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教育》2012,(Z1):60
吃过早餐后,小班幼儿纷纷进入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娃娃家等区域活动。刚开始,慧慧选的是建构区,但不一会儿,她就转身离开建构区走向娃娃家。我见状马上提醒她回到建构区去。她停下脚步,好像迟疑了起来,但等我一走开,她又悄悄地溜进了娃娃家。班上好几个孩子来"告状",说慧慧又跑到娃娃家去玩了。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才早上8:00,但天空万里无云,烈日当空,不用说,今天又是一个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桑拿天。然而更令人抓狂的是,刚接到班主任电话,我今天要去慧慧家走访,她可是住得离学校最远最偏。自从她转到我们班后,我发现慧慧跟其他孩子有很大的不同:经常迟到,不做作业,上课打瞌睡成了她在校学习的主旋律。作为科任教师,觉着一个班上有几个"刺头"也是正常,所以我一次都没有去她家走访过。有好几次,我都借故推脱了,反正有事可以打电话或微信交流,我一直在心里暗暗地安慰着自己。现在已经放暑假了,我实在不好再找理由不去家访,尽管很不乐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为教师注意到的中断现象。在娃娃家的游戏角,孩子们正在精心地布置着场景,尤其是为娃娃准备了精致的小床。以下是游戏开展的记录:A女:娃娃呢?怎么没有娃娃呢?B男:今天不会有娃娃了。A女:为什么娃娃不见了?B男:娃娃是慧慧带来的,她昨天带回家了。A女:她不该带回家的,我们没有娃娃怎么玩呀?C女:好了,现在我是家长(妈妈),你(A女)是娃娃的阿姨,你(B男)是爸爸,你是舅舅,你是姐姐……A女:我不要作阿姨,我要作姐姐。A女:还没有娃娃呢,怎么玩呀?C女:那你(A女)作姐姐吧,你(原来的姐姐…  相似文献   

4.
找娃娃     
袋鼠妈妈带着娃娃,又蹦又跳的,在外边玩了一圈,回到家一摸口袋:“啊,我的娃娃不见了!”娃娃掉在哪儿了?赶快去找找!袋鼠妈妈急忙出了门,蹦呀跳呀,大喊大叫:“我的娃娃,你在哪儿?”“呜呜!妈妈来呀!”山沟里传来一阵阵哭声。袋鼠妈妈飞快地跑去一看,是田鼠娃娃在哭呢。“别哭,别哭!”她抱起田鼠娃娃,“我带你去找妈妈。”说完,她让田鼠娃娃坐进了胸前的口袋,边走边叫:“田鼠妈妈,你在哪里?我的娃娃,你在哪里呀……”找呀找,找到山坡下,忽然听见背后有谁在喊:“袋鼠妈妈,袋鼠妈妈!”她回头一瞧,哈,是田鼠妈妈背着她的  相似文献   

5.
华卉 《山东教育》2002,(9):38-38
小班的时候,只要问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区,绝大多数孩子准会说娃娃家,可自上中班后,孩子们去娃娃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玩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是不是娃娃家里的玩具孩子们玩够了?于是,业余时间我用布缝制了一些包子、饺子、烧麦,用海棉做了一些大饼、薯条、香肠等,把它们投放到娃娃家。孩子们新鲜了几天又没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孩子们吧。午睡起床后,我边给小女孩梳头边和孩子们聊天。“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家吗?如果不喜欢咱就把它换成别的区。”“我们喜欢。”“喜欢?”“可…  相似文献   

6.
女儿慧慧三岁零两个月了,长得天真可爱。周末我带着慧慧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慧慧在鲜花丛中与蝴蝶共舞,在青草地上与微风追逐,她玩得很尽兴,美中不足的是,她的脚绊到了一块石头跌了一跤,膝盖上的皮肉青了一块,蚊子又在它上面叮了一口,叮出了一个小红坨。她咧开嘴巴哭了起来。做妈妈的我很心疼,蹲在她身边,沾了一点唾沫给她涂搽,一边骂该死的蚊子:“你干吗要咬我的慧慧,我慧慧是好宝宝,你要咬就咬我嘛。”慧慧捂住我的嘴巴:“蚊子咬人又痒又痛,蚊子既不要咬我也不要咬妈妈,哪个都不要咬,要咬就咬坏蛋,要咬就咬让我跌了一跤的石头。”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当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学习时,教师应首先学会等待,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了解其意图、思维过程等,然后运用恰当的策略支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案例中慧慧对娃娃家的玩具充满了好奇,她在认真观察、探究,但教师未经询问就不  相似文献   

