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铧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50-185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腹腔镜患者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组(B组),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病人的谵妄、躁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点A组优于B组(P<0.05),清醒时间基本相同(P>0.05),术后躁动、谵妄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妇科腹腔手术中使血压稳定、心率减慢、苏醒及时、躁动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并行肺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65例,均行全身麻醉诱导,但根据麻醉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自主呼吸康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且与T0对比,T1-T4时观察组MAP、HR明显降低、减慢(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稳定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实施不同给药方式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0例患者实施研究,均实施右美托咪定麻醉,根据患者麻醉给药方式分为单次组(n=45,单次静脉注射)和持续组(n=45,持续静脉泵入),分析两种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单次组患者建立气腹后10min、4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持续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实施单次静脉注射麻醉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大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给予试验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80例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并结合七氟烷全麻,实验组经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起效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实验组泵注后3 min、喉罩置入后3 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85、-4.24、-4.36、-4.15,均P<0.05),且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值分别为-2.21、-3.98、-6.87、-5.63,均P<0.05).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较观察组显著缩短(t值分别为-3.78、-4.14,均P<0.05),且其Ramesay镇静程度、OAA/S清醒程度评分均较观察组高(t值分别为4.25、6.96,均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低(χ2值分别为13.04、16.98、12.75,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结合七氟烷喉罩全麻能够改善宫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能够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可靠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喉罩置入诱导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对90例需在喉罩置入下全麻的患者诱导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H1组:右美托咪定组;H2组:咪唑安定组;H0组:丙泊酚组。分别记录并对比诱导前、诱导后但在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即时、喉罩置入后1分钟的血压波动情况、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和诱导时呛咳、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H1组在喉罩置入诱导中对血压波动影响较H0组小,虽镇静程度H1组不如H0组深,但H1组能达到麻醉镇静状态。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喉罩置入诱导中能够起到有效的镇静作用,且血压波动小,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喉罩全麻中麻醉诱导期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160例在本院行喉罩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参照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观察组患者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Ce50、Ce95和丙泊酚用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T2和T3时的HR、MAP和SpO_(2)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及恢复室Steward分数≥4分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喉罩全麻中麻醉诱导期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能够减少手术患者丙泊酚使用剂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斜疝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静注丙泊酚2.5mg/kg、芬太尼2.5ug/kg同时吸入4%七氟烷(氧流量4L/min)麻醉诱导,2min后置入喉罩。D组同时泵注右美托咪定0.8ug/kg,输注时间超过10min。记录各时间点MAP、SpO2、HR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SpO2、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后,与P组相比,D组MAP、HR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发生率D组均低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手术,能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于我院行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麻醉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为(19.64±5.08)min,低于对照组的(34.79±5.86)min(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缩短全麻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认知功能受麻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骨科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01-2015.01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根据入院顺序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手术结束前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儿停药后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儿童麻醉苏醒谵妄评分(PAED)等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呕吐、误吸、呼吸暂停、喉痉挛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停药后睁眼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数据较为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AE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麻醉及麻醉苏醒期间均未发生误吸、呕吐、呼吸暂停、喉痉孪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谵妄的发生,为手术效果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经腹子宫全切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受到右美托咪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行气管插管全麻经腹子宫全切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3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NI指数、血流动力学、苏醒过程中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生理盐水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N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中(P0.05)。T0、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SBP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 T1、T2、T3、T4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DBP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 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HR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过程中副作用发生率10.0%(3/30)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36.7%(11/3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等量生理盐水更能促进气管插管全麻经腹子宫全切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缩短,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7,(3):425-42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联合双管喉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和右美托咪啶组(Ⅱ组)两组,每组20例。Ⅱ组患者给予Dex 0.5μg/kg泵注10 min,Ⅰ组患者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随后常规诱导置入喉罩,术中Ⅱ组继续泵注Dex 0.3μg/(kg·h),Ⅰ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麻醉诱导前(T2)、置入喉罩即刻(T3)、置入喉罩后1 min(T4)、置入喉罩后5 min(T5)、手术开始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和离室时间;记录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拔喉罩呛咳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恢复期Ⅱ组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麻诱导前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啶可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同时使恢复期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下降,且不延长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是在2018年7月到2020年8月收治,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在手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在手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观察对比两组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躁动评分更小。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手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能够有效的对术后躁动起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阻滞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TAP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其中TAP组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组行TAP联合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之于TAP组稍长,但两组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术后各节点,其疼痛数字评分(NAS)与Ramsay镇静评分较之TAP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阻滞联合右旋美托咪定麻醉,改为不影响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提高镇痛、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麻输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研究组接受右美托咪定全麻输注。比较两组的镇静深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首次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时BIS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后30 min(T30min),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aO_(2)、HR、MAP)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全麻输注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天津市河西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带导管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对照组应用靶控药物丙泊酚进行处理,观察组则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BIS)值、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AP、BIS值在各个时刻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在患者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镇痛,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对照组单纯应用七氟烷吸入诱导。结果:观察组BIS值<60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插入喉罩时CETSe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过程中,观察组的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LC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实施全麻LC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在麻醉过程中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等速度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泵人,比较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实施效果。结果:实施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诱导插管及剥离胆囊时心率、血压变化,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用于LC术中可以减少插管及术中剥离胆囊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用量,为一种效果显著的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麻醉深度及全麻术后咽喉痛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全麻手术开始10 min后观察组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维持麻醉。并进行T0(用药前)、T1(用药5 min)、T2(用药15 min)、T3(用药30 min)时间段Narcotrend指数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及苏醒期各项指标水平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2、T3时间段Narcotrend指数,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拔管及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更少;T1、T2、T3时间段观察组患者血压、SPO2及HR指标水平稳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以上研究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到全麻手术患者中可确保术中麻醉深度,并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使手术治疗更具安全性,同时加快术后苏醒速度,以及有利于术后咽喉痛的预防与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对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镇静水平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全麻下择期行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D组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P组单纯靶控输注异丙酚。手术结束后,分别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意识清醒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苏醒期T1、T2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D组低于P组(P〈0.05);D组术后躁动例数低于P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乳腺癌乳房再造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提供满意的镇静水平和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