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先天性无泪点10例、4例为散发性,6例为同一家系上下两代,均患有1~4个泪小点缺失。手术探查5例7眼中11个缺如泪小点,均伴泪小管阻塞,4例7眼鼻泪管阻塞并慢性泪囊炎。其中第一家系患者尚合并泪液缺乏及掌指纹异常。一散发病例为Down 综合征。本组病例中凡二或二个以上泪点缺如者均伴一或二个鼻泪管阻塞。病例并说明先天性无泪点及泪道阻塞有遗传倾向,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完全,表现度各异。本文结合胚胎发育障碍,治疗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双侧上下泪小点、泪小管缺如王一许立军黄×,男,7岁。自出生以来双眼泪溢,无红痛、畏光、视力下降及溢脓。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双眼上、下泪小点缺如”,未行特殊治疗,自滴眼液溢泪症状无缓解。1996年1月13日以“先天性双眼上下泪小管闭锁”诊断...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泪小点闭锁、泪囊瘘管合并鼻泪管闭锁临床罕见,国内外文献尚无报导。我们曾遇1例并进行治疗。报告如下。侯××,女,5岁,因自幼左眼溢泪、内眦下方小孔溢液于1989年11月3日就诊。眼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视力1.5,睑缘及上泪点无异常。下泪点缺如,仅在睑缘距内眦6.5mm 相当于下泪小点处见一不明显的小凹陷,较周围组织略显苍白,有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眼外肌缺如较为少见,常见于颅面综合征,而不伴颅面综合征的单纯眼外肌缺如更为罕见,以单侧缺如较为多见,临床上以下直肌缺如报道最多见,现报告我院近期诊治的先天性下直肌缺如伴下斜肌肌止端异位一例。患者张某某,男性,4岁。自幼右眼上斜,无外伤及手术史,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2;0.5%托吡卡胺散瞳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副泪小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杨××,女性,23岁。主诉:左眼间歇流泪1月余。检查发现左眼上下睑缘均见两对泪小点。靠鼻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位于距内眦约3mm的睑缘内侧,不易发现;靠颞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呈圆形,位于距内眦约6mm的睑缘内侧,较易发现,上下睑缘相邻两个泪小点之间的均有少许分泌物贮留。探通发现上、下睑缘的两对泪小点各通入一泪小管,泪道冲洗通畅。分泌物去除后,溢泪症状消失。讨论:先天性副泪小点又称多泪小点,我国孙葆忱(1960年)、穆竹虚(1966年)、杨和春(1984年)、乐承辉各报道一例[1]。通常下睑较多见,在正常泪小点内侧的睑缘上,出现…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因“左眼溢泪1a”于2009-10-10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7,左眼泪小点正常,探通及冲洗上、下泪小管时探针不能入泪囊,冲洗液均自原路返回,未见脓性分泌物。右眼上睑泪乳头处见两个泪小点,二者间距约1.5mm,偏颞侧泪小点距内眦约8.5mm,近鼻侧泪小点距内眦约7mm,两个泪小点均能接触泪湖,直径均约0.2mm,呈椭圆形。下睑有一正常泪小点,大小约0.3mm。泪道探通时发现右眼上睑两泪小点均有明显垂直部,两泪小点与各自泪小管相通,均能达泪囊部。冲洗泪道见上睑两泪小点及下睑泪小点均通畅,均有液体流入咽部。诊断:右眼先天性上睑双泪小点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泪小点闭锁6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泪小点闭锁多为膜闭,作者对6例经治疗失败的病例,在裂隙灯下寻找泪小点并进行治疗,均获治愈。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6眼。男5例,女1例,年龄3-9岁。右眼2例,左眼4例,均为下泪小点闭锁。6例均在外院或本院做过泪小点扩张,但未找到泪小点。检查:外观无泪小点痕迹。裂隙灯下泪小点位置均可见淡红色膜,呈不规划的圆形或横椭圆形,色泽略谈于结膜;有5眼泪小点膜表面平坦,但仔细观察,可见其稍高出周围结膜,1眼轻微点状内陷。治疗与结果:1%地卡因液局部麻醉,在裂隙灯下用7号注射针头(斜面向上),以45°角度刺入膜组织,将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1岁。因双眼痒2周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结膜充血( ),睑结膜少量滤泡增生。左眼下睑缘见两个泪小点,位于距内眦约2 mm的睑缘内侧的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约5 mm×1 mm,较难发现(鼻侧),睑缘内侧距内眦约8 mm处的泪小点开口呈圆形,直径约1 mm(颞侧)(图1)。泪道探通术发现两泪小点与各自的泪小管相通,分别距泪囊7 mm、11 mm,均能通达泪囊。冲洗泪道见上泪小点及下两个泪小点均通畅。用泪道探针从颞侧泪小点探入并留针,从鼻侧泪小点用冲洗针头刺入,感觉冲洗针头从探针上方通过(图2)。诊断:左眼先天性副…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先证者女,23岁.自幼双眼流泪,伴有左眼分泌物多.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过,多次用针刺和切开的方法寻找右眼上下泪小管和左眼下泪小管,均未能找到.诊断为“右眼先天性上下泪点和泪小管缺如,左眼先天性下泪点和泪小管缺如,左眼先天性泪囊炎”年幼时未治疗.2005年右眼出现一蚕豆大小的肿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泪囊囊肿,行“右眼泪囊囊肿切除术”,术后流泪症状无缓解.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0-01-25就诊于我院眼科.  相似文献   