8.
黄娅 《今日教育》2006,(2):23-23
下午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班幼儿正在玩“扮家家”的游戏.我也走到孩子们身边想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可是我刚走过去就见到尧尧小朋友将玩具娃娃的头“取”了下来.然后将娃娃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旁边的餐具玩了起来。我见尧尧没有理会娃娃就问:你在做什么呢?尧尧说:“我在给娃娃做饭。”“你的娃娃呢?”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难过的看着娃娃说:“他的头和身子不小心分开了,他生病了。”我又问:“尧尧.你说怎么办呀?”她看着玩具娃娃很难为情的说:“我把她送医院吧?”  相似文献   

9.
一次晨间分区活动中,我发觉一向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路捷小朋友,手里抱着娃娃,低着头,两眼噙着泪花,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我见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我正要问她时,她突然开口了:“老师,我不玩‘娃娃家’游戏了。‘娃娃家’的‘娃娃’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着竞大声地哭起来,哭得  相似文献   

10.
慧是全年级的优等生,临近期末考试,她表现得闷闷不乐。班王任以为是她精神压力太大造成的,于是专门浅她谈话,希望她消除内心紧张情绪。经过耐心询问和引导,老师惊讶地发现,愿来慧的烦恼另有缘由,那就是考试作弊。沐浴着老师温柔关切的目光,慧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入学以来,我一直用动读书,保持着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在上一次的考试之中,另一位同学用作弊的方法超过了我,老师们也并没有察觉。于是,各种各样的荣誉、奖励,全都转移到他那里去了。我党愿这很不公平,但又对此无能为力。现在又要考试了,我但心自己扎…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中国留学生家庭一道去游多伦多湖心岛公园时,我认识了刚满3岁的天慧。天慧真的如她的名字一样天生聪慧,能说会道,电脑画更是拿手。 天慧家住在一幢高层楼里。它同另外一些大楼相邻,成为一个小居民区。那里有公共的托幼机构和游乐场等便  相似文献   

12.
“小妈妈”     
上午开展角色游戏时,我忽然发现在做《娃娃家》游戏的唐佳妍正在打“娃娃”的屁股。我忙走过去,问:“你怎么打‘娃娃’呀?”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的‘娃娃’不听话呀。”我一听就乐了,自己还是个调皮鬼,也知道打不听话的“娃娃”呢。我又一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反问     
区角活动结束了,大多数孩子很快收拾好了玩具,只有冰清还在娃娃家里玩。我提醒了她两次,但她只看看我,嘴里不知说了句什么。我有些生气,便对她说:“老师叫你收拾好玩具,听见了吗?”没想到她非但没有行动,反而说:“我说话你听见了吗?娃娃还没睡着呢,我要再陪她一会儿!”她的反问使我吃惊。我连忙走到她面前,对她说:“哦,是这样的吗?那你再陪娃娃一会儿吧。等她睡着了,你轻轻地帮她把家收拾好,好吗?”听了我的话,冰清高兴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娃娃“睡着”了,冰清很快就把娃娃家收拾得整整齐齐,比任何时候都认真。游戏得以继续,愿望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4.
徐琳 《父母必读》2008,(1):107-107
实例作证晚上睡觉前,慧慧说要上厕所。我让她自己去,她不肯去:"那里好黑有大灰狼的。"我拉起她的手陪她一起进了厕所,没有开灯:"妈妈陪你看看到底这里有没有大灰狼,妈妈一直拉着你的手好吗?"慧慧用力点点头。  相似文献   

