原始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的基础上加入若干逻辑,使测试向量每周期最多产生两次跳变,因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电路CUT(circuit under test)的功耗。通过对组合电路集ISCAS’85的实验证明,被测电路的总功耗、平均功耗以及峰值功耗都有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组合电路内建自测试过程中,为了保证在获得较高故障覆盖率的条件下,减少测试功耗,提出了一种确定性低功耗测试矢量的生成结构,该结构利用可配置反馈网络的LFSR作为确定性矢量生成器,并结合单翻转矢量插入逻辑的时钟复用原理,使确定性测试矢量间插入了单一跳变的测试矢量。通过对组合电路集ISCAS’85的实验,表明该设计不仅提高了故障覆盖率,缩短了测试时间,而且能有效降低电路的总功耗、平均功耗和峰值功耗。  相似文献   

5.
基于测试向量中不确定位的漏电流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CMOS电路测试时由漏电流引起的漏电流功耗在测试功耗中处于重要地位.降低测试时的漏电流对于延长需要周期性自测试的便携式系统电池寿命、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和降低测试成本都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漏电流的组成,和与之相关的晶体管的堆栈效应.然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向量中不确定位(X位)、使用遗传算法优化集成电路测试时漏电流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在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测试中该方法能够在不影响故障覆盖率的条件下,有效优化测试时电路的漏电流.  相似文献   

6.
电路测试神经网络方法中求多个测试矢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研究在数字电路测试的神经网络方法中求给定故障对应的多个测试矢量的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求多个测试矢量的遗传进化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矢量扰动方法,通过这两种者的结合使用,能获得被测电路较小的完备测订,从而提高了电路测试神经网络的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BIST)技术的伪随机测试生成具有测试时间过长,测试功耗过高的缺点,严重影响测试效率等问题,提出一种低功耗测试生成方案,该方案是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设计的一种低功耗测试序列生成结构--LP-TPG(Low Power Test Pattern Generator),由于CMOS电路的测试功耗主要由电路节点的翻转引起,所以对LFSR结构进行改进,在相邻向量间插入向量,这样在保证原序列随机特性的情况下,减少被测电路输入端的跳变,以ISCAS'8585基准电路作为验证对象,组合电路并发故障仿真工具fsim,可得到平均功耗和峰值功耗的降低,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在保证故障覆盖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测试功耗,缩短了测试序列的长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BIST(内建自测试)过程中,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作为测试矢量生成器,为保障故障覆盖率,会产生很长的测试矢量,从而消耗了大量功耗.在分析BIST结构和功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test-per-scan和test-per-clock两大BIST类型,介绍了几种基于LFSR(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优化的低功耗BIST测试方法,设计和改进可测性设计电路,研究合理的测试策略和测试矢量生成技术,实现测试低功耗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向可重复播种的LFSR结构提供种子,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覆盖率提高门槛值(Dynamic Coverage Im-provement Threshold,DCIT)的种子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种子进行重复播种,能够截断对提高故障覆盖率效率低的测试码序列.每个种子可以得到长度固定的伪随机测试序列.以ISCAS85基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不降低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减少测试矢量长度、缩短测试时间和降低测试功耗.  相似文献   

