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夜间迁飞的亚洲小车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亚洲小车蝗是我国北方草原和毗邻农田的重要害虫。2002年7月初至中旬先后在赤峰市、多伦县、张家口市、承德市和北京市等北方城市,从北到南突然大量出现亚洲小车蝗的成虫。对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成虫出现时间的分析比较,其雌成虫的卵巢发育状态和迁飞降落的过程以及对此期间在北京采集到的亚洲小车蝗饲养观察等,初步认为亚洲小车蝗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通过观察初步认为,该种蝗虫主要在夜间迁飞,因它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因而在城市中灯光强烈的地方则吸引大量的亚洲小车蝗成虫。  相似文献   

2.
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对我国北方草原优势种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成虫连续悬吊飞行测试12 h,分析成虫飞行能力及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高密度种群的飞行能力较强,最远的累计飞行距离可达15 km,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 h。不同日龄的成虫飞行能力有显著差异,羽化后4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较弱,以13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最强,20日龄显示出下降趋势。雌雄个体间飞行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低密度种群成虫不具备远距离飞行的能力,各日龄成虫累计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均极显著短于同日龄的高密度区个体(P<0.01)。  相似文献   

3.
根据生命表设置成虫密度A=12头·m-2和B=15头·m-2共2个处理,模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ienko)各虫态取食。结果表明:植被无干扰恢复3年后,草地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在A样地为0.82和3.40,在B样地为0.74和3.40,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2个样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69和0.60,显著高于对照(P<0.05)。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建群种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优势度逐年提高,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 Lam.)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等退化标志植物优势度呈下降趋势。草地生产力水平和植被盖度在A样地为155.16 g·m-2和59.10%,与对照无显著差异;B样地为139.76 g·m-2和54.2%,显著低于对照(P<0.05)。用克氏针茅生殖生长指标评价群落恢复状况,结果表明抽穗率、分蘖数和冠幅在A样地为41.55%,45.20个和32.69 cm,B样地为41.76%,44.60个和27.16 cm,除B样地冠幅27.16 cm与对照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性状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模拟亚洲小车蝗为害的草地在3年后植被得到了一定恢复,但个别指标仍与对照存在显著差距,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需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危害对植物补偿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辉  韩建国  张泽华 《草业科学》2008,25(5):112-116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为对象,通过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2种方式,比较了亚洲小车蝗4个龄期及3种密度下对典型草原不同植物补偿性生长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3龄、4龄期罩笼试验地上生物量高于模拟取食(P<0.05),5龄、成虫罩笼试验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模拟取食试验(P<0.05),说明亚洲小车蝗的取食对植物生长存在明显的补偿生长作用。5龄亚洲小车蝗密度小于16头/m2时,地上生物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表现等补偿生长;成虫亚洲小车蝗密度大于4头/m2时,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植物表现欠补偿生长;3龄、4龄亚洲小车蝗密度大于4头/m2时,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植物表现超补偿生长。亚洲小车蝗3、4龄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出现超补偿生长,其他植物种群均出现等补偿生长;5龄和成虫期随密度增加,均出现欠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5.
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系统(飞行磨)吊飞方法,测定了温、湿度对10日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雌雄成虫的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8℃、相对湿度(RH)为60%时,10日龄亚洲小车蝗成虫表现出最优的飞行能力,单个个体的最大飞行时间、最大飞行距离和最大飞行速度分别可达1.62h、9.87 km和2.03 km·h~(-1)。在温度16℃以下或28℃以上,其飞行能力明显降低。在40%~80%RH时,成虫均能进行正常的飞行活动。环境温、湿度会显著影响亚洲小车蝗成虫飞行能源物质的消耗情况(P0.05)。在最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小车蝗飞行所需的能源物质(甘油三酯)最少,其飞行单位距离消耗的甘油三酯也最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较高或较低的温、湿度条件,能源物质的消耗都显著高于最适条件。飞行能源物质利用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其在不同温、湿度下飞行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是北方草原重要的经济害虫,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7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小车蝗共32个个体的mtDNA COⅠ基因中一段473 bp的序列进行测序。通过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用槌角蝗科的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和斑腿蝗科的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作外群构建NJ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获得的亚洲小车蝗473 bp的序列中,A+T约占71.7%,其中29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所测核苷酸的6.3%)。就每个氨基酸密码子来看,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由NJ树显示,亚洲小车蝗mtDNA COⅠ序列不同单倍型之间有一定的分歧,形成不同的簇类关系,其分枝与地理分布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总体上看,这种簇类关系基本上呈平行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相似文献   

