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G数作为A-G图判断膀胱出口梗阻量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AG数能否作为AG图判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量化指标,对逼尿肌收缩力正常的14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163次压力流率测定,分别应用AG图、AG数、尿道阻力因子(URA)及直线被动尿道阻力关系(LPURR)对测定结果分析,并对AG数与URA、AG数与LPURR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AG数与URA及LPURR间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6与094,随逼尿肌压力增高,各压力分组中AG数与URA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随LPURR分级增高,以及AG图分区由非梗阻向梗阻移动,AG数相应逐渐增加。结论:AG数可以作为判断BOO的简易量化指标,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应用URA连续定量判断膀胱出口梗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组间特异性尿道阻力因子(URA)连续定量判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对20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使用计算公式或Grifiths列线图计算URA值。结果表明:URA≥2.842kPa(1kPa=10.20cmH2O)者172例(83.9%),诊断为BOO,URA<2.842kPa者33例(16.1%),为非BOO者。32例患者术后URA降低了6.6±0.8kPa,与AG图及Sch¨afer列线图的诊断结果基本相符。URA能够连续定量地直接测量尿道阻力,诊断BOO,判断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PBNO及3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资料。结果 PBNO病人分为内括约肌痉挛症(ISS)组及膀胱颈梗阻(BNO)组,前者41例,后者20例,压力流率测定成功率ISS组低于BNO组及对照组(49%,80%,81%)。ISS组及BNO组Lin-PURR BOO分级〉Ⅱ级者占94%,对照组99%为0~Ⅰ级。ISS组及BN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的指标为膀胱颈开放逼尿肌压(PVB)、AG数(PdetQmax-2Qmax)、剩余尿量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结论 PBNO诊断的重要参数为Lin-PURR分级、PVB及AG数,改良苄胺唑啉UPP试验是内括约肌功能性梗阻定性定位的良好指标。Lin-PURR〉Ⅱ级可确定为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AG、Schafer 和URA 图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 膀胱出口梗阻(BOO) 的价值。 方法 应用AG、Sch¨afer 和URA 图对160 例BPH 患者的压力流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G、Sch¨afer 和URA 图诊断BOO 者分别为73 .7 % 、73 .7 % 和76 .2 % 。 结论 AG、Sch¨afer和URA 图诊断BOO 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于AG 图中可疑梗阻和Sch¨afer 图中Ⅱ级或以下的患者,应进一步用URA 图和PQ 图分析,有助于得出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致膀胱流出道梗阻(BOO),及其相关问题。方法采用排尿期尿道测压(MUPP)检测43例BPH患者,以压力下降梯度(MUPPG)计算梗阻程度,同时行膀胱等容收缩试验测最大逼尿肌等容收缩压(Piso);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经腹壁B超测前列腺体积(V)。结果43例BPH中38例存在BOO(88%),梗阻位于膀胱颈部28例(77%);MUPPG与IPSS、V、Piso呈正相关。结论MUPP能检测并计算BOO程度;BOO是BPH的病理基础,临床症状、逼尿肌代偿与其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ESD)患者的压力流率EMG测定的意义,对33例DESD患者进行排尿期压力、流率及尿道外括约肌EMG测定。各型特点为:Ⅰ型DESD出现于逼尿肌收缩开始,随逼尿肌压力上升,EMG活动正常或增强,外括约肌突然开放,EMG活动消失,尿液排出;Pdetopen明显增高,高于PdetMF,Pdetend较低。Ⅱ型DESD间歇性发生于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及外括约肌同时收缩、松弛交替出现,EMG活动相应增强、减弱,产生间歇性排尿;尿流率与逼尿肌压力曲线呈双曲线波浪型交替改变,Pdetopen增高不如Ⅰ型明显,Pdetend较高。Ⅲ型DESD持续整个排尿过程,外括约肌持续收缩,EMG活动持续增强,无尿液排出;逼尿肌压力曲线呈高水平延伸或单曲线波浪型,Pdet较高。结果认为:压力流率EMG测定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DESD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
加压尿道压力测定在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o L  Liang C  Shi B  Cai M  Jiang Z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9):545-547
目的应用加压尿道压力测定(SUPP)方法诊断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并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GSI的患者进行SUPP及静态尿道压力测定(RUPP),比较其结果,并对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术后再次进行SUPP,以17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22例患者SUPP结果中尿道闭合压(UCP)为-062±022kPa,压力传导率(PTR)为068±006;与RUPP比较SUPP对GSI的诊断阳性率为900%,高于RUPP的773%;两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82%;RUPP阳性而SUPP阴性者2例,相反者有5例。5例GSI女性患者经手术治疗后,SUPP测定各参数明显改善,各患者术前、术后UCP及PTR明显增高。结论SUPP在GSI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中均具有一定意义,但也具有某些局限性;临床应用时应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Fas/APO-1 在泌尿系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探讨Fas/APO1在泌尿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6种泌尿系肿瘤细胞,膀胱癌(T24,EJ,BIU87),肾癌(GRC1,RCC949),前列腺癌(PC3M)和一种原代培养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Fas/APO1分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培养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和T24细胞系Fas/APO1分子表达较强,PC3M属中等强度表达,RCC949与BIU87属微弱表达,而EJ及GRC1则不表达。Fas/APO1在泌尿系恶性肿瘤培养细胞中的表达强度偏低或完全不表达,可能参与了泌尿系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AG,Schaefer和URA图在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AG,Schafer和URA图诊断前列腺增生症(BPH)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价值。方法 应用AG,Schaefer和URA图对160例,BPH患者的压力-流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GSchaefer和URA图诊断BOO者分别为73.7%,73.7%和76.2%,结果 AGSchaefer和URA图诊断BOO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于AG图中可疑梗阻和Schaefer图中Ⅱ级以下  相似文献   

10.
人膀胱癌多重抗药性逆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膀胱癌多重抗药性逆转机理,应用阿霉素(ADM)大剂量短暂冲击结合低浓度持续递增法,获得了具有多重抗药性的BIU87R/ADM细胞。通过测定细胞内ADM聚积量和钙离子浓度,发现BIU87R/ADM细胞内ADM聚积量显著低于BIU87细胞(P<005);维拉帕米(VPL)、奎宁能使BIU87R/ADM细胞内ADM聚积量增加(P<005),两者协同应用基本上可逆转BIU87R/ADM细胞的抗药性。结果表明:(1)细胞内ADM聚积量减少是抗药细胞的重要变化,在细胞抗药性发生机理中可能起主导作用,(2)VPL、奎宁能逆转BIU87R/ADM细胞的抗药性,可能与增加细胞内ADM聚积量有关,与钙通道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