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平滑肌收缩功能及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F-actin、G-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3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灸组4组,每组10只。以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选取内关、足三里、关元进行针刺干预,每次干预持续15 min,连续28 d;针+灸组在针刺干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艾灸干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远端结肠组织蛋白Cortactin表达水平以及G/F-actin比值。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推进率、结肠收缩最大张力、远端结肠组织蛋白Cortactin表达水平及G/F-actin比值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针+灸组均表现出肠推进率、离体结肠收缩最大张力明显降低(P<0.05),Cortactin表达量及G/F-actin的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针+灸组的肠推进率、离体结肠收缩最大张力明显降低(P<0.05),Cortactin表达量及G/F-actin的比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使用痛泻要方治疗确有疗效,但分析方剂中主要显效药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海马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7月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防风组(B-F组)和陈皮白术组(C-B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结直肠扩张+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内脏敏感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B-F组采用白芍防风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C-B组采用陈皮白术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蒸馏水灌胃,治疗周期为14 d。比较造模后、治疗后四组大鼠体质量及增长情况、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不同压力梯度下腹部撤退反射(AWR)、结肠及海马体组织中BDNF和S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建立IBS-D模型大鼠成功,所有大鼠存活。B-F组、C-B组大鼠造模后体质量增长量小于空白组,治疗后体质量增长量大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治疗后布里斯托大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海马与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激酶β(IκB kinase beta,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IBS-D的机制。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予以艾灸“天枢”“上巨虚”,每日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观察大鼠稀便率和直肠扩张所引起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下降(P<0.05),稀便率明显升高(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稀便率明显下降(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天枢”“上巨虚”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和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艾灸抑制海马与结肠组织 IKKβ/IK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肠轴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肠康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乳大鼠出生后第8~21天,每天接受直结肠扩张刺激建立IBS-D内脏高敏感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肠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30d分别灌胃给药。进行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P物质(SP)阳性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CGRP含量、结肠组织VIP含量及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康颗粒各组大鼠的AWR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CGRP含量、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0.01),肠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的升高(P<0.05~0.01)。结论 肠康颗粒对IBS-D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BS-D大鼠血清CGRP及结肠组织VIP含量的下降,抑制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许向前 《中医学报》2019,34(2):317-323
目的:观察补脾益肠丸联合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模型大鼠血浆及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抽取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得舒特组、补脾益肠丸加艾灸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冷水应激+束缚刺激+番泻叶灌胃的方法诱导D-IBS模型大鼠,采用补脾益肠丸不同剂量联合艾灸神阙、中脘及双侧天枢干预28 d,观察用药过程中大鼠体质量、排便情况,血浆、十二指肠及下丘脑中SP、VIP水平的影响。另取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得舒特组、补脾益肠丸加艾灸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补脾益肠丸加艾灸对大鼠肠道推进率的影响。结果:D-IBS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排便量增多,出现稀便和无定型便,粪便Bristol分型积分及肠道敏感性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十二指肠及下丘脑中SP、VIP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脾益肠丸加艾灸低剂量组血浆及下丘脑中SP、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补脾益肠丸加艾灸中剂量组粪便Bristol分型积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浆、十二指肠及下丘脑中SP、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肠道推进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补脾益肠丸加艾灸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性升高,粪便Bristol分型积分显著性降低,血浆、十二指肠及下丘脑中SP、VIP水平显著降低,肠道敏感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补脾益肠丸加艾灸高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肠道推进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脾益肠丸不同剂量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D-IBS模型大鼠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及组织中SP、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吕妍  李丹  唐方 《医学争鸣》2009,30(4):324-326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肠易激综合征)-D大鼠肠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番泻叶灌胃十四肢束缚应激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用药各组分别灌服804,536,268mg/kg藿香正气提取物,1次/d,连续4d,采用碳末推进及硝酸还原酶法观察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D大鼠小肠推进率及血清NO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明显加快(P〈0.01),血清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用药中剂量组可使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用药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IBS-D大鼠血清NO含量(P〈0.01)。结论: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D大鼠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柴参解郁汤对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小鼠粪便中胆汁酸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柴参解郁汤改善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柴参解郁汤组(15 g·kg-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上巨虚穴对慢性内脏痛敏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直肠球囊扩张刺激法持续刺激15 d制备慢性内脏痛敏IBS模型.电针组隔日1次针刺双侧上巨虚穴10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用6%冰乙酸制备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肠病方",测定大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PO含量上升,IL-10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PO活性下降(P<0.05),IL-10含量上升(P<0.05)。结论:电针"肠病方"对大鼠急性肠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MPO和IL-10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大鼠Thl/Th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安慰剂组.参照AL-Chaer的造模方法复制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中药组(剂量为1.55g·kg-1·d-1)和安慰剂组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排便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h1/Th2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安慰剂组大鼠排便粒数减少,Bristol 分级评分降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降低,IL-4、IL-10含量升高,且中药组疗效及作用均优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对IBS-D大鼠有较好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Th1/Th2起到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2.
