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的优良铁皮石斛种源,并为下一步筛选优良品系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种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在南宁地区引种栽培2 a后,观察其生物学性状,测定叶绿素和糖类含量。结果发现: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和糖类含量均呈现出差异;云南河口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表现良好,叶绿素含量中等,但多糖和甘露糖含量较低。浙江乐清种源株高最矮,叶面积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但多糖含量较高,甘露糖含量中等。广西桂平铁皮石斛茎较粗,叶片宽大,叶绿素含量、多糖含量中等,甘露糖含量最高。广西玉林和桂平铁皮石斛生物学性状相近,多糖含量最高,甘露糖含量较低;广西乐业铁皮石斛茎细,叶片狭长,叶绿素含量最高,多糖和甘露糖较高。说明广西桂平和广西乐业2个种源在南宁地区的适应性较好,品质较高,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快繁技术,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铁皮石斛新品种‘雁吹雪3号’。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整齐、直立丛生,成龄苗平均株高25.5 cm,最高可达30 cm,平均茎粗0.6 cm。石斛多糖含量为57.5%,甘露糖含量32.6%,二者均高于对照。广东省多点多批测产结果显示,二年生植株年均每公顷产鲜茎6 165 kg。抗病性较强,耐热、耐寒性比对照增强,经广东省多点多批比较种植试验,综合性状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新鲜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方法干燥,通过测定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色泽、多酚氧化酶(PPO)、水分分布状态、组成氨基酸以及多酚的DPPH?和?OH清除率,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对铁皮石斛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新鲜样品,当微波强度为9 W/g,干燥后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可达52.21%;氨基酸分析仪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后铁皮石斛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在微波强度9 、12 、15 W/g下,微波真空干燥的铁皮石斛的PPO活性分别在干燥16、12、6 min后不再存在,表明微波真空干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钝化铁皮石斛的PPO活性,且微波强度越大时间越短。干燥过程的非酶促褐变主要由Maillard反应引起。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自由水驰豫时间T23和A23均显著降低。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酚仍具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观察干燥后样品的微观结构发现,随着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样品孔状结构受到更严重破坏,微波强度越大,铁皮石斛的复水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4.
以铁皮石斛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风味饮料,对铁皮石斛汁发酵前后多糖、石斛碱、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对石斛多糖的消耗最高,比原汁减少了41.63%。植物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混合发酵对石斛碱的消耗最高,比原汁减少了4.92%。经乳酸菌发酵,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比发酵前有提高,其中以植物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按比例1∶1混合发酵提高幅度最大,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17%和31.87%。铁皮石斛汁发酵后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比发酵前有所增强。本研究说明,利用乳酸菌发酵可提高铁皮石斛活性物质的溶出率,从而提高铁皮石斛乳酸菌饮品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不同花期石斛花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杂交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Dendrobium nobile)、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及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花的最佳采收期,测量3个不同花期(花苞期、微花期、盛花期)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并进一步测定最佳采收期的石斛花中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盛花期的铁皮石斛、杂交石斛、球花石斛及微花期的鼓槌石斛花的多糖、总黄酮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总体上较其他2个时期高;铁皮石斛盛花、杂交石斛盛花、球花石斛盛花、鼓槌石斛微花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63.8%~66.7%,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别为66.4、65.9、63.1、66.0,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石斛花中K含量最高(≥2.52×10~6 mg/kg),铁皮石斛盛花中Fe(177.33 mg/kg)、鼓槌石斛微花中Cu(107.00 mg/kg)含量较高。这表明石斛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石斛花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金兰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8):1574-1581
为选择杂交后代优良株系,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及其杂交F1代株系的组培苗及栽培苗生长量、表型性状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株系的组培生长量差异显著,变幅为0.15~0.69 g,超亲株系占75.00%,移栽生长量变幅为0.03~0.44 g,超亲株系占75.00%;组培苗8个表型性状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性状的88.89%;栽培苗4个表型性状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性状的44.44%,各株系多糖含量与亲本差异显著,7个株系的多糖含量表现为超亲,占总考察株系的87.50%。可见,利用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杂交是改良石斛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树舌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按照《中国药典》的研究方法对树舌中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硫酸蒽酮法对树舌中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树舌水分含量为10.82%,灰分含量为2.9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93%,多糖含量为0.125%。结论实验结果可为树舌质量标准、药理等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多糖水解酶(PSH)成品酶和自产粗酶液的制茶小试及大生产试验,研究了红碎茶初制中外源多糖水解酶的增质效果,结果表明:外源多糖水解酶可使红碎茶水浸出物平均增加4.51%以上;茶叶素平均提高0.23%,其它品质成分也有所增加。外形色泽和颗粒明显改善,使感官评分增加5分以上,红碎茶正茶制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黎药海巴戟药材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依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药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明确了海巴戟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其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规定海巴戟药材多糖含量不得少于 6.0%、东莨菪内酯含量不得低于 0.017%、水分不得超过 10.0%、总灰分不得超过 6.0%以及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 20.0%。本研究制定的黎药海巴戟药材质量标准,可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CO2倍增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霍山石斛幼苗为试材,比较了CO2浓度400 μmol/mol(大气浓度,对照组)和800 μmol/mol(处理组)栽培180 d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倍增处理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但霍山石斛未出现“光合适应”现象。栽培30 d后,处理组的存活率、着根率和新芽数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而60 d后,处理组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栽培180 d后,CO2倍增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茎鲜重、茎干重、茎长、单株叶片数和叶片厚度,而对茎粗和单叶面积无显著影响。同时,处理组也显著提高了茎的多糖含量,比对照组提高94%,但生物碱含量则显著下降。茎的总氨基酸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CO2倍增处理能显著促进霍山石斛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及其主要药用部位茎的产量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