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冷刀宫颈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治疗作用,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6年至2010年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0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冷刀宫颈锥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者病理完全符合69例,占65.1%,不符合37例,占34.9%.8例(7.5%)患者锥切边缘受累,103例患者随访6~30个月,2例复发.发现早期浸润癌6例,其中2例仅行宫颈锥切随访无复发;6例患者后行子宫切除术或扩大子宫切除术(不在统计范围);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宫颈管狭窄.结论宫颈锥切术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更准确,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覃晓  张云燕  李丽玲  潘春红  李力 《重庆医学》2016,(15):2087-2089
目的 比较冷刀锥切术(CKC)与宫颈环形电锥切术(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167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其中75例接受CKC治疗(CKC组),92例接受LEEP治疗(LEEP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KC术与LEEP术均能够弥补三阶梯诊断流程的不足,治疗效果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EEP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宫颈狭窄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CKC术,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在治疗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Ⅲ,CINⅢ)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采用CKC对135例经电子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确诊为CINⅢ的患者进行治疗,再次病理检查后分析其病理分级变化.结果 与CKC术前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诊断结果相比,135例CKC术后患者病理诊断级别升高者7例,符合者75例,降级者53例,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病变病理与CKC术后宫颈病变病理的符合率为55.56%,同时发现宫颈腺上皮内瘤变18例及宫颈癌7例并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结论 CKC是治疗CINⅢ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筛查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筛查、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对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和60例CINⅢ级的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是82.4%,阴道镜检查符合率是92%.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110例,阳性率88%.106例行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19例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或全子宫切除术,其中13例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因多点CINⅢ或原位癌者行两次LEEP或CKC后行LEEP或LEEP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CIN趋于年轻化;应用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结合HPV-DNA的检测能提高宫颈上皮内病变早期诊断率;对大多数CINⅡ~Ⅲ级的治疗LEEP可作为首选,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尤其对多个点CINⅢ或原位癌行LEEP或CKC的患者要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临床价值及术后随访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宫颈门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2患者113例,均行宫颈LEEP治疗,切除术后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并利用HPV及阴道镜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54例,级别下降者34例,级别上升者25例。其中级别上升者有8例为宫颈早期浸润癌,术前高危型HPV感染102例,其中单独感染68例,复合感染34例。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85.29%、12月转阴率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宫颈管搔刮发现病变残留占40%。结论 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安全经济有效,但由于宫颈病变的多灶性,术后可采用高危型HPV监测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尽早发现病变残留和(或)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全宫切除术标本中病理学诊断为浸润癌的发生率,探讨需要全宫切除者术前锥切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1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锥切后,行全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Ⅲ的病例,均先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术后3个月内,因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或随访困难等,再接受全宫切除。197例患者中,122例在全宫切除之前行LEEP,75例行CKC。子宫标本病理提示,49例患者宫颈有病灶残留,其中36例为LEEP术后,13例为CKC术后,两种锥切手术方式病灶残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均未发现有宫颈浸润癌。结论对需要全子宫切除的CINⅢ患者,术前不一定要先行诊断性锥切,直接切除子宫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42例,采用自身对症照法,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检查结果。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者22例,占40.5%,不符合者25例,占59.5%。在因除外浸润癌而行宫颈锥切术的23例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一致者11例,占45.8%;宫颈锥切术后,因早期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者2例,占4.8%;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或CIS行全子宫切除术者9例,占24.1%。31例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诊,保留了生育功能,在平均20.1个月的随诊期内,无1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出血。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对于患有CINⅢ级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宫颈锥切术是较为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代替,以及探讨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76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者48例(63.16%);宫颈锥切术后,因发现宫颈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者4例;因原位癌行全子宫切除术者6例.8例CIN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诊,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 宫颈锥切术在CIN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包括原位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 Ⅲ级的患者共54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仅为77.78%,而宫颈锥切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100%,且宫颈锥切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97.43%降级.结论 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而且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 Ⅲ级(包括原位癌)的患者,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电子阴道镜图像的特点,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242例在阴道镜下活检并经组织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阴道镜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阴道镜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碘阴性区、异常腺开口、镶嵌、点状血管、异形血管、白斑.结论 电子阴道镜图像越复杂其病变级别越高,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1患者中漏诊CIN2+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g YF  Wang XY  Lü WG  Cheng XD  Xie 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882-1885
目的 评价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的准确性,评估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1中漏诊CIN2+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74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1且无法按计划随访的患者实施宫颈电环切术(LEEP),并对术前各项流行病学指标、宫颈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检测、阴道镜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 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上述因素与漏诊CIN2+的相关性.结果 274例中漏诊CIN2+85例,漏诊率31.0%.单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检查前宫颈细胞学结果 、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和宫颈分泌物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阳性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患者漏诊CIN2+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阴道镜检查前宫颈细胞学结果 和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患者漏诊CIN2+的独立影响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4.67和2.06.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1漏诊CIN2+概率较高,阴道镜检查前宫颈细胞学结果 和阴道镜检查满意状况是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患者漏诊CIN2+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宫颈锥切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 2005年8月至 2010年 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院行治疗的 383例CINⅢ患者,随机行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 213例,行普通电刀宫颈锥切术治疗170例,比较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随访资料。