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组(DM组)2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DN1组),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31例(DN2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P、TNF-α、IL-6和IL-8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DN的病理生理过程,在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CRP、TNF-α、IL-6和IL-8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判定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损伤中的意义及与DN进展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15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性DM组(SDM)、早期DN组(EDN)和临床DN组(CDN),另设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所有待测者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CysC、Hcy和hs-CRP,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CysC、Hcy和hs-CRP与UAER的相关性。结果各DM组的四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EDN组的CysC、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DM组,CDN组则高于EDN组(P<0.05或0.01)。各DM组患者的UAER和CysC、HCY和hs-CRP均呈正相关(r=0.783、0.651、0.663,P均<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hs-CRP水平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随着UAER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8周后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应用甲磺酸氨氯地平每次5mg,每日2次,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8周、12周的血浆ET-1及UAER。结果治疗前DN2组ET-1、UAER较DN1组显著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及12周后两组ET-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及12周后两组UAER虽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ET-1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相关性,氨氯地平有明显的内皮保护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组,其中无白蛋白尿组(DM组)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3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Hcy IL-6及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cy IL-6及hs-CRP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性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cy IL-6及hs-CRP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23例2型糖尿病(DM)患者、2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离淋巴细胞并检测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介素-2(IL-2)表达,分析hs-CRP与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表达的关系。结果DM患者血清hs-CRP为(3.25±1.64)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7±0.65)μg/L(P<0.05),而DN组血清hs-CRP为(7.42±4.16)μg/L明显高于DM组(P<0.05)。DN组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2分泌较对照组和DM组均显著降低(P<0.05)。在DN组中,hs-CRP与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IL-2分泌呈负相关(r=-0.652,P<0.05;r=-0.715,P<0.05),其他各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微炎症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两者明显呈负相关,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可能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同时期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30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d)患者32例作为DN组和无肾脏损害的单纯糖尿病(T2DM)患者32例作为DM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P-选择素等指标。结果 DN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及DM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和CRP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02例T2DN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和6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hs-CRP和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M、EDN、C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DM组比较,EDN、C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和CRP水平与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呈直线正相关(r=0.682、0.641,P<0.05);E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阳性率较SDM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CRP检测能反映早期肾损害,可辅助诊断早期T2DN,对其防治和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测定尿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L-FAB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对比性研究。方法:收集正常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组各30例,通过ELISA检测各组尿L-FABP、尿LAP的浓度,并观察其与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相关性,比较两个肾小管标记物在DN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随着DN肾脏损害程度的加重,尿L-FABP和尿LAP水平逐渐增高(P<0.05);尿L-FABP与UAER呈正相关(r=0.64,P<0.01);尿LAP与UAER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尿L-FABP与尿LAP水平可反映DN早期肾脏损伤,尿LFABP与尿LAP相比可较好的作为早期DN诊断指标,为指导临床DN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早期DN组(n=22)及单纯DM组(n=58),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Cys C与Scr、BUN的差别。结果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且单纯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中血清Cys C阳性率为36.36%(8/22),均明显高于Scr的13.79%(8/58)与BUN的12.0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可以作为反应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合糖尿病合并肾病(DN)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15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29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LDL.结果 SDM组、EDN组、CDN组血浆ox-LDL、ox-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NC组升高(P<0.05);随病情加重,升高更为明显.ox-LDL与hs-CRP高度相关(r=0.83,P<0.01),T2DM患者血浆ox-LDL水平随着尿清蛋白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T2DM患者血浆ox-LDL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DN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普罗布考组(B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500 mg/次,每日2次,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及血清IL-1、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后,A组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HDL-C,UAER,hs-CRP和IL-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B组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治疗8周后TC,TG,LDL-C,UAER,hs-CRP,IL-1和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普罗布考在发挥降脂作用的同时,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及炎症介质IL-1,IL-6的水平,延缓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C反应蛋白(CRP)及尿β 2微球蛋白(β 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B组为正常蛋白尿组42例(UAER<20μg/min),C组为微量蛋白尿组33例(20μg/min≤UAER≤200μg/min),D组为大量蛋白尿组36例(UAER>200μg/min);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测定各组血CysC、CRP和尿β 2-MG,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检测各指标与UAER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试各指标及联合检测检效能.结果 DN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5、0.46、0.53,P<0.05);CysC、CRP和尿β 2-MG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CysC、CRP和尿β 2-MG水平的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N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水平。方法:将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加用了普罗布考(500mg/次,BID),治疗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处理前后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高低。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处理,8周后,实验组血清hs-CRP、IL-1、IL-6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起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hs-CRP、IL-1、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免受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11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72例,分为早期肾病(DN1)组35例,临床肾病(DN2)组37例,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组(DM)38例,健康对照组3O例;分别测定血清IL-2、IL-8及TNF-α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IL-2水平地低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而IL-8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且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差异更为显著;相关分析发现,IL-2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负相关,IL-8及TNF-α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IL-2、IL-8及及TNF-α水平其发生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与脂质代谢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异常间的关系。方法: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与血脂指标。结果:T2DM组FBG、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结果显示FBG、GHbA1c、TG、TC、L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19例,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的含量,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RP)。结果3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监测有益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结果治疗前,血清sVCAM—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人32例作为非糖尿病肾病(AN)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UAER)、肾病指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U组和ADN组尿酸、肾病指数及UAER均高于AN组,且ADU组高于A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UAER和肾病指数呈正相关(r=0.401,P<0.05;r=0.387,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