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提高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报道2005~2011年收治13例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 1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胸膜损伤1例。完整切除转移癌l2例,其中10例生存6~21个月,平均11.1个月;1例行双侧肾上腺转移癌姑息性切除者生存4个月。所有死亡患者均死于肿瘤。结论无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如果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化疗将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5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四组:保守治疗组12例、化疗组12例、手术切除组13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13例。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5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7.1个月;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10.3个月;而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3.4个月,术后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37.6%、30.7%、14.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5个月(0.5~5个月)。结论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廖永华  余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02-103
目的:探讨对转移性肿瘤实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肿瘤患者20例,在原发病灶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行转移病灶介入栓塞化疗。结果:2例乳腺癌右肾转移患者,介入治疗后转移灶明显缩小,随访至2010年12月患者已生存2年3个月;5例食管癌肝转移患者,转移灶介入治疗后明显缩小,随访至2010年12月,3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年8个月,2例患者死亡;6例胃癌肝脏转移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其他部位多发转移灶死亡,3例至今已生存2年4个月。3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转移灶缩小,效果明显,3例患者随访2年至今生存。全部患者两年生存率为68.75%(11/16)。结论:对于转移性肿瘤患者在原发病灶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转移病灶进行栓塞治疗,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经腹膜后腔路径,在腹腔镜监视下,用超声刀游离切除肾上腺肿瘤,手术进行顺利。2例原发肾上腺皮质癌由于术中周围浸润明显且肿瘤体积超过6cm中途改为开放手术。结果 6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24个月,未发现腹腔种植性转移及操作孔转移情况。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肾上腺肿瘤手术治疗的金标准[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使用传统开胸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原发腺癌肺转移肿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手术切除的肺转移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采用二种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无病期(DFI)、存活时间和无复发存活期(RFS).结果 42例原发腺癌肺转移患者中,21例采用VATS切除肺部转移肿瘤,另21例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原发肿瘤主要包括27例结肠癌(64.3%)和11例乳腺癌(26.2%).3例VATS (14.3%)及3例开胸手术患者(14.3%)有原发肿瘤的局部复发.VATS患者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3.3个月[四分位数间距(IQR) 4.5~32.8个月],开胸手术患者36.9个月(IQR 19.3~48.6个月).VATS患者平均DFI-1为22.3个月(IQR 13.5~40.6个月),开胸手术患者35.6个月(IQR 26.7~61.3个月).6例VATS患者出现胸部肿瘤复发(平均DFI-2 9.2个月),7例开胸手术患者出现胸部复发,1例VATS患者出现第3次肺部复发(DFI-3 18.7个月),开胸手术患者也有1例出现第3次胸部复发(DFI-321.8个月).复发的比值比为12.5%.VATS患者5年RFS为53%,开胸手术患者为57%.结论 VATS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切除肺部转移肿瘤的一种很好的疗法.在治疗原发腺癌肺转移的患者中,VATS不会增加术后胸部复发的风险,且与传统方法相比RFS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颅内转移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38例单发性肿瘤行肿瘤全切术33例,5例行次全切除。56例多发性肿瘤行主要转移瘤切除,30例切除转移瘤后行原发病灶切除。5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以化疗37例,放疗17例。并将其与1996年8月~2005年8月的单纯手术切除的94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顺利出院,功能改善66例,无变化17例,恶化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8.2±3.7)个月,其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于颅内转移瘤治疗有重要价值,其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年~2 0 0 4年共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4 2例,应用手术、放疗及化疗或手术加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17例行手术切除较大和影响功能的瘤结节,病情稳定后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放、化疗,患者存活可延长至1a~2a。16例患者放、化疗兼治,生存时间提高3个月~6个月,其他患者自然转归。结论: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颅内肿瘤的特点和治疗方略。方法分析5年来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2例老年性颅内肿瘤的特点与治疗方法。结果幕上肿瘤25例,幕下肿瘤7例;良性肿瘤的病程1~8年,恶性肿瘤病程1~18个月;肿瘤体积最大径:幕上良性肿瘤8~12cm,恶性肿瘤5~8cm;幕下良性肿瘤5~7cm,恶性肿瘤4~6cm。入院前有11例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2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3例,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4例接受了化疗和γ刀治疗,6例仅补充γ刀治疗。无手术死亡,4例出现并发症,经及时治疗而愈。20例获得2~5年随访,良性肿瘤患者均健在,无复发;7例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例,2年生存率2例,1例患者出院后14个月肿瘤复发脑疝死亡。结论老年性颅内肿瘤不仅有病程长、肿瘤体积大、误诊率较高、合并症多的临床特点,尚有良性肿瘤以脑膜瘤多见,恶性原发肿瘤以胶质瘤居多,转移癌以肺癌脑转移为首的病理学特点。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视情况给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优化手术方案、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十六年来收治的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住院资料和诊断治疗过程记录。其中可观察到有7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8岁。左侧肾患肿瘤病者6例,右侧肾患肿瘤病者4例。结果发生早期局限性癌的8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100%,但是有1例在随访第10年出现转移现象,在对其进行转移瘤的切除术后已生存至今。其他2例中出现肺转移瘤2例,进行肺转移瘤的切除和生物化疗后分别生存3~4年。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对于局限性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后生存率高;对于转移的乳头状细胞癌在进行手术切除转移部位的癌对提高后期生存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功能性手术切除,近距离(后装机)肿瘤区内照射、直线加速器肿瘤区和颈淋巴结清扫区外照射,平阳霉素等药物局部和全身注射及卡铂等药物联合冲击化疗等联合治疗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27例。结果对2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随访3年,有1例舌癌、1例口底癌和1例上颌骨癌患者死亡。随访5年,有1例腮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死亡。3、5年总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9%,85.2%。结论采用联合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尽可能保留了患者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保护了机体的抵抗力,有效防止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正>我科2001—2012年收治肾上腺偶发转移癌9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975岁,平均53岁。单侧肾上腺转移癌8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1例。原发肿瘤为肺腺癌和肝细胞癌各3例,肾透明细胞癌2例,直肠腺癌1例。同时转移6例,>6个月异时转移3例。本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或仅有原发肿瘤症状,肾上腺皮髓质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3.
