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1b(赛若金)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干扰素-α1b治疗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HA、PCⅢ、LN和Ⅳ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BV DNA阴转者降幅显著大于未阴转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赛若金可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呈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内皮素(E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与肝纤维化形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0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1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ET、HA、PCIII、IV.C、LN含量,并与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ET血清浓度明显增高,与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血吸虫病患者ET、HA、PCⅢ、IV.C、LN水平随着chuild-pugh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增高而增高;晚期血吸虫病伴食道静脉曲张与无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血清ET、HA、PCⅢ、IV.C、L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T、HA、PCⅢ、IV.C、LN可能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和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γ-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冬梅  周霞秋  郭清 《肝脏》2002,7(2):98-100
目的 研究重组人γ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采用IFN γ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 ;B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疗程为 9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 3、6、9个月及停药后 3个月血清HA、LN、PⅢNP及Col Ⅳ水平。结果 A组血清HA、LN、PⅢNP及Col Ⅳ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 ,至 9个月到最低点 ,而B组无明显降低。有效率A组为 61.1% (11/18,脱落 2例 ) ,B组为 10 .0 % (2 /2 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4)。结论 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曹阳  冼建中  牛易 《传染病信息》2004,17(4):172-172
目的研究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变化.方法60例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例采用IFN-γ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B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凯西莱 肝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9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3、6、9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血清HA、LN、PCⅢ及Ⅳ-C水平.结果A组血清HA、LN、PCⅢ及Ⅳ-C的测定值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至9个月到最低点(P<0.05),B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有效率A组仅为66.7%(20/30),B组为10%(3/3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治疗进行不断下降,至治疗结束时达到最低点;与A组比较,B组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A组.说明γ-干扰素联合安络化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联合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检测 5 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γ 干扰素 (IFN -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PⅢP、Ⅳ -c、LN的结果。有 35例 (6 0 34 % )血清IFN -γ水平降低 ,11例 (18 97% )升高。血清IFN -γ降低者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明显。肝功能异常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FN -γ水平较静止期肝硬化患者为高 (P <0 0 5 )。提示 ,测定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FN -γ的含量 ,结合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水平 ,可能对使用IFN -γ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慢性乙肝患者40例,行肝穿刺,制片,HE染色及浸银染色后作病理学检查;取血,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IV—C、LN及PCⅢ水平,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4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随肝脏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升高,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与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1-9],业已证实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前Ⅲ胶原(PCⅢ)含量变化能反映肝细胞损害和肝纤维化程度[10-13].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国内文献报告尚属少见,我们通过检测IL-1β,IFN-γ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水平的变化,结合肝脏病理学资料探讨其在肝纤维化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00例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CⅣ、PCⅢ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检测。血清学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性一致,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其中HA、CⅣ在病理分期中,从S1~S4期均依次大幅度升高,与S0相比(P<0.01),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优于LN。而PCⅢ在反映肝纤维化时与S2期呈依次明显升高,可作为肝纤维化中、晚期辅助诊断。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CⅣ、PCⅢ水平,对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是目前了解肝纤维化程度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NF α)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应用INF α1b治疗轻度、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3 6例 ,并与同期护肝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 3 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 6个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Ⅳ型胶原。结果 治疗组血清HA、LN、PCⅢ、Ⅳ型胶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比对照组血清纤维化指标下降显著 (P <0 .0 1)。结论 用INF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标记与病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干扰素α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以及TGF-β1,B超引导下肝穿作组织学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IFN组治疗后HA、PC-Ⅲ、Ⅳ-C、LN和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HA、PC-Ⅲ和TGF-β1明显降低(P<0.05)。IFN组治疗后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评分为(9.3±3.2)分降至(6.2±2.1)分,肝纤维化程度评分由(7.5±2.2)分降至(5.1±1.8)分(P值均<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毒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方法:用γ干扰素(IFN-γ)和小柴胡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并与单纯应用IFN-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IFN-γ联合小柴胡汤组患者血清肝圩堆化指标、ALT、TBil下降明显,A/G比值上升显著,与治疗前、单用IFN-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FN-γ和小柴胡汤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VⅢ和Ⅳ-C水平,并与活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阶段,业已证实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前Ⅲ胶原(PCⅢ)含量变化能反映肝细胞损害和肝纤维化程度。白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国内文献报告尚属少见,我们通过检测IL-1β,IFN-γ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水平的变化,结合肝脏病理学资料探讨其在肝纤维化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各种肝病80例,其中急性肝炎(AH)10例,慢性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对于诊断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肝穿刺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透明质酸)、LN(层粘连蛋白)、PCⅢ(Ⅲ型前胶原)、CⅣ(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与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组间对比部分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分级组较为明显。结论:检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对于判断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75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例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①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慢性肝炎中医虚、实证微观辨证指标之一.②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是肝纤维化的活跃期,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点是清除湿热邪毒,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γ 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IFN γ治疗组 (A组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B组 ) ,疗程 9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 3、6、9个月及治疗结束后 3个月作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肝功能检查、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 [透明质酸 (HA)、层粘素 (LN)、Ⅲ型前胶原 (PⅢP)和IV型胶原 (CIV ) ]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治疗结束时及 3个月后A组患者血清HA、LN、PⅢP及CIV显著改善 ,脾脏厚度缩小 ,而B组无明显变化 ,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 64 .0 % ,显著高于B组的 12 .0 % (P<0 .0 0 1) ,A组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 15例 (60 .0 % ) ,一般在 2~ 3天自行消退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各 2例 (8.0 % ) ,且程度轻 ,停药后可恢复 ,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γ 干扰素能有效安全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中γ干扰素的表达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γ干扰素(IFN-γ)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同步检测患者肝脏中IFN-γ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发现IFN-γ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的肉芽肿和虫卵周围,少量存在于结缔组织增生处;85%的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蛋白(LN)和Ⅲ型胶原的阳性反应达Ⅲ级以上。结论 IFN-γ在晚期血吸虫病肝脏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呈相反的关系,提示IFN-γ在肝脏免疫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3例CHB患者予IFNα-2b 500 U肌注,隔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和球蛋白(G).结果 治疗后CHB患者血清PⅢP、CⅣ、LN、HA及ALT、AST、TB、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血清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IFNα-2b可改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102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CPⅢ)、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晚血患者4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提示采用CLIA法检测相关血清学指标对晚血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IFN -α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 6 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FN组 ,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及IFN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关系。IFN -α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IFN无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A、PCⅢ水平明显高于应答组 (P <0 0 5 )。IFN -α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 (r=- 0 6 773,P <0 0 5 )。IFNα对慢性乙肝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抗病毒疗效受治疗前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