宁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宁肠汤对束缚应激致泄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浆胃动素(MO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宁肠汤高、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肠汤对束缚应激所致大鼠排便的影响,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MOT、SP、VI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MOT、VI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S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宁肠汤高、低剂量组和补脾益肠丸组血浆MOT、VIP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SP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宁肠汤能抑制束缚应激大鼠亢进的小肠蠕动,对束缚应激致泄泻大鼠胃肠激素有调节作用,其中能升高血浆SP,降低血浆MOT、VI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理气通便合剂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IBS-C模型组、理气通便合剂组、莫沙必利组,每组6只.采用冰水灌胃法制备IBS-C模型.造模7天后,予药物干预,理气通便合剂组予理气通便合剂(18.75g·kg-1·d-1)灌胃,莫沙必利组予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药水提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P substance,SP)、促胰液素(Secretin,Se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单只孤养1周+番泻叶煎剂灌胃2周+慢性束缚应激1周造模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匹维溴铵灌胃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MTL、SP、Sec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P、Ghrelin、MTL水平显著升高,Sec水平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血清SP、MTL水平均明显降低,Se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乌药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对Ghrelin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乌药水提液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SP、MTL水平来改善IBS-D大鼠腹痛、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慢性疲劳表现以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艾灸组与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并进行一般状况观测及大鼠尾悬挂试验、大鼠旷场(开阔法)试验、大鼠力竭游泳试验。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跨格数、直立次数均较空白组显著减少,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缓慢,表明造模成功。安全艾灸器艾灸背俞穴可显著增加跨格数、直立次数,延长力竭游泳时间,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正常。结论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能减轻大鼠的躯体和心理疲劳,提高大鼠体力,对模型大鼠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安康新组方对溃疡性结肠炎SD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F-kβ及血清TNF-α的影响。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制备溃疡性结肠炎(UC)SD模型大鼠,动物随机分成肠安康新组方组、柳氮磺胺吡啶组、生理盐水组、空白组4组,每组6只,每组予以对应处理,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F-kβ水平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肠安康新组方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空白组NF-kβ水平及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肠安康新组方治疗UC的机制可能与调控NF-kβ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熄风化湿方(XFHS)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及SCF-Kit系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XFHS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母婴分离+乙酸灌肠”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XFH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10.9、21.8、43.6 g/kg)的XFHS方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测定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测定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XFHS组大鼠AWR评分、SCF、c-Kit蛋白和mR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XFHS方可改善IBS-D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降低SCF-Kit系统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柳向  朱楚月  旷思敏 《中医学报》2020,35(5):1034-1039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遵循随机原则将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洛司琼溶液,中药组给予痛泻安脾汤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H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脑组织中5-HT、结肠组织SER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HT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大鼠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与模型组大鼠大鼠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肠和脑组织(5-H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5-HT水平升高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免疫SERT结果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SERT呈低表达状态,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肠组织S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泻安脾汤能够调节IBS-D大鼠5-HT、SERT水平,缓解腹痛、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并评价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模型.方法 72只雄性SD乳鼠随机选取18只作为正常组,余乳鼠进行母子分离21 d构建IBS-D疾病模型;母子分离结束后适应性喂养1周,54只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并分设番泻叶灌胃2、4、6周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叠加高、中、低不同剂量番泻叶灌胃构建脾肾阳虚IBS-D大鼠中医证候模型.在番泻叶灌胃第2、4、6周,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宏观体征、内脏高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脾肾阳虚病证结合的模型评价.结果 番泻叶灌胃6周后,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大鼠进食减少、饮水量增加、肛温降低、握力降低、负重游泳时间降低、粪便粒数增加,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血清D-木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肾上腺皮质酮(COR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肠道黏膜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母子分离叠加番泻叶灌胃可构建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母子分离叠加高剂量番泻叶灌胃6周是构建该病证结合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痛泻安肠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TRPV1的表达及血清SP、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灌肠、球囊直肠扩张联合夹尾刺激的方法制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得舒特及痛泻安肠方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粪便Bristol分级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TRPV1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结肠TRPV1 mRNA的表达,用Elisa测定血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内脏敏感性阈值下降(P0.05,P0.01),粪便Bristol分级评分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痛泻安肠方低、中、高剂量组和得舒特组大鼠内脏敏感性阈值升高(P0.05,P0.01),粪便Bristol分级评分降低(P0.01),结肠TRPV1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TRPV1 mRNA表达降低(P0.01),血清SP、CGRP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痛泻安肠方能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结肠TRPV1蛋白表达,降低结肠TRPV1 mRNA表达,降低血清SP、CGRP水平,上调内脏敏感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