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肿瘤干细胞很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形成、复发、转移和耐药产生的根源.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为降低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后复发和转移、增强化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芯片中PTEN,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及p53蛋白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组织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6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和6例正常视网膜组织.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芯片和正常视网膜组织石蜡标本中PTEN,mdm2及p53的表达情况,将肿瘤分为球后视神经受侵袭组和球后视神经未受侵组,检测两组间mdm2及p53表达差异,并结合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指标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芯片中PTEN,mdm2和p53表达率.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PTEN,mdm2与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48.43%和53.13%.球后视神经受侵袭组较球后视神经未受侵组mdm2(P=0.027)及p53(P=0.017)表达均明显增高.视网膜母细胞瘤中PTEN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45),mdm2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18).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中mdm2和p53的过度表达与视神经侵袭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mdm2及p53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综合病症,可见于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常表现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并伴有颅内松果体、蝶鞍上或蝶鞍旁区的异位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认为,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并非产生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之瘤细胞的松果体转移,也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与松果体瘤或蝶鞍旁肿瘤的偶然共生。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是由于眼部光感受体与颅内松果体有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关系,是由于相同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作用的结果,它也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本病患者可行放疗和/或化疗,但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危及生命.姜黄素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对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转移均具有抑制作用.此文就近几年来姜黄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沉默LncRNA DLGAP1-AS2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标本25例,同时选取因外伤摘除眼球的正常视网膜组织9例为对照; qRT-PCR法检测正常视网膜组织、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ACBRI-181、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HXO-Rb44中DLGAP1-AS2、miR-1193的表达量; 将si-NC、si-DLGAP1-AS2、miR-NC、miR-1193 mimic、si-DLGAP1-AS2与miR-1193 inhibitor(共转染)分别转染至HXO-Rb44细胞;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LGAP1-AS2与miR-1193的靶向关系; 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与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集落形成数、迁移及侵袭; 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

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DLGAP1-AS2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5),而miR-1193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视网膜组织(P<0.05); HXO-Rb44细胞中DLGAP1-AS2的表达量高于ACBRI-181细胞(P<0.05),miR-1193的表达量低于ACBRI-181细胞(P<0.05); DLGAP1-AS2可靶向调控miR-1193的表达; 转染si-DLGAP1-AS2或转染miR-1193 mimic可抑制HXO-Rb4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共转染si-DLGAP1-AS2与miR-1193 inhibitor可降低转染si-DLGAP1-AS2对HXO-Rb4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

结论:沉默DLGAP1-AS2可通过靶向调控miR-1193表达而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型视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因颅内或全身转移而招至死亡,肿瘤发展过程分四期。一般早期从眼底后极部下方开始,起于视网膜内核层,由眼内到眼外而至转移,临床多见为青光眼期或眼外期,其对眼内各组织的侵袭及发展过程有关病理改变,尚未见过专门报导。本文总结四例报告如下。材料及所见:例1 秦××女 3岁。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死亡病例在剖检中发现另一眼底有初发瘤灶,清晰可见它发源于视网膜内核层,瘤细胞形态大小与视网膜内核层细胞一致[照片1]。例2、耿××男 7岁右眼。例3、钱×女5岁左眼。二例皆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青光眼期摘出眼球,瘤组织布满眼内,网膜组织已看不到,脉络膜增厚,到处皆可见散在瘤细胞浸润。在玻璃体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的一种先天性眼内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有化疗、眼球摘除术、外放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内放射敷贴术.近年来化疗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疗法而受到重视.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眼内阶段,人们通过化疗来缩小肿瘤体积,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局部治疗,化疗亦能预防眼内肿瘤转移及预防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但单用化疗不能治愈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具有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8.