10.
资料 患者女性,25岁,因双眼视物疲劳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下睑缘后唇双泪小点结构,水平排列,分别位于距内眦6.0mm及6.5mm处,两泪小点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呈卵圆形,直径均为0.2mm,贴附于眼球表均能接触泪湖。行泪道冲洗时,发现右眼下睑两泪小点均有垂直部,两泪小点与下泪小管相通,冲洗泪道均通畅。诊断:右眼先天性下睑双泪小点(图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激光泪小点成形术/泪小点切开术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泪小点狭窄的可行性、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0-06门诊确诊并行手术的泪小点狭窄或膜闭病例37例41眼。其中20例22眼行Nd:YAG激光泪小点成形联合置管术,17例19眼行泪小点切开联合置管术。拔管后随访3~12mo,随访时观察、记录患者的溢泪情况、泪小点形态和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截至末次随访,两种术式的有效率均为100%,激光联合置管术的治愈率为82%;切开联合置管术的治愈率为79%,两种术式的治愈率未见明显差异。先天性泪小点闭锁的治愈率为100%。泪点周围组织红肿伴眼痒者2例;泪小点撕裂者1例;泪道肉芽增生者1例。无引流管自行滑脱病例。结论:激光泪小点成形术/泪小点切开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点狭窄疗效肯定。激光联合置管术治疗泪小点狭窄或膜闭手术操作简便,可作为常规术式进行推广。先天性泪小点闭锁可视为切开联合置管术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双侧一家系下泪小点完全世闭锁罕见。我们遇一家系3人患此病,经1次治疗成功,报告如下。例1,女性,18岁,业余剧团演员。双眼溢泪于1990年6月就诊本科。患者自幼双眼溢泪,就诊前从事剧团演出,双眼溢泪不利于脸谱着色及化装(泪水冲刷涂料及颜色)。患者系第1胎顺产,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智力障碍;双眼远视力1.5,近视力15,色觉正常;双外服无异常,眼球活动自如。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双眼下泪小点完全闭锁(裂隙灯下见一层膜祥物全封闭);诊断“先天性下泪小点闭锁”。在1%地卡因药物表面座醉下行双泪点扩张加泪道冲洗术,裂隙…  相似文献   

13.
张红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4):308-308
患者女 ,18岁 ,学生。无任何症状 ,偶然发现右眼内眦部有一小孔 ,主动要求检查。体格检查 :颜面部无畸形。双眼视力 1.0 ,无睑内、外翻及上睑下垂。双眼上下泪点位置正常。双泪阜正常存在 ,右眼内眦泪阜鼻侧有一漏斗状开口的小孔 ,直径约 0 .8mm,疑为“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经过小孔冲洗泪道通畅 ,复经同侧上、下泪小管冲洗泪道均通畅。左眼正常。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右眼先天性多余泪小管”。讨论 :多余泪小管又称副泪小管 ,与多余泪小点同时伴发的泪小管 ,可为盲端或通入正常泪小管中。Flercher(190 6 )认为这种畸形是由…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泪道阻塞的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泪点闭锁 ,泪小管先天性闭锁或缺如 ,鼻泪管闭锁等 ,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最为常见[1,2 ] 。为能早期定位诊断并给予最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了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的临床病例资料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46例患儿 (5 9只眼 ) ,单侧泪溢 3 8例 ,双侧泪溢 8例。男 2 7例 ,女 1 9例。年龄 4个月至 1岁 2个月。所有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 ,并排除因倒睫、结膜炎、先天性青光眼等引起的流泪。探针采用江苏经纬仪器厂生产的两用泪道探针。采用从下泪小点行泪道冲洗 ,从上泪小点行泪道探通的方…  相似文献   

15.
李世莲  叶婴茀  汤洪 《眼科研究》2004,22(2):179-179
先天性泪囊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关于本病的治疗文献少有报道,自199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有临床症状的儿童先天性泪囊瘘2 0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先天性泪囊瘘患儿2 0例2 0眼,其中男16例,女4例,均系足月产儿。右眼11例,左眼9例。  相似文献   

16.
多余的泪小点和泪小管属于泪器先天异常.是在正常泪小点的鼻侧又多出一个或3~4个泪点,又称为副泪点,临床较少见.我科于2007年5月23日遇到1例双泪小点,双泪小管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无虹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无虹膜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部综合征 ,有遗传倾向 ,眼球多个部位受累使患者视力通常较差。本文从该病的组织学 ,临床表现 ,遗传学基础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眼外肌和提上睑肌缺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眼外肌和提上睑肌缺如一例郑成华张金枝(河南省平舆县医院五官科,463400)先天性单一眼外肌缺如或止端异位临床上多见,而全眼外肌缺如极少见,笔者见1例报告如下。王×,女,10岁,以自幼双眼球不能转动于1996年3月6日就诊我院。检查:双眼视力:...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一例克拉拉吴晓张方华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双眼或单眼眼外肌及筋膜的发育异常,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也有散发病例。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性,13岁,于1995年11月6日收住院。主诉生后双眼上睑...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下睑双泪小点属于临床上少见的先天畸形,最近我院患者就诊时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