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葳 《西南给排水》1999,(6):12-14,32
浮沉池充分发挥了气浮法和沉淀法各自的优点,对原水浊度季节性变幅大,有机物含量高,藻类,色度高等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按工艺流程逐个介绍了浮沉池组织体各部份的设计参数。就影响处理效果的有关因素逐个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原水浊度100度是两种运行方式的切换点。  相似文献   

2.
水旋澄清池排泥不及时、不畅会影响澄清池的正常运行,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水旋澄清池悬浮层的研究,采用引出式自动监控系统来控制排泥,可避免污泥翻床对监控系统的影响,实现监控、排泥一体化,避免出水受进水浊度的影响。现场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排泥效果良好,自动化程度高,可改善水旋澄清池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浮沉池中斜板装置对气浮运行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研究了浮沉池内部侧向流斜板装置对气浮运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斜板装置对气浮净水效果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低浊水基本无影响;随着原水浊度和浮渣层厚度的增加,不利影响略有增加;加入斜板装置后落渣现象严重,排渣周期有缩短趋势.由于气浮分离区上部固有的分层流结构受斜板装置的影响较小,因此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横向流斜板浮沉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一种新型净化构筑物——横向流斜板浮沉池,用于处理冬季低温、低浊,夏季中高浊的江河、湖泊、水库水。在同一净水构筑物中根据需要,改变净水工艺,即当原水低温低浊时,采用气浮方式运行;当原水浊度升高(超过100度)时,则改为斜板沉淀方式运行。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池型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排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是直接影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刮泥机油管老化、排泥气管堵塞、空压机功率偏小、储泥池排泥泵偏大等问题进行了改造,使排泥系统稳定运行。同时,优化气提升排泥时间,适当排出储泥池中的污泥,使其回流污泥浓度在10000~25000mg/L范围内,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一般小于1NTU。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地区某净水厂为例,介绍了使用预沉池应对高浊度水时,工艺的设计参数选取和设备配置情况,并对现有预沉池应对突发高浊度原水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预沉池在高浊度原水进水情况下的具体运行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部分自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由于建设时间较久,工艺设备使用寿命达限,普遍存在产水量低、出水浊度高、排泥含水率高、投药量大的问题,以及排泥设备老化带来的运行安全、运行效能下降问题,亟需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净水效能。佛山市沙口水厂在原有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对虹吸式排泥车、配水花墙、集水槽、导流墙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及优化,通过本次改造,使得4#沉淀池排泥含固率稳定在3.0%以上;与尚未改造的3#池相比,在相同出水浊度的条件下,单池出水量提高30%,投药量下降3 mg/L,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某煤化工基地采用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砂滤池)组合双膜系统(UF+RO)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达标排放水和生活污水,但预处理工艺去除COD、降低浊度效果不明显,增加了后续双膜系统运行负荷和运行费用。为此增设A/O-MBR处理系统,对部分预处理工艺出水进行分流处理。系统的总设计处理量为1 600 m3/h,实际处理量为1 400 m3/h。经过几个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系统进水COD平均为125 mg/L、氨氮为15.6 mg/L、浊度为100 NTU,A/O-MBR处理后出水平均COD为30 mg/L、氨氮为0.2 mg/L、浊度为0.5 NTU。两套工艺处理产水混入清水池,可满足超滤系统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为解决分散式小型屠宰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问题。试验开展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对屠宰废水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其处理废水的工艺运行参数,并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系统中屠宰废水的处理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HRT为12h时,运行出水水质良好,COD去除率在80%以上,NH3-N的去除率在90%以上,TP去除率在85%以上,色度、浊度均较好,出水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本文的研究为屠宰废水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群  潘晓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6):106-108
