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上发现咽部(或胸骨后)梗阻感与某些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一临床现象,姑且称之为“胃咽相关症”。对178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从中医学说分析,可分为痰郁气滞、肺胃津伤、脾胃虚寒、脾胃虚热、胆虚气逆等5型。经用中药辨证论治,咽部(胸骨后)梗阻感有效率为92.69%,消化系各有关症状疗效也达88.10%。两者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两者在病理上的联系。因此在临床中应注意以咽(胸骨后)有梗阻感为主诉的患者的消化系情况,并应在治疗中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英连金和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倒口服英连金和胃颗粒;对照组52例口服胃复春;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4.9%、63.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75.00%,对照组44.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G、IgM值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英连金和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优于胃复春。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之一,约20.0%~30.0%,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迟早会出血,一旦发现大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约80.0%在25个月内出血,尽管有60.0%~70.0%的患者可能自发性暂停止血,但可发生后续出血,且首次出血的病死率多在30.0%~50.0%,并可累及其他器官,其危害性不容忽视。笔者为了探索止血效果好且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将收治的98例患者分3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炎康冲剂治疗胃癌前病变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坡  常东 《新中医》2006,38(8):52-53
目的:观察胃炎康冲剂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胃炎康冲剂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维酶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78%,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显效率为20.59%,总有效率为50.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炎康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5.
余从1995年5月~1997年8月,运用“望龈诊胃法”诊断胃肠道疾病209例,经“四诊合参”后,将其中186例作了胃镜、X线钡透、B超等检查,结果发现139例(占检人数74.7%)患了胃、肠、胆道疾病。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9例中男74例,女...  相似文献   

6.
陈伟刚  冯昭明 《新中医》2007,39(6):60-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法治疗慢性胃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慢性胃扭转患者,先以纤维胃镜充气复位,然后内服以胆胃双调法组成的中药方剂。结果: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胆胃双调治疗慢性胃扭转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针刺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胃电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曾红文  聂斌  戈焰  汪河  宋小娟 《中国针灸》2006,26(9):644-64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强度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最佳针刺强度。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4组,强、中、弱针刺强度及口服降糖药组,每组各20例,2周为一疗程。以胃电图改善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85.0%,与药物组的6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中等强度针刺组的,临床疗效最佳。针刺各组胃电图胃窦、胃体的主频率和振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不同针刺强度与其疗效间存在量效关系,与胃电参数的调节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方法: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44例,系统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治愈率65.9%,总有效率95.4%,第1疗程治疗治愈率达38.6%,病程在1年,1-3年以内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病程>3年者;不同中医证型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胃综合征效果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9.
刘增祥  柴惠卿  岳琳 《河北中医》2001,23(10):731-733
目的:观察胃宝口服液及胃宝系列胶囊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法。方法:治疗组150例用自拟胃宝口服液作为基础用药,并按不同辨证分型加用胃宝系列胶囊治疗,对照组75例用快胃片治疗。2组均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为68.0%,2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胃宝口服液及胃宝系列胶囊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自拟疏肝调胃颗粒治疗胃疡(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病(消化道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8.2%,对照组7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疏肝调胃颗粒可明显改善胃疡(消化道溃疡)肝胃不和型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董明国  何世东 《中医杂志》1999,40(12):728-729
将156例经西药治愈的溃疡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康尔胃抗复发组94例,空白对照组62例,前者使用康尔胃冲剂,疗程为3个月,后者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发现,康尔胃组停药1年后溃疡复发率为24.5%,空白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为79.0%,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研究发现,康尔胃对脾胃虚寒型抗复发作用明显优于脾虚胃热型(P〈0.01),对HP的根除率为76.9%。  相似文献   

12.
经验方胃祥宁治疗胃脘痛101例,与三九胃泰治疗的71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胃祥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7%,两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经X^2检验,X^2值分别为13.82、25.93、10.56,P<0.01。治疗前后两组主症积分自身对照P<0.01,组间对照P<0.05。  相似文献   

13.
胃乐汤治疗慢性胃病伴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芝芸  项柏康 《新中医》1995,27(9):21-23
应用具有清化理气,益脾和胃作用的胃乐汤观察治疗慢性胃病伴幽门螺旋菌30例的临床疗效,并与得乐冲剂组比较。结果显示,经胃乐汤治疗8周后?症状改善率93.33%;消化性溃疡的总有效率90。00%;胃粘膜炎症好转率76.67%;HP的清除率36.67%,总抑杀率76.67%,均与得乐冲剂相似,但胃乐汤具有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传。“和胃降逆饮”为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和胃降逆饮加减进行治疗的疗效,设西药组进l行对比观察。结果:和胃饮组治疗98例,浩愈82例。占83.67%;好转12例,占12.25%;无效4例。占4.08%;总有效率为95.92%。西药组治疗98例,治愈52例,占53.06%;好转30例,占30.61%;无效16例,占26.53%,总有效率迭83.67%.结论:“和胃降遄锨”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符合临床实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胃十二肠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和方案。方法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68例患者进入临床观察,治愈141例(83.93%),好转21例(12.50%),无效6例(3.57%),总有效率96.43%,Hp转阴率83.92%;根除140例(83.33%)。轻度恶心2例,心悸、四肢无力1例、头晕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结论复方胃速康胶囊对Hp阳性胃十二肠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根除Hp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子理  雷力民 《中医杂志》1999,40(8):479-481
为了观察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92例NU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胃动灵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动灵促进胃排空的作用与吗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肠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吗丁啉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胃动灵可明显改善NUD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泰胃美针剂配合中药旋复代赭汤内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39例。结果:泰胃美组总有效率为92.1%,旋复代赭汤组为89.5%,而中西医结合的泰胃美合旋复代赭汤组为100%,与上两组相比P<0.05。另外,治愈率后者亦显著高于前两组,P<0.01。结论:泰胃美针剂合旋复代赭汤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比单用有显著增加,对严重或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亦有很好的疗效,为此病的治疗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疏肝和胃法以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3.33%;疏肝和胃法治疗酸反流、混合反流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6.67%。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对于混合反流的疗效比酸反流更佳。  相似文献   

19.
26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剖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对其临床主症、次症、舌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病位、病性、病机特点进行归纳研究。结果:本病中烧心、泛酸、胸骨后灼痛等反流症状较为常见,而且腹胀、嗳气、口苦发生率较高,单纯实证占56.9%,单纯虚证占12.7%,而虚实夹杂证占30.4%,其实以气滞、痰阻、郁热、湿阻多见,其虚以气虚为主。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初起以实证、热证居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转变为虚实夹杂以及虚证表现,且兼夹证多,病因病机复杂。主要病机为肝气横逆,升降失衡;胃失和降,浊气上逆。  相似文献   

20.
胃必康颗粒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群  丁蔚 《新中医》2002,34(2):28-29
目的:观察自拟方胃必康颗粒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6例FD患者分为6型,观察治疗。结果:痊愈166例(58.04%),好转106例(37.06%),无效14例(4.90%),总有效率为95.10%。各证型中以气机郁滞型、痰浊中阻型、瘀阻胃络型疗效较好。结论:胃必康颗粒剂治疗F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