15.
小电视迷     
我的同学陈佳慧白白胖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读了很多书的样子,其实她最喜欢看电视了。记得有一次,她请我去她家玩。一到家,她赶忙打开电视说:我们一起看电视吧!我找了几个布娃娃玩具说:不要了吧!一回头却发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在玩游戏。他们玩儿得那么高兴,模仿得那么逼真。看!那几个抱着娃娃的妈妈多耐心,小朋友丹丹认真地对娃娃说:“快吃,爸爸妈妈要带你去公园。”我走上前去问:“丹丹,你的孩子叫什么名儿?”她扬起小脸顺口答道,叫娃娃。就在这一瞬间,她好像在我身上发现了什么,直看着我身穿的白大褂凝思,然后回过头去跟站在她身边的“爸爸”嘀咕了几句,抱着娃娃就坐车去了。其他娃娃家组也都坐上了公共汽车,顿时“汽车”上坐满了人。不一会儿,车停了,大家都按顺序下车,只有丹丹这一家不动,售票员提醒说,动物园到了,您该下车了。丹丹接过话茬说,孩子病了,我们要去医院。她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游戏中没有人扮大夫啊!噢,是我身穿的白大褂引起了孩子的注意,白大褂让我进入了角色。  相似文献   

17.
姚波 《幼儿教育》2012,(34):42-43
区域活动时,轩轩刚开始在生活区舀珠子,舀了一会儿,就把珠子拿到娃娃家当菜,玩炒菜的游戏去了;聪聪把建筑区的小积木带到玩具角,装在汽车上,玩起汽车运物的游戏来了;悦悦先在美工区画画,可没画几笔就去娃娃家摆弄厨具了;兜兜先在生活区夹了几个夹子,然后就去医院给小朋友打针了。不一会儿,娃娃家、医院里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而美工区、益智区等区域很冷清。从上述情形可以看出,托班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有意注意时间短,对静态的、以练习为主的区域游戏兴趣不大,而对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娃娃家、医院等更感兴趣。因此,按领域划分  相似文献   

18.
孟庆喜 《红领巾》2007,(7):56-58
门前要是有一棵小树陪伴我,那该多好啊!1.山坡上住着熊猫奶奶,她非常孤独。附近有位老奶奶想要一棵小树陪伴她,你们谁愿意去呢?2.熊猫奶奶的话,被路过这里的风宝宝听见了,风宝宝立刻把熊猫奶奶的话带到了山下的一片桃树林里。3.秋天到了,桃树做妈妈了,她对自己的娃娃们说:“附近有位老奶奶想要一棵小树陪伴她,你们谁愿意去呢?”4.桃娃娃们都争着要去,吵翻了天。最后桃树妈妈选择了一个又大又胖的水蜜桃娃娃。我又没长腿,怎么去呀?哟,小树真的来和我做伴了!10.第三年,小桃树开花了,粉红粉红的,就像天上的彩霞一样美丽,还散发出扑鼻的清香。5.…  相似文献   

19.
教材我们的手像我的家小娃娃,伸出手,张开五指像一家,数数指头谁最大?我爱奶奶和爷爷,又爱妈妈和爸爸,全家数我小,小小拇指是娃娃。她最疼爱我,我也喜欢她,每天给我讲童话,无名指是我爸爸的好妈妈。全家最最大,大家尊敬他,爱听他的话,中指是我爸爸的老爸爸。忙里又忙外,家里全靠她,三顿饭菜有计划,食指就是好妈妈。工作最勤劳,敬老又爱小,爱护一大家,大拇指就是我爸爸。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年上升,大有形成“单亲一族”的趋势。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习惯上,往往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以下是我班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可可是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5岁小女孩,父母早在她2岁时就离婚了,她跟随母亲生活。一次可可玩角色游戏时,在娃娃家做“妈妈”。整个活动中,她自始至终只热衷于照顾娃娃,一会儿给娃娃梳头,一会儿给娃娃洗脸,一会儿又带娃娃出去玩,却一直把娃娃家的“爸爸”冷落一边,没和他讲过一句话。过了一会儿,可可说娃娃生病了,就抱着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