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单色共振双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了p-C6H4FCH3与Ar形成的范德瓦尔斯分子p-C6H4FCh3...Ar电子太跃迁O带附近的光谱,观察到了许多谱带。分析表明,这些谱带,除来自于甲基CH3内转动跃迁外,都可以归属为Ar相对于p-C6H4FCH3的振动跃迁。在用三维谐湃郛波函数一组合作为基和内德-琼斯作用的基础上,借助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p-C6H4FCH3...Ar分子中范德瓦斯振动的能级,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6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e(-Fe为二茂铁基,R为-C6H4X,(X=H,4-Br,4-OH,2-CH3,4-COOH)及4-NHC6H4NO2)的Mossbauer谱数据,其化学位移分别为(mm.s^-1):0.323,0.332,0.338,0.324,0.315和0.310。其四极矩分裂值分别为(mm.s^-1):2.263,2.285,2.287,2.21  相似文献   

3.
氟原子与氯溴代甲烷反应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氯原子与三种含氢氯溴代甲烷(CH2BrCl,CHBrCl2,CHBr2Cl)反应的光谱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观察了这些反应的可见化学发光(300-900nm)和染料R6G波段(565-610nm)的激光诱导荧光,观测到HF基电子态振动泛频跃迁和Br2(A,B),BrF(B)分子电子激发态跃迁的发射谱以及BrF(X),CHF(X)的基电子态的激发谱,计算机模拟光谱求出了Br2(B),BrF(X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BaFClxBr-1-x:Sm2+D2→7F0的跃迁几率随x变化为中心对BaFClxBr-1-x:Sm2+体系4f5d带的激发光谱、5D2→7F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温度的变化特性、5D2→7F0的跃迁几率等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BaFClxBr1-x:Sm2+中,随Br含量的增大,4f5d带与5D2能级更加接近,使7F0→D2的吸收截面增大,从而可能提高在5D2:能级烧孔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ICP-AES法测定钛合金中的6种元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战国利 《光谱实验室》2000,17(4):414-415
用HCl分解钛合金样品,直接用ICP-AES法测定其中的Cr、Mo、Fe、Si、Al及Zr6种元素,方法简便、快速、测定各元素含量范围为0.28%-6.51%,相对标准偏差为0.72%-5.07%,回收率为97.4%-102%。  相似文献   

6.
CuSO4·5H2O在用KBr压片法制样时所发生的固相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法和FT-IR法研究了CuSO4·5H2O在用KBr压片法制样过程中所发生的固相反应.主要产物为:K2Cu(SO4)2·6H2O和CuBr2。  相似文献   

7.
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结构的E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a2MoO4.2H2O,MoO3,(NH4)6Mo7O24.4H2O等结构典型的含钼化合物及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样品进行了EXAFS测试,并以Na2MoO4.2H2O为标样进行多层拟合计算,以研究各样品钼组分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下列含MoFe3S4 单元的μ2-OR或μ2 -SR桥联双类立方烷簇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Et4 N)3[Mo2Fe6 S8Cl6 (OMe)3 ](1),(Et4 N)3 [Mo2 Fe6 S8 (SPh)6 (OMe)3 ](2),(Bu4N)3 [Mo2Fe6S8 (SPh)6 (OMe)3 ](3),(Et4N)3 [Mo2Fe6S8 (SBut)6(OMe)3](4),(Et4N)3 [Mo2Fe6S8 (SPh)9 ](5)。通过这系列簇合物特征振动频率和结构参数及与线型Mo-Fe-S簇合物红外光谱的比较,对其νM o-μ2O(R) ,νM o-μ2S(R),νM o-S,νFe-S,νFe-SR,νFe-Cl 进行了归属。对其中两条途径的亲电诱导效应及Δν(即νM o-S-νFe-S)与Fe→Mo 电荷迁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讨论了桥联双类立方烷与线型Mo-Fe-S簇合物红外光谱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马红燕  王云 《光谱实验室》2000,17(1):100-103
本文报道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以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作为荧光试剂,用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钼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各种条件实验。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为 0.08-0.24m ol·L- 1 HCl,钼含量在0- 4.0μg/25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的组成比为Mo(Ⅵ)∶5-BrSAF∶CTMAB= 1∶2∶2,激发波长为365nm ,发射波长为525nm 。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0μg/L。用于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用单脉冲激波管研究了全氟丙烯C3F6的分解。使用H2作为清扫剂。产物包括CH4、C2F4、CF3H和C2F3H4,作为对断键反应过程的指示。C3F6的断键反应为C3F6→CF3+C2F3(1)得到其速率常数表达式为k(C3F6→CF3+C2F3)=10^(17.4±0.2)exp(-355300±8360/RT)s^^-1温度范围为1090K〈T〈1190K。全氟丙烯上,乙烯基C-CF3键的解离能为355.3kJ/mol。C3F6生成焓值为-1078.4kJ/mol。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量分步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份浸于CeO2上,经500℃焙烧2h,450℃氢气还原1h制得Co-Pt/CeO2和Co-Rh/CeO2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贵金属与Co之间具有催化协同效应。对CO氧化,Pt与Co的协同效应较显著,而对富氧条件下CH4选择还原NO,Rh与Co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XPS和EXAFS结果一致表明,经H2还原后,样品Co/CeO2、Co-Pt/CeO2和Co-  相似文献   