7.
8.
金永玲  杨苏宁  丛斌  王丽艳 《草业科学》2015,9(11):1913-1919
为了确定氰戊菊酯对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解毒酶的影响,利用点滴法进行毒力测定的同时,针对不同虫源黄胫小车蝗测定了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和虫体内解毒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室内虫源的LD50为4.38×10-3 μg·头-1,对黑龙江地区田间虫源HG、LD和ZY 的LD50分别7.30×10-3、7.21×10-3和2.298×10-2 μg·头-1,与室内虫源相比,抗性比分别为1.67、1.65和5.25倍。PBO对室内虫源和田间虫源ZY的增效比分别为2.16、3.91倍,TPP对室内虫源和田间虫源ZY的增效比分别为2.00、2.15倍。田间虫源ZY体内酯酶及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室内虫源(P<0.05)。经氰戊菊酯诱导后,室内虫源和田间虫源ZY体内的酯酶上升比值分别为2.25、1.59倍,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分别上升1.21、1.45倍。以上结果表明,田间虫源ZY黄胫小车蝗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下降,且其体内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提高,说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参与了氰戊菊酯的代谢作用,推断这两种酶是导致黄胫小车蝗氰戊菊酯抗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0.4%锐劲特超低容量剂飞机作业防治草原蝗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0.4%锐劲特超低容量剂进行防治内蒙古乌拉特草原区亚洲小车蝗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4%锐劲特超低容量剂375,450mL/hm^2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安全,对环境无污染,适宜飞机作业。飞行高度10-12m,飞行速度160km/h,有效喷幅为150~200m。  相似文献   

10.
皱膝蝗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产卵。红翅皱膝蝗若虫期平均约为68d,成虫寿命平均为47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25.7枚。鼓翅皱膝蝗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32.6枚。红翅皱膝蝗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1.62g左右,成虫期约为5.20g。应用历年6月上旬5cm土温建立了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的数量减少,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比例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采食羊草、猪毛菜和大针茅时优先采食羊草;随牧压的增大,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宽,且在放牧区绵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放牧改变了大针茅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糙隐子草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洪  郭文利  权维俊 《草业科学》2011,28(8):1533-1540
摘要:根据内蒙古107个气象站资料,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推算出内蒙古自治区千米网格的气候数据。根据内蒙古畜种结构地理分布规律,确定了内蒙古五类主要放牧家畜地理分布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气候区划指标,对栅格点气候数据进行分级,得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放牧家畜地理分布的区划图,并分区进行评述。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畜牧业生产区域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内蒙古草原蝗虫连续泛滥成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是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最重要因素。冬季变暖,地面最低温度升高是蝗卵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在春季气候变暖的同时,配合一定量的降水,为蝗卵孵化出土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加上温度升高牧草提前返青,蝗蝻有充足的食物,个体发育好,下一代产卵量增加;草原开垦,为蝗虫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更宽的食物选择范围,蝗虫数量不断膨胀,由不规则间歇性发展到近年来的持续性大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生长季干旱预测统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蒸降差作为草原干旱指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20个站点1971-200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相关的土壤水分及牧草产量资料,建立生长季4-9月逐日统计预测模型,并进行了30年的回代检验和4年的试报检验,结果表明:各月逐日统计预测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出草原蒸降差的变化趋势,其中4-8月统计预测模型(R2≥0.96),回代检验和试报检验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准确率均在90%以上,有较强的实用性,9月逐日统计预测模型相关系数较低,模拟偏差较大,这可能与对异常气候事件、大气环流、未来气候背景、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等与草原干旱的因果关系考虑的不够深入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近10年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模型),利用MODIS NDVI数据、土地覆盖分类数据、气象数据等,逐像元模拟2001-2010 年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变化,分析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10年内蒙古草地多年平均NPP为281.3 g C/(m2·a),空间分布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平均NPP分别为431.8,288.7和123.5 g C/(m2·a);2) 2001-2010年间内蒙古草地NP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NPP上升趋势最明显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而下降趋势最明显的草地主要分布在阴山山脉和锡林郭勒盟中部的典型草原区;3) 总体而言,降水量是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草甸草原NPP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均很密切,而且与温度的相关性更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PP则主要受降水量控制,其中荒漠草原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8~23日位于祁连山南麓天峻县的生格乡地区,先后有20多只岩羊突然死亡。通过对捕获岩羊的临床检查、栖息地调查和对其周围牧户的访问结果表明:岩羊在短时间大量死亡是多种病原体和作为应激源气候因子(大雪、大风和强烈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和雪地反射)的联合作用导致岩羊患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失明而从悬崖处摔死的结果,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加剧了本病的发生、流行和患病动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扁蓿豆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种植观察发现,种植第1年扁蓿豆和苜蓿生长都较缓慢,扁蓿豆的越冬率在l~4年内随着生育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而苜蓿的越冬率比扁蓿豆稍低.返青都在4月末,从返青到成熟期的生育天数扁蓿豆为120d,苜蓿为103d.生活第2年的扁蓿豆草层最大鲜量出现在30~40cm处,其中叶量占52.4%;生活第2年和生活第3年的苜蓿草层结构最大鲜量都出现在40~50cm处,分别为50.6g和55.2g,比扁蓿豆分别少了12.4g和7.2g.种子产量第3年最高,扁蓿豆为188.4kg/hm2,苜蓿为211.95kg/hm2.扁蓿豆的生育期较长,第1年为150d,第2年为125d,第3年为120d;而生活第2年的苜蓿生育期为120d,第3、4年都为10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