重视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浸润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或全身转移和第二恶性肿瘤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是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细胞的起源、异质性、干细胞特性、黏附性、迁徙性、侵袭性、抗凋亡性、促血管性等都可影响肿瘤细胞浸润转移能力,并受多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和微小RNA的调节。深入研究RB细胞发生浸润转移的临床特征和生物学机制,有助于提高我国RB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治疗后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眼内手术的结果,并且对眼部及全身结果进行评估。设计:回顾性非比较性病例研究。患者: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后进行眼内手术的连续45例患者。主要结果测评:(1)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复发,(2)需行眼球摘除术,(3)全身转移。当不存在上述评测结果,总结果判定为满意,而当存在1项或更多结果,则判定为不满意。结果:34例患者(76%)仅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单纯巩膜扣带术,或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1种手术,而11例(24%)患者接受了2种或更多的联合手术。总计16例患者(36%)获得的最终视力好于20/200。不满意的结果包括有14例(31%)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16例(36%)眼球摘除术,3例(7%)全身转移。5例(20%)接受白内障手术,5例(63%)接受巩膜扣带术和9例(75%)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结束与眼内手术的时间间隔在结果满意的患者中为26个月,而在结果不满意的患者中为6个月。结论:在某些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对治疗后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进行眼内手术有充分理由。在大多数病例中,白内障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然而,巩膜扣带术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可能伴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眼球摘除术和全身转移的高风险性,因此有理由采用谨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局部治疗加化疗治疗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局部治疗加化疗治疗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对11例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使用联合化疗(长春新碱、卡铂、环磷酰胺、VP 16)加局部治疗。有4例在3个方案的化疗后行眼球摘除术。结果停药后平均随访9.4月,有2例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其余患眼随访中无新病灶或对侧眼无病灶。结论对于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使用化疗加局部治疗是有效的,化疗可能有预防肿瘤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眼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眼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降低误摘眼球率,对可疑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高度怀疑其他眼内肿瘤的病人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19例病人中13例被证实为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肺癌转移、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这组病人经病理检查穿刺道内无肿瘤细胞存留;3例未查到癌细胞,追踪观察6月~4.5年未发现有肿瘤的局部转移。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法安全、可靠,可以应用于眼内肿瘤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19例(20只眼)患者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对其中15例(15只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术病例进行回顾与追综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临床随访观察5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临床上已确诊且尚未发生眼外转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手术治疗在目前仍然不失为疗效较为确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弥漫浸润型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视网膜母细胞瘤中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发病率约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1%~2%,通常会由于检查不到明显的肿块而误诊为内源性眼内炎,本文报道1例以眼内炎为首发症状的弥漫浸润型视网膜母细胞瘤,并对其组织病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小儿眼内恶性肿瘤。大约15,000例小儿中有1例可发生此病。由于该病有局部蔓延及全身转移倾向,所以要求诊断准确,处理及时。该病的发生率、遗传学、病因学及鉴别诊断等以往已有广泛的讨论。本文将复习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近代诊断及处理方法。一、诊断方法有些眼部良性疾患在临床上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似而可被误诊。1974~1978年间作者共有136例小儿疑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就诊,其中60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76例为其他病变(表I)。良性病变者无一例因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而摘除眼球。 (一)病史: 在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前,应从家长得到患者的详尽病史。许多病例的病史对诊断的预测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病史应包括患儿母亲的孕期及分娩等情况。应特别注意母亲是否得过风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及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Ets-1,MMP-1和TIMP-1的表达,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中CD34的表达,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值(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依肿瘤的分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ts-1和M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TIMP-1呈低表达.Ets-1和MMP-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Ets-1和MMP-1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Ets-1和MMP-1低表达组(P<0.01).结论Ets-1和MMP-1的高表达及TIMP-1的低表达可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与超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瑾  黎蕾 《临床眼科杂志》1999,7(4):260-261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与超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对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治疗、随访和总结分析。结果3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眼内生长期为15例,继发性青光眼期为6例,眼外蔓延期为14例。19例患儿经治疗后随访至今尚存活。结论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提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及其诊治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Res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力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用6.25μmol·L-1、12.50μmol·L-1、25.00μmol·L-1、50.00μmol·L-1、100.00μmol·L-1Res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细胞,对照组加等量5g·L-1二甲基亚砜,孵育48h后,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用上述浓度的Res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16h,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细胞侵袭抑制率;50.00μmol·L-1Res处理细胞48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6.25μmol·L-1、12.50μmol·L-1、25.00μmol·L-1、50.00μmol·L-1、100.00μmol·L-1Res可明显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与对照组比较,50.00μmol·L-1Res处理细胞48h后,Res处理组MMP-2和MMP-9mRNA[对照组和Res处理组分别为(1.16±0.31、0.98±0.26和0.49±0.09、0.59±0.08)]及蛋白[对照组和Res处理组分别为(0.97±0.24、0.78±0.18和0.46±0.07、0.29±0.06)]的表达和活性均显著下降,TIMP-1和TIMP-2mRNA[对照组和Res处理组分别为(0.35±0.06、0.37±0.07和0.79±0.11、0.93±0.25)]及蛋白表达[对照组和Res处理组分别为(0.36±0.07、0.32±0.06和0.89±0.15、0.78±0.13)]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结论 Res通过下调MMP-2和MMP-9及上调TIMP-1和TIMP-2的表达来发挥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眼球痨8眼,视网膜细胞瘤1眼)。免疫学、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治疗结果均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的发生与免疫有关。本文还讨论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的诊断、鉴别诊断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白瞳孔超声波检查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美凤  蔡文泉 《眼科研究》1994,12(2):107-108
66只眼小儿白瞳孔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晶体后纤维增生、Coat's病、转移性眼炎和伴有ⅢB级膜形成的视网膜脱离等。其中42只眼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并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指出白瞳孔阶段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图像所示的肿块内声学暗区和滑有声衰减特征与病理组织检查所见的大范围坏死和肿块脱落于其周围眼内等结果相符。讨论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与其它疾病所致白瞳 孔的鉴别诊断,资料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i-67基因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1例(11只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进行ki-67基因蛋白检测。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ki-67阳性表达7例(63.64%),阴性4例(36.36%)。有视神经浸润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85.71%),视网膜母细胞瘤分化差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75%)且预后差。结论ki-67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作为判定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进展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