12.
从采自南中国海红藻刺状鱼栖苔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个黄酮类化合物,经IR,UV,FABMS,1H-1HCOSY,13C-1HCOSY,HMBC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5,7-二羟基-2-对羟基苯基-3-O-(6-O-对羟基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H-1-苯并吡喃-4-酮,并对碳信号进行了明确归属.这是首次从红藻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无机光谱烧孔系列材料MyM′1-yFClxBr1-x:Sm2+(M=Mg,Ca,Sr,Ba)中4f5d带的激发光谱随组分x和y的变化,5DJ—7F0(J=2,1,0)跃迁的荧光衰减随组分与温度的变化,对其烧孔的电子跃迁过程及其对烧孔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此系列材料中,随着Br含量和小半径的碱土离子的增加,Sm2+的4f5d带与5DJ能级更加接近,使7F0—5DJ的电子跃迁几率增大,烧孔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下列含MoFe3S4单元的μ2-OR或μ2-SR桥联双类立方烷簇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Et4N)3「Mo2Fe6S8Cl6(OMe)3」(1),(Et4N)3「Mo2Fe6S8(SPh)6(OMe)3」(2),(Bu4N)3「Mo2Fe6S8(SPh)6(OMe)3」(3)(Et4N)3「Mo2Fe6S8(SBu^t)6(OMe03」(4)m,(Et4N)3「Mo2Fe6S8(SPh)9」  相似文献   

15.
本法对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o,Cr,Cu,Fe,Mg,Mn,Mo,Ni,Pb,Sn,Ta,Ti,V,Y和Zn的测定范围为30-3200μg/g,Er为0.2-3.2%,回收率94-108%,RSD为0.2-2.1%。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相对论多组态理论,采用GRASP2(1992)程序计算了NⅢ—ArⅩⅣ的1s2s2p36S0-1s2s2p23d6P跃迁精细结构,计算的波长值与J.H.Blanke[1]等人的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并为六重态离子谱线辨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对角化哈密顿矩阵的方法,借助New man 晶场叠加模型,研究了ZnAl2O4∶Cr3 + 晶体的基态零场分裂(ZFS) 及其电子光谱,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定量研究表明,掺杂晶体ZnAl2O4∶Cr3 + 中,络离子(CrO6)9 - 局域结构应有压缩的三角畸变(Δθ= 3 .06°) .同时指出,自旋二重态对4 A2 基态ZFS参量b02 的贡献不可忽略,而对g 因子的贡献甚微.  相似文献   

18.
ICP—AES法测定锌及其化合物中的杂质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品溶解后直接测定及氢氧化钇共沉淀将锌与被测杂质元素分离后测定相结合,研究了锌及其化合物中Ag,Co,Al,Ni,Fe,Cu,Cd,Cr,Mn,In,As,Pb,Sn,Sb,Bi等15个杂质元素的ICP-AES测定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6-8.1%。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堆泵浦 ̄3He-Ar-xe激光实验中放大管的设计及混合气的组成。经聚乙烯慢化体慢化后的CFER-H脉冲堆的热中子注量率为6×10~(14)n/cm ̄2·s,根据慢化体结构设计了内充气体组份为 ̄3He:Ar:Xe=34.7:34.7:0.267,6oomm×Φ34mm的放大管,在约1.4×10 ̄(16)裂变每脉冲下进行 ̄3He-Ar-Xe(λ=1.73μm)激光激射实验,获得毫瓦级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Bi2-xPbxSr2CaCu2Qδ(x=0 ̄0.5)系列样吕以及在真空下不同温度退火的Bi1.6Pb0.4Sr2CaCU2Oδ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Raman谱实验研究。测量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b,c轴晶格常数增加,与O(1)CuBg模式相关的294cm^-1的峰强减少,峰位红移。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64cm^-1和630cm^-1峰分别与O(3)BiA1g和O(2)SrA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