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架式制曲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酒架式大曲工艺——“大水分粗麦粉架式无稻草制曲工艺”。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发酵周期,成品曲质量和习酒的质量显著提高。工艺特点:1.只保留原系统升温功能,不使用保温、保湿材料;2.增大润粮用水量,由5%~7%调整为10%~11%;加大拌料用水量,由36%~38%调整到40%~43%;3.改细麦粉为粗麦粉;4.曲坯发酵4~6d后翻曲;5.人工喷水增湿。(丹妮)  相似文献   

2.
王兴初  宁明理  崔海灏 《酿酒》2012,39(6):36-38
研究了机械制曲在培养过程中对曲房室温和曲块品温的影响,并对比了机械制曲和人工制曲工艺所生产成品曲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机械制作的成品曲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机械制曲工艺条件和指导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特香型大曲制曲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特香型"白酒代表四特酒的大曲制作工艺,分析了四特大曲制曲工艺的特点,研究了曲坯培养过程中的变化,为我国"特香型"白酒的制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红曲霉、黑曲霉、米曲霉为菌种,采用固态发酵法来制备高效酱油酿造曲,以成曲中蛋白酶活为指标,考察了单菌种制曲工艺和多菌种组合制曲工艺的影响因素如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润水量和无机盐等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并优化了多菌种混合制曲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多菌种制曲所得曲块质量比单菌种制曲的质量好.当红曲霉、黑曲霉和米曲霉混合制曲时,所得的曲块中蛋白酶酶活为633.42U/g,此曲块制备的优化条件是:培养时间为72h,培养温度为32℃,原料加水量为120%,硫酸锰添加量为0.05%,硫酸锌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5.
穆敏敏  栗伟  余辉  罗南海  杨磊 《酿酒》2023,(1):36-39
机械化是中国白酒产业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国白酒产业重要的一次转型升级,对于浓香型白酒产业而言也是极具重要影响。从浓香型白酒机械化制曲工艺入手,浅析其研究进展及现状,主要分析了间歇式配料机、液压型制曲机、气动式制曲机、冲压式制曲机和多工位柔性制曲机等历代主流制曲设备的优缺点,并对后续发展方向提出了拙见,以此对浓香型白酒机械化制曲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制清香型红心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志勇 《酿酒》2002,29(3):34-34
大曲是利用生料及野生菌制曲 ,既是复合酶制剂的粗制品 ,又是生成微生物的培养基和附着物 ,不仅可提供大曲酒发酵的多种酶 ,而且还提供大曲酒中许多复杂微量成份的前驱物质。大曲中有益生香菌种的培养是制曲的关键 ,红曲霉是红心曲主要菌种 ,在培曲环境及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有很多因素在制约红心曲的培制和质量。那么 ,哪些因素制约红心曲的红心率和质量呢 ?1 新粮与旧粮对培制红心曲的影响所谓新粮是指生产一年以内的粮食 ,所谓旧粮是指生产后存放三年以上的粮食 ,不论新、旧粮其淀粉含量、千粒重等相应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由于新粮…  相似文献   

7.
必须全面准确理解汾酒制曲工艺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太 《酿酒科技》2000,(4):99-100
制曲原料粉碎度的粗细比,是影响清香型白酒中温大曲质量的主要因素,一切劣质大曲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无不与曲料粉碎密切相关,汾酒大曲工艺是多因素的条件控制,必须认真理解汾酒制曲工艺的精神实质及其有关工艺参数,在学仿的基础上改进工艺,灵活运用,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中简介了传统麦曲的特色和作用,并重点对采用机械装置替代传统踏曲工艺生产麦曲的工艺进行了应用研究.经实际应用证明,黄酒机械制曲工艺设置合理,操作简便,机械流水作业程度高,成型块麦曲质量可与传统麦曲相媲美.具有质量稳定、可靠,曲块外型整齐如一,表面光滑均匀之特点,并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制曲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制曲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制曲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曲是酱油酿造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种曲、制曲时间、制曲环境等都是影响到制曲质量优劣的因子.实验探讨了不同季节条件对制曲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制曲过程的监控,测定不同阶段曲料的酶活力,比较了低盐固态工艺、原池浇淋工艺制曲过程中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变化,为行业内应用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饮料酒发源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770~公元前220年《礼记·月令》记载了对曲和酿酒的各种要求,真正记载制曲工艺最早的书籍是公元533~544年的《齐民要术》。从《齐民要术》到北宋年间的《北山酒经》,再到公元1822年的《六必酒经》的记载中,试图寻找中国古代制曲工艺的变迁,并从制曲原料、制曲工艺及其参数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中国悠久的制曲历史和灿烂的制曲技艺,以期与大家共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辉煌的制曲与酿酒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