2011年临江水厂污泥脱水系统进行了调试、运行,厂内所有生产废水全部进入污泥处理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31/199—2009)的一级标准。对浓缩池、压滤机等关键设备设施的运行进行优化,调整了部分运行参数和自控程序,压滤部分新增投加PAM替代石灰进行污泥调质。优化后浓缩池上清液浊度及排泥浓度均有所改善,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含固率明显上升,降低了污泥体积及后续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微絮凝拦截沉淀处理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拦截沉淀池是根据中微絮体的凝聚沉淀特性,用一种特殊材料设计构造的以接触凝聚和拦截沉淀为主要功能的新型沉淀池。以北京市第九水原水为主要对象,研究了拦截沉淀对低 氏浊水的处理效果,并与传统的平流以沉淀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拦截没淀池有优异的拦截聚沉和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平流沉淀池而接近于斜板沉淀池,有很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南方低浊高藻水的网格絮凝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方水库水多呈低浊高藻特征,根据速度梯度理论设计的传统网格絮凝池对其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微涡漩理论对传统网格絮凝池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它能降低沉后水浊度,提高对CODMn和藻类的去除效率。等效粒径和分形维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型池内形成的絮体粒径大且密实、沉降性好,此外改型池的水头损失和药耗也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试规模的内压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水厂沉淀池出水,考察超滤膜系统长期运行的出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超滤膜系统在处理不同水质期沉淀池出水时具有较高的除浊率,平均除浊率达到93.4%,且99.4%的出水浊度<0.1 NTU,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同期传统的滤池工艺。超滤膜系统对沉淀池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对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2%和8.2%,出水CODMn≤2.0 mg/L的保证率在98%以上,膜出水CODMn浓度受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的影响不大。膜进水中以小分子质量有机物为主,在MW<1 ku区间内的DOC和UV254占到整体有机物含量的57.3%和53.5%。超滤膜系统对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良好,膜出水水质大部分时间无需经过消毒就能保证卫生要求,可降低后续消毒的加氯量,从而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湖金墅原水冬季低温低浊的水质特点,探讨了采用沉淀池排泥水集中收集后回用,以期改善混凝沉淀效果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其对出水COD和余氯衰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回流比的情况下,经过深度处理后能取得预期的水质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增效澄清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增效澄清池是一种将高效接触絮凝和斜管沉淀有机组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采用此工艺处理西宁市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PAC投量为7~9 mg/L、PAM(分子质量为10 000~12 000 ku)投量为0.45 mg/L、混合池搅拌强度为600 s-1左右、网格反应池的搅拌强度为30 s-1左右、搅拌反应池的搅拌强度为120~160 s-1、污泥回流比为1.47%~1.9%,在此条件下,澄清池的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 NTU左右,对CODMn的去除率为2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宁夏宁东水厂采用调节原水pH值,投加高锰酸钾的方式来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调节pH值对于处理偏碱性的低温低浊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当原水pH值调节为中性时,混凝效果达到最优;适当使用聚丙烯酰胺可以优化混凝效果,但由于聚丙烯酰胺具有毒性,在实际运行中要慎重使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可有效提高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对于提高冬季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滤池反冲洗水回流的方法.可以提高原水中颗粒物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碰撞效率,改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与粉末炭联用处理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烧杯试验和生产应用的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低温低浊微污染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果,能显著降低滤后水浊度和高锰酸盐指数。但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末活性炭可取得很好的强化混凝效果。生产运行结果还表明,少量剩余高锰酸钾可被粉末活性炭还原,而后被混凝过程去除。  相似文献   

18.
宾县水厂处理系统的优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宾县水厂的生产性试验,对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与费用的基本关系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最经济沉淀水浊度这一概念的存在。试验表明,虽然该浊度值同源水水质条件相关,但当其变化幅度不大时,在生产上实现高效经济运行是可能的。同时发现在该厂的具体条件下,混凝剂费用是影响运行费用的主要因素,降低混凝剂消耗是降低运行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悬浮颗粒的絮凝过程对直接过滤的去除效率有影响,絮凝时间是控制絮粒形成大小及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直接过滤去除低温低浊微污染水中污染物的效率,考察了不同絮凝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水时,设置絮凝池的出水效果较优;絮凝时间大于10 min时,所形成的絮体更密实,Zeta电位趋于0,有利于悬浮颗粒吸附在滤料上,特别是对一些芳香族有机物及带双键的有机物,当絮凝时间为14 min时,去除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20.
马永强  徐明德 《山西建筑》2012,38(14):124-125
根据引黄水低温低浊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符合呼延水厂实际工艺的中试设备。通过中试优选了混助凝剂,确定了最佳工况点,在综合分析了药剂投加量、出水浊度、余铝、能耗与剪切强度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后表明,用中试设备所采用的强化混凝工艺来处理低温低浊的黄河水行之有效,可为工程实施提供模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