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NPS)毗邻而建。为实施群堆管理,GNPS和LNPS制定了统一的场内应急计划,并实施统一的应急准备。本文介绍了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施统一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NPS)毗邻而建.为实施群堆管理,GNPS和LNPS制定了统一的场内应急计划,并实施统一的应急准备.本文介绍了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施统一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实施了技术改造后岭澳核电站(LNPS)的安全性,在岭澳核电站1997年版和大亚湾核电站(GNPS)1999年版概率安全评价(PSA)的基础上,完成了岭澳核电站一级PSA第2版的编制。对于一些重大的技术改进,例如启动给水系统、自动补水系统、水核支线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对于人因可靠性、外电网可靠性、热工水力分析、可靠性数据及模型完善都进一步做了工作。分析得出:岭澳核电站总的堆芯损伤频率(CDF)为1.03E-5/堆年,较大亚湾核电站有所降低,从“平衡设计”看.也比大亚湾核电站有所改进。岭澳核电站主蒸汽管破裂叠加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件序列的CDF仍然较高(1.19E-6/堆年)。建议做进一步的改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4075—2003(代替GB4075—1983,GB4076—1983)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2003年12月1日2GB/T17680.6—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响应职能与组织机构2003年12月1日3GB/T17680.7—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2003年12月1日4GB/T17680.8—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2003年12月1日5GB/T17680.9—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2003年12月1日6GB/T17680.10—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水泥固化方法对含硼废树脂的包容率,通过改变固化配方,在大亚湾核电厂(GNPS)和岭澳核电厂(LNPS)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进行了现场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水泥固化,废树脂的包容率从32.4%提高到46.3%,相对于原工艺包容率增加幅度42.9%,固化体体积减少了30%。该方法生产的固化体性能满足GB 14569.1—2011的各项要求。经过6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改进后工艺可在不改变核电厂固化系统原设施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水泥固化方法对含硼废树脂的包容率,通过改变固化配方,在大亚湾核电厂(GNPS)和岭澳核电厂(LNPS)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进行了现场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工艺进行水泥固化,废树脂的包容率从32.4%提高到46.3%,相对于原工艺包容率增加幅度42.9%,固化体体积减少了30%。该方法生产的固化体性能满足GB 14569.1—2011的各项要求。经过6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改进后工艺可在不改变核电厂固化系统原设施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亚湾地区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测量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相继建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APS),大亚湾地区自1988年至200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比较分析三次测量结果,大亚湾地区原野和室内的γ辐射水平总体上保持不变,道路的γ辐射水平则略有上升。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时间特定区域γ辐射水平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说明在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中,测点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核电厂应急计划中若干问题和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仲齐 《辐射防护》1995,15(1):17-24
本文讨论了我国核电厂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中新所关心的若干问题,阐述了应急计划中一些基本概念;弄清这些问题和概念,对推动和恰当地进行应急准备可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岭澳核电站先进燃料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岭澳核电站先进燃料管理的策略和思路,岭澳核电站实施的先进燃料管理与大亚湾核电站的不同。分析了岭澳核电站燃料管理的最佳宏观过渡方式,尤其是岭澳核电站在混合堆芯后(涵盖第二至五循环)实施先进燃料管理的过渡策略和步骤。深入论述了从第六循环之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先进燃料管理技术路线(年度1/4换料还是18个月换料)才最符合岭澳核电站的实际情况。从先进燃料管理策略的经济性、实施年度1/4换料的优点、岭澳核电站年度1/4换料项目采用的先进技术等方面论证了岭澳核电站先进燃料管理策略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先进燃料管理策略(年度1/4换料、18个月换料和24个月换料)的综合比较得出:岭澳核电站燃料管理实施年度1/4换料可以扬长避短,具有很高的燃料经济性,是有利于4台机组安排非夏季大修和避免重叠大修的最佳策略。18个月换料虽有多方面的好处,但岭澳核电站的售电环境和电价模式都不同于大亚湾核电站。电网对岭澳核电站的限制更苛刻,追求多发电或超发电不是岭澳核电站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核设施应急计划与准备的若干主要题——应急计划与准备的重要性、事故条件下进行干预和采取应急防护措施的基本原则及为确保应急计划有效性的应急训练与演习等作了介绍和讨论,强调了应急计划与响应的主要着眼点应是避免严重的非随机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大亚湾核电站周围海域海洋环境介质中110mAg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在对大亚湾核电站进行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对岭澳核电站装料前环境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大亚湾核电站排放放射性液态流出物中的^110mAg,在部分珍珠贝、马尾藻、墨鱼等海洋生物样中能检测到,离核电站较近的东山(西大亚湾)珍珠贝、墨鱼样中的^110mGg明显高于澳头(东大亚湾)样。  相似文献   

12.
应急状态下的事故评价包括事故状态评估和事故后果估算。本文重点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GNPS)事故状态评估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SESAME GNP) ,同时简要描述了大亚湾核电站改进后的事故后果估算系统 (RACAS GNP)。事故评价技术的改进增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循环冷却水排放的热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共 4台机组的总循环冷却水量为 1 90m3/s。自 1 987年以来 ,围绕着核电站运行对大亚湾海域的热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包括数学模拟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现场实测以及卫星遥感资料解译等。本文概述了大亚湾海域的水文特征以及两个电站的循环冷却水排放特征 ,对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运行的实际热影响给出了评估 ,指出岭澳核电站建设后采用的两电站循环冷却水向东合排方案更加有利于循环冷却水的稀释扩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核电站核燃料采购各循环市场状况和主要特点 ,并结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实例阐述核电站核燃料采购的合同模式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东、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中γ能谱数据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GERC)能谱室 ,在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的东、南海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工作中,承担了13个测站共24个样品(沉积物9个,海水13个和海鱼2个)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及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含量的测量工作,本文主要介绍测量结果及对数据的初分析。结果显示,对大亚湾核电站周围近海各类样品,本次测量结果与常规监测(1993年12月-1998年12月)结果及本底调查(1990年12月-1992年3月)结果之间,均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且与广东省内其他测站的样品之间,也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岭澳核电站建设期间采用的质量管理模式,简要介绍了核电站主要土建施工活动的质量管理过程及土建不符合项的控制过程。文中所阐述的各项质量管理过程多是在吸取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岭澳核电工程的具体实践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大亚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审查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亚湾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导则(SAMG)编写过程中的审查和验证行动,介绍了SAMG的审查过程以及验证过程的组织、方法和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核电厂具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效益,大亚湾核电厂实施了18个月换料现场技术改造。本文总结了大亚湾核电厂的现场技术改造及文件的管理,介绍了现场技术改造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陈振伟 《核动力工程》2004,25(3):249-251
介绍岭澳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制造及安装工艺的改进,并分析工艺改进的优点以及对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常规岛主厂房布置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化工程.考虑到机组运行及检修条件,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常规岛主厂房设计时,尽量减少不等柱距,尽可能满足土建对模数的要求.由于岭澳核电站二期汽轮发电机及凝汽器外形尺寸、除氧器分段长度较岭澳核电站一期大;考虑到汽轮发电机、凝汽器及除氧器的安装需要,南侧B列柱往A列柱的第1个柱距较岭澳核电站一期大.岭澳核电站二期主厂房分3层布置:底层、中间层和运转层,中间层形成一个连续的环形通道,便于巡检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也使中间层更加宽敞明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