10.
张哲  胡晨  王学香  时龙兴 《电子器件》2004,27(4):705-709,718
传统的BIST结构中,由于LFSR产生大量的测试矢量在测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功耗。为了减少测试矢量的数目而不影响故障覆盖率,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模式LFSR的低功耗BIST结构。首先介绍了功耗模型和延迟模型的基础知识,然后给出了用于生成双模式LFSR的矩阵,并介绍了解矩阵方程式的算法。随后说明了新的BIST结构和用于矢量分组的模拟退火算法。最后,基于Benchmark电路的实验证明这种结构可以在不降低故障覆盖率的同时减少70%的功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将任意组合电路转变为易测电路的方法和易测电路的测试生成算法。对电路中所有引线的单固定故障都能产生测试向量。测试生成所需的计算量的上限是2(n_1+4n_2)~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检测数字电路中多重故障用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技术。该技术使用不同数量的由故障真值表中产生的随机选择的电路数据。真值表通过在电路中插入随机单个固定型故障而构成。文中描述了采用该技术的诊断流程和 ANN 结构及由样电路产生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当测试数据选择流程受电路测试矢量指导时,可得到紧凑、高效灵活的ANN 结构。参1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电路分割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低功耗扫描测试方法。该思想主要是将原始电路分成不同的几部分,每个部分能够单独进行扫描测试,通过减少同时被测的扫描寄存器的数量来达到降低测试功耗的目的。实验证明该方法使得扫描测试中的峰值功耗降低了60%,并且通过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wrapper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由于电路分割造成的故障覆盖率损失。  相似文献   

14.
扫描测试作为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最常用的可测性设计方法,能显著提高电路的可测性,但同时也会引起测试功耗问题.本文采用划分待测电路数据流图的方法降低测试峰值功耗.实验表明,在稍微降低故障覆盖率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测试方法能显著降低测试的峰值功耗,同时也能降低平均功耗和能耗.  相似文献   

15.
在BIST(内建自测试)过程中,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作为测试矢量生成器,为保障故障覆盖率,会产生很长的测试矢量,从而消耗了大量功耗。在分析BIST结构和功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test-per-scan和test-per-clock两大BIST类型,介绍了几种基于LFSR(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优化的低功耗BIST测试方法,设计和改进可测性设计电路,研究合理的测试策略和测试矢量生成技术,实现测试低功耗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低功耗BIST测试生成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卫兵 《电子质量》2004,(11):62-63
文章提出了一种在不损失固定型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测试功耗的BIST测试生成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原始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控制逻辑电路,对LFSR的输出和时钟进行调整,从而得到了准单输入跳变的测试向量集,使得待测电路的平均功耗大大降低.由于该设计方案比其它LPTPG方案的面积开销小,从而具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组合电路测试生成算法。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将组合电路表示成对应的神经网络,通过建立被测电路的约束网络,构造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使组合电路的测试矢量对应神经网络能量函数的最小值点,使得测试生成问题数学化,并使用遗传算法求解能量函数的最小值点得到故障电路的测试矢量。通过在一些标准电路的实验表明,该测试生成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一种低功耗BIST测试产生器方案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低功耗设计呼唤低功耗的测试策略。文章提出了一种在不损失固定型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测试功耗的内建自测试测试产生器方案,该方案在原始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控制逻辑,对LFSR的输出和时钟进行调整,从而得到了准单输入跳变的测试向量集,使得待测电路的平均功耗大大降低,给出了以ISCAS'85/89部分基准电路为对象的实验结果,电路的平均测试功耗降幅在54.4%-98.0%之间,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Hopfield网络的时序电路测试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红霞  叶晓慧  张森 《电子器件》2006,29(1):183-185,188
针对时序电路置初态难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假想思想把时序电路转化为组合电路的方法,并结合时序电路的特点来实现测试矢量。发现利用EDA工具软件仿真正常电路的波形。可很快得到稳定状态,选择不同的反馈线可得到各稳定状态的次组合电路。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故障的测试矢量,是一种研究时序电路故障测试产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肖继学  陈光 《微电子学》2008,38(3):358-363
对于VLSI中具有邻域子空间的电路模块,提出了一种高效测试生成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了行波进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的测试生成,并予以了硬件实现.8位、16位和32位两种加法器的测试实验表明,这些测试生成能够使单固定型故障的故障覆盖率达到100%,双故障覆盖率分别达到99.996%以上以及100%,故障定位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测试矢量的数目仅与邻域子空间的大小有关.由于原电路中加法器的复用,两种加法器测试生成的硬件实现仅需额外的一个逻辑与门,将硬件开销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