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的桩基高层建筑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建立了土体-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混合有限元法,并研究了地基土液化对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方法把土体-结构体系简化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由梁(柱)单元、剪切杆单元、刚体单元、平面四边形等参单元与三角形单元、界面单元的任意组合来模拟。桩与上部结构材料视为线弹性体,土介质视为非线性材料。土的静应力-应变关系之间的非线性用邓肯一张模型来描述;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之间的非线性和振动孔隙水压力对土的软化效  相似文献   

2.
在二维应力状态下地震触发砂土液化动应力条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二维应力状态下,地震在土体中不仅产生动水平剪应力τhd,而且也引起在一般情况下不可忽略的竖向与水平动正应力关「σvd-σhd」/2,二者定义为动偏应力之二分量,均应是评估土体或土工结构物变形及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给出了在地震动偏应力二分量共同作用下,土单元中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及其上最大动剪应力比「τd/σs」max的确定方法。据此,提出了地震触发砂土液化的应力条件及液化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3.
相邻结构-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分支模态实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提出模态综合二步分析法研究相邻结构-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振动特性和实际结构相同的模拟结构,求得上,下部之间的耦合项,将耪合项和地震动一起组成修正地震动,以此作为刚性基础的结构抗震的分析的地震输入,本文为利用专业程序进行相邻结构-地基-土相互作用抗震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粉土液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自然地理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地区可液化场地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动三轴和振动柱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模拟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孔压响应及抗液化强度,得出了液化破坏标准,提出了原状粉土的振动孔压上升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粉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达到相同剪应变所需的动剪应力也依次增加;粉土孔压比0.68、粉砂土孔压比0.87作为液化破坏开始的标志;粉土发生液化所需的循环应力比大于砂土。这些研究为以后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饱和地基土地震破坏判别方法提供了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研究了一次地震发生后其继发地震的时空免疫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海地震的免疫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它对进一步认识地震发生的时空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相邻两次地震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d的临界直线关系为d∞τ(-1.0),其迁移速率v的关系为v∞τ(-2.0)。这也是齐夫(zipf)法则所约定的分维值,十分类似于1/f谱。我们形象的称d∞τ(-1.0)分布是“随机音乐”;v∞τ(-2.0)分布是“布朗音乐”。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棠张镇饱和粉土液化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徐州市棠张镇高速铁路路基的粉土粘粒含量少于1.5%、粉粒含量约为80%,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存在着液化可能性,为了分析该路基粉土的液化特性,进行了多组振动三轴液化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粉土振动孔压发展模式与Seed提出的用反正弦三角函数拟合的砂十振动孔压发展模式不同,可以用双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最大往返剪切作用面上的应力条件确定了该地区的孔压发展模式的拟合参数,为该地区粉土地震液化动力计算分析提供了所需的地震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型。同时,本文指出粉土的密度和结构是振动孔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典型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淮安市典型的全新世沉积粉土和粘性土进行室内自振柱试验及粉土的动三轴液化试验,把粉土和粘性土的自振柱试验结果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及饱和粘土的剪切模量比G/Gmax-γ曲线和阻尼比λ-γ曲线的变化范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粉土的剪模量比要比饱和粘土的大,而比砂土的剪模量比要小,其阻尼比接近于砂土的阻尼比;粘性土的剪模量比要比一般饱和粘土的大,而与砂土的剪模量比相近,其阻尼比要比砂土的略低;粉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振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表示,其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规律可以用反正弦三角函数拟合;粘粒含量是影响淮安市全新世沉积粉土抗液化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实现了分层土-基础-高层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再现了地震动激励下上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现象和砂质粉土的液化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动反应的主要规律:由于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软土地基中相互作用体系的频率小于不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结构频率,而阻尼比则大于结构材料阻尼比;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明显不同,基础处存在平动和转动。土层传递振动的放大或减振作用与土层性质、激励大小等因素有关,砂土层一般起放大作用,砂质粉土层一般起减振隔振作用;由于土体的隔震作用,上部结构接受的振动能量较小,各层反应均较小。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组成取决于基础转动刚度、平动刚度和上部结构刚度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9.
碎石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性状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刚 《高原地震》2001,13(2):58-62
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碎石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性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在黄土地区开展碎石桩处理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深度饱和粉土地基的液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地基的最大可液化深度,试验中通过对给定不同应力幅值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地震烈度下不同深度土体的动剪应力比与破坏振次关系曲线,进而结合地基液化判别公式判断不同深度饱和粉土在不同地震烈度下是否发生液化。研究成果为高烈度地区确定抗液化措施及处理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汶川地震总结了村镇灾害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比城市灾害,剖析了村镇灾害发生的原因,进一步指出研究村镇灾害评价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就国内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方法进行了概况总结,主要从层次分析法和基于GIS技术两个方面构建了村镇灾害研究框架详图,为研究村镇防灾减灾大纲和各种灾害防治标准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使用x^2检验和概率增益的方法分析了1990--2002年我国年度地震趋势预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年度地震趋势会商的结果作了科学评估。对于所研究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情况能够以95%的置信水平通过x^2检验的预测约占30%,6年滑动平均的结果约占12.5%。从总体上评价,x^2检验值低于95%的置信水平,表明目前我国1年尺度地震预测实际对应率还较低。但是从概率增益均大于1这一结果来看,则又反映了目前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无疑是有科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苏鸾声 《内陆地震》2000,14(1):78-83
根据地震期幕活动的特点,及对东北深震与华北、黄海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得出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第5轮回的强震活跃幕还未结束,还将延续3~5年的时间;今后几年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华北、黄海的6级地震活动也有可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砂土液化判别和评价综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汇总分析已有领域知识和笔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地震液化和评价综合方法,包括初判条件,液化判别、液化危害性分析和抗液化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颖  李大华 《华南地震》1992,12(2):15-22
本文对我国TJ11—74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它在很多情况下,判别结果偏于保守。根据唐山地震饱和土液化现场勘察资料,对上述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基准N值与地震烈度及震级的关系,确定了地下水位及饱和土埋深的影响系数,探讨了土中粘粒的影响。修正后的液化判别式,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给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该区位于松花江南岸,地下水位较浅,饱水的粉、细砂层较发育。本文采用剪切波速判别法对其进行砂土液化评价,给出液化指数提出抗液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的组织工作薄弱是我同地震竹理体制的一个缺陷。地震监测预报区的地理范围与地震行政竹辖区范围的不一致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基本原因。实行相邻省市地震协防制,建立协防领导小组是改善和强化跨省市交界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之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世界上地震灾害损失最重的国家之一,应有比较完备的防灾救灾措施,但至今仍主要靠政府救济,不仅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而且赔偿率也很低。可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震害已迫在眉睫,商业地震保险将由此而应运而生。本文从我国地震灾情入手,深刻剖析了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有建筑物存在的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振动台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建筑物地基的液化问题至今研究得尚不够充分。我们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已 有的振动台等试验条件下,做了一批试验,以进一步步证和完善已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场地砂土液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中对饱和砂土液化的分析方法及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