孙致强 《河北医药》2005,27(7):489-490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3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偶发瘤4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12例,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癌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对于肾上腺偶发瘤,均应常规行内分泌检查,CT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及直径大于3.5cm的肿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应警惕偶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潜在危险性,对非功能性、直径小于3.5cm的肿瘤可行CT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9年—2010年行162例食管癌手术,其中有5例为小细胞癌。结果:经术前化疗,术中见肿瘤化疗反应明显,术后继续补充放、化疗,经1年多随访,未见转移复发。结论:食管小细胞癌可手术切除,但宜先行化疗,再手术切除,术后再予以化、放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隐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隐性乳腺癌患者9例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经过细胞学检查和乳腺钼钯X射线检查确诊为隐性乳腺癌,有6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手术,3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手术治疗后均进行化疗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5年时间内进行随访调查,有3例患者术后两年因肝肺转移现象死亡,2例患者一年后因脑转移死亡,3例患者生存三年以上,另有一例患者腋下淋巴结一个转移,术后给予CAF化疗治疗,连续治疗6个周期后进行放疗治疗,该患者生存至今(超过5年)。结论对隐性乳腺癌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以根治术预后较好,另外,检查为发现原发性病变的转移癌应该按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晚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晚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患者的诊断特点、手术原则和化疗方法。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胃肠吻合术1例,胃造瘘术1例。其余胃肠吻合术者5例术后生存3~9个月;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者4例,术后平均生存1.5年;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者l例,生存3.5年。腹腔灌注化疗比全身静脉化疗副反应轻,效果好。结论晚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诊断、治疗复杂。局部肿瘤减量手术辅以腹腔灌注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38-34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5例,其中23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或者拒绝行全膀胱切除术而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2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其中9例行回肠通道术,3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术前GC方案辅助化疗3个周期,另外7例患者术后GC方案先辅助化疗4个周期。23例患者TURBt后GC方案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持续8周,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及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320 min。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TURBt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全膀胱切除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子宫,2例患者有1枚闭孔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者20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者29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TURBt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者1例,12个月复发者1例,24个月复发者2例,30个月复发者2例,死亡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全膀胱切除患者随访12~2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GC方案联合TURBt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肿瘤复发,而GC方案联合全膀胱切除术能减少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苏瑛  龚昭 《安徽医药》2014,(7):113-115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复发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54例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平均随访27.2个月,以肿瘤复发或转移作为终点事件,通过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患者获得随访截至至今,3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4.1%。10例患者死亡,27例复发或转移,肝内复发21例,4例肝内复发伴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术后总体(overall survival,OS)生存时间为5~71个月,中位OS时间为30个月,1、3年总体生存率为97.2%、82.1%;无瘤(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生存时间为2~73个月,中位DFS时间为24个月,1、3年无瘤生存时间为70.2%、54.2%。将19项因素分别纳入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是影响小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较好,无瘤生存时间受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肺癌肾上腺转移疗效不好,据大宗病例统计,中位生存期仅7个月,最长20个月(包括手术切除)。我院1例肺癌术后4年出现肾上腺转移,切除治疗后无瘤健在又已5年,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男性,60岁,诊断右下肺癌于1990—08—04手术。术前有血性胸水,术中见胸膜无转移,右下肺底部3cm直径肿瘤,下肺静脉受侵内有瘤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治疗BCLC-B期肝癌的意义。方法以TACE处理已丧失手术切除机会的BCLC-B期肝癌患者,有33例患者肿瘤缩小后获得二期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随访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复发以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33例中18例患者待手术时肿瘤缩小50%以上,15例待手术时肿瘤缩小30%~50%。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3.6%、51.2%、34.7%,中位生存期39个月。结论 TACE并二期手术切除对提高BCLC-B期肝癌远期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价值,是临床值得应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