结果: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两种手术方式在所切下宫颈锥体的直径及锥高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5.2) mL和(25.5±17.2)mL,电刀锥切组的出血量比冷刀锥切组减少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3例锥切术后病理检查,350例没有病理升级,33例出现了病理升级,被确诊为Ⅰa1期宫颈浸润癌21例,Ⅰa2期宫颈浸润癌7例,Ⅰ b1期宫颈浸润癌5例。Ⅰa1期宫颈癌中,3例(14.3% )有生育要求且切缘阴性的患者宫颈锥切术后接受严密随诊,1例(4.8% )切缘阳性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了再次锥切,其余 17例(80.9 % )实施筋膜外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Ⅰa2期和Ⅰb1期宫颈癌中12例全部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随诊383例患者未见有肿瘤的复发。结论:CINⅢ患者常规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和个体化要求,有选择性地实施单纯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宫颈上皮内瘤变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治策略和全子宫切除术(切除阴道上段1cm)在CINⅡ级、CINⅢ级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对10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CINⅡ级、CINⅢ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年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经TBS系统报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两种检查方法对CINⅡ级、CINⅢ级的诊断价值。结果:CINⅡ级、CINⅢ级在35~45岁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60例,56.6%)。临床多无特殊症状,其中无症状体检发现41例(38.7%),因不规则阴道流血检查发现37例(包括接触性出血,34.9%)。术前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与病理符合率为64.7%,术前经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0.2%,术后病理诊断升级为9.8%,术前诊断为CIN术后发现为浸润癌7例(6.6%)。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是CIN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无随访条件及术前不能排除浸润癌的CINⅡ级、CINⅢ级患者的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将2006月7月至2007年8月在门诊开展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CIN组),并取同期宫颈炎症患者122例作对照组,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2%的妇女2年内未做过宫颈癌筛查;55%的妇女有婚前性行为;CIN发病高峰集中在30~34岁;75%的CIN是通过机会性筛查确诊;CIN组初次性交年龄早、早婚、早育、多次妊娠、多次流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强门诊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扩大受益人群比改进筛查技术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AIN), as a precursor of vaginal cancer, is a rare disease. Its prevalence has not been well analyzed. This research is to ascertain the risk factors for VAIN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63 VAIN cases and 64healthy controls. In all subjects Pap smear and HPV tests were perform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covering information o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moking, past history, reproductive and sexual histories.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medical records including symptoms, Pap smear results, grade of lesions,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status.
Results  Postmenopausal women had a 2.09 times higher risk for VAIN than pre-menopausal women (95% CI: 1.10–3.85; P=0.024). The patients with previous hysterectomy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VAIN (OR=4.69; P=0.003).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cervical cancer or CIN were predisposed to VAIN (OR=78.75; P <0.0001). The rate of HPV infection in VA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and an increased risk of VAIN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higher viral load (OR=126.00; P=0.000).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HPV infection and a history of CIN or cervical cancer were still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in patients.
Conclusion  HPV infection and a history of CIN or cervical cancer a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IN.
  相似文献   

16.
Liu J  Song XH  Wang Q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4-1766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结果中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405例与LSIL395例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在其指引下行宫颈及/或外阴部位的活检术、宫颈管内膜刮取术(ECC)及子宫颈电热圈切除术(LEEP),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估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符合率,随访结局。结果(1)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05例ASCUS患者中慢性宫颈炎231例(57.04%)、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41例(34.8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3.95%)、宫颈鳞癌(SCC)Ⅰal期2例(0.49%);外阴上皮内瘤变(VIN)15例(3.70%)。395例LSIL患者中慢性宫颈炎135例(34.18%)、宫颈LSIL201例(50.89%)、HSIL41例(10.38%)、SCCⅠal期2例(0.51%);VIN15例(3.80%)、外阴鳞癌1例(0.25%)。(2)阴道镜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期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与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96.17%、58.41%、73.34%、79.63%。(3)随访结果:HSIL及HSIL^+患者全部在访,经临床干预后病变消退,随访1年以上无进展。738例宫颈炎、LSIL及VIN患者半年之内全部在访,其中501例随访1年以上(随访率67.89%)。结论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LSIL患者,其组织学诊断的分类具多样性:包括宫颈上皮的良性改变,也包括不同级别的CIN及少数的癌。借助阴道镜检查全面评估女性下生殖道,不仅可以早期检出HSIL与宫颈癌,还可及时检出VIN与外阴癌,其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酶TRAP ELISA法对 2 7例宫颈组织 (16例CIN、11例正常宫颈 )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 :CIN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5 6 2 5 % (9/ 16 ) ,而 11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 ,CIN及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值分别为 (0 371± 0 2 19)和 (0 0 39± 0 0 48)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不同级别CIN中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 ,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常规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率及阴道镜图像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的44例CIN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发现CIN44例,占14.66%;CIN的异常图像为宫颈湿疣、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共占93.19%,不满意征象3例,占6.81%;阴道镜检查CIN,阳性预测值为75.86%、敏感性为93.62%、特异性为94.47%。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诊断CIN的重要方法,初次阴道镜检查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发病高危因素以及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期对该病有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因外阴瘙痒以及外阴色素减退在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及外阴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结果,探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组织学特性。结果 所有临床表现为外阴色素减退及瘙痒的患者共79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外阴皮肤上皮内非瘤样变者31例,诊断为非特异性皮肤组织慢性炎者48例。两组发病年龄与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因素中精神压力和化学物质或射线暴露史在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54.8%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其余因素如饮食偏好、抽烟饮酒、家族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特异性皮肤组织慢性炎可能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前期的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类型,而精神压力和化学物质或射线曝露史可能是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是用来描述外阴皮肤鳞状上皮异常增生的一组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快速上升。基于有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VIN可分为HPV阳性及阴性两类。前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31%~4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后者常与硬化性苔藓相关,发生于老年患者,约6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VIN根据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深度,可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VIN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激素治疗可阻止其恶性转化,但不能达到治愈,外科手